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7日3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乐黛云教授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她以真诚自信、宽广无私的胸怀与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感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
北京大学人文学苑的乐黛云教授灵堂
北大师生吊唁缅怀乐黛云教授
1985年,乐黛云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她深感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与观照的必然性,“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乐黛云不但在中国国内推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奔波欧美之间,让世界比较文学界能听到中国的声音,并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等国内外奖项,还获授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极大推动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
1985年,在未名湖畔欢迎两位日本学者访问北大
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若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就必然处于人文精神的最前沿:
做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可以发现别人未见的东西、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同在一片空旷的荒野上,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景色。
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研究并不止步于纸面和文本,她依托比较文学研究,试图既直面当下又接通中西传统,提出超越文化与文明冲突的思想方案和哲学追问。她的困惑和思考,是学术的,同时也是与她所面对的中国与世界的深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她思绪萦绕保持文化差异与人类多元文化共存的相关议题。1997年,她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写在《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中,在文化危机和科学的新挑战中呼唤着新的人文精神。
她将促进对话、避免对抗视为自己、也视为每一个当代人的责任。倡导打通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文学,沟通人的灵魂,塑造对宇宙、对人生的新的观念,参与构建人类生存的共同伦理,
我们要张开双臂,敞开胸怀,摆脱任何派别和地域的局限,站在时空的最高点,观察全球,理解世界,探索人类。
汤一介先生是哲学家、《儒藏》主编,以国学研究为己任,为人为学都谦和严肃;乐老师是文学家,以比较文学为使命,思想开放浪漫,两人珠联璧合,互为映衬。他们一道参与了中国文化书院的筹建。在梁漱溟、冯友兰、季羡林、张岱年诸先生的支持下,他们举办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首期报名学员达12000多人,一时蔚为大观。
他们也都是爱书如命的大家。2011年9月,两位先生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约五万册,杂志约两万册,另有两位先生的个人手稿、文献、照片以及已故国学大师、原北大副校长汤用彤先生生前保存的全部书刊、手稿和照片,其中善本书72种、500余册,汤用彤先生眉批的稀有本200余册,敦煌唐写经一卷。两位先生承诺,将今后出版的所有出版物捐赠北京大学。
曾经在北京大学燕园,他们形容自己为“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人们曾经常常看到,黄昏时分,乐黛云、汤一介这两位老人绕着未名湖漫步同行。他们边散步,边辩论应如何解释“有物混成”,探讨多种文明共存是否可能;他们议论理查·罗蒂在上海的演讲,也回忆与杜维明和安乐哲在湖滨的漫谈;还常共同吟赏古典文学的兴味,半个世纪的时光中,他们绕着这个湖一圈又一圈,从青年到中年,又从中年到老年。2014年9月9日,汤一介先生去世;“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随。”如今,乐黛云教授也与我们长别。“两只小鸟”身影长往,而对于这对学术伉俪的怀想则长久留在未名湖畔,直至永恒。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我与北大血脉相连,这里有我的老师、我的亲人、我的学生们。我爱北大。
1948年夏天,17岁的乐黛云只身从贵州北上,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她沉浸于从未体验过的全新的知识的天地,唐兰先生的“说文解字”,齐良骥先生的“西洋哲学概论”,沈从文先生细致的学术要求,废名先生带来超脱知识授予的道德感召……除了上课,乐黛云还参加了读书会、剧艺社和民舞社,跳新疆舞成为了让乐黛云70多年后回想起来依然嘴角挂笑的珍贵记忆。
1948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门前
大学毕业后,乐黛云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助教及系秘书,师从王瑶先生。在她眼中,王瑶先生是一位“表面冷峻、内心热忱”的人,一直关心鼓励着乐黛云的成长,他要求乐黛云每两周要作读书汇报,仔细解释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中文系的杨周翰先生经常提醒年轻人,“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人,尤其要有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扎实的国学根柢,为她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她回忆录《九十年沧桑》中,她还分别谈及蔡元培、胡适、马寅初、季羡林等大学校长,北大得天独厚的精神传统,心灵开放、学兼中外的北大先辈们,为乐黛云提供了精神土壤,也让她成为了继承者、捍卫者和创造者,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首倡者。
1987年乐黛云的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前排左起为王瑶、吕德申、吴组缃、乐黛云后排左起为樊骏、商金林、钱中文、孙玉石、温儒敏)
1976年,和老师王瑶先生
季羡林先生称乐黛云“为人坦诚率真,近乎天真”,带着北大赋予她的“自由的精魂和文化之关切”,乐黛云“但开风气也为师”。登上讲台,她是广受爱戴的教师,在北大不断开设新课,传递自己的学术心得与沉淀,不同于照本宣科地搬弄陈词滥调,乐黛云在课堂上喜欢自由发挥,与学生畅谈新的思潮、新的领域。闻所未闻的新鲜知识、豁然贯通的全新视野吸引着校园中求知若渴的学生。她的课堂总是旁征博引、汪洋恣肆、热情飞扬,二教最大的教室已然不够,来旁听的同学甚至爬上了窗户,她将讲课地点换到了能容纳800人的会议厅。
她是燃灯者,也是掌舵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回忆道:“我们一旦有了新的‘胡思乱想’,首先想到的就是和乐老师交流,听取她的指导意见……她毫不犹豫地鼓励了我的‘独立思考’。这或许成了我向独立研究跨出的第一步,使我终生难忘。”正如乐黛云在《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后记中所言:
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也许他们还需要在雄浑的莽原中找到一条小径,在严峻的断层中看到一座小桥……我愿作那很快就会被抛在后面的启程时的小桥或小径,我愿作那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鸣锣者和打扫人。
她在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她关爱后辈、关心教育,培养出了一批仍活跃于当今学术界的优秀学者。不仅着眼于知识与学术视野上的拨云开雾,更因人格的涵养,建立起“精神共同体”。乐黛云勤勉耕耘、不断进取的言传身教,也为后学树立了精神垂范与为人标杆。
乐黛云部分著作书影合集,这是学生当年庆贺她80周岁设计的礼物
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时,她应邀为“青春北大”人物摄影展拍摄肖像。92岁乐黛云家门口的老树长出新芽,红色的丝巾,红色的毛毯,红色的布景,一如她所向往的“生命的火焰”,于学于世,为师为德,点燃长灯一盏,永不熄灭。
革故鼎新,嘉惠学林;
一领青衿,一事一生。
沉痛悼念乐黛云教授!乐黛云教授千古!
乐黛云《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季羡林《我所认识的乐黛云》
温儒敏《九十沧桑乐黛云》
陈平原《大器晚成与胸襟坦荡》
张辉《双书辉映中的乐黛云、九十华诞,和她的学术人生路》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赵建永《乐黛云:转识成智觉有情》
文汇报《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
腾讯《汤一介 乐黛云:未名湖畔学界双璧》
张洪波《乐黛云:燃我以火焰,润我以溪海》
尹捷《我所认识的汤一介、乐黛云先生》
戴锦华《印象乐黛云先生》
钱理群《一个老学生的回忆与祝福——为乐黛云老师九十大寿而作》
南方人物周刊《乐黛云 搭桥者与铸魂人》
春雨书院《乐黛云:九十乐章》
艺绽《北大教授乐黛云去世,未名湖畔“两只小鸟”天堂相聚》
贵州改革《贵州人乐黛云: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
三智书院《汤一介思想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汤一介的爱情》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编辑 | 毛堃璇、李美璇、杨映锴、唐儒雅、素绚
摄影 | 北京大学中文系、肖梦涯
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王嗖嗖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