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9月19日下午四点,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协办的“乐黛云学术讲座”第一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隆重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时代·学科与人:中国比较文学与乐黛云老师”,旨在缅怀与纪念乐黛云先生为比较文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戴锦华教授主讲,张沛教授主持,贺桂梅教授、汤丹女士和张辉教授共同参与。讲座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3号楼3205室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师生参与。大家共同缅怀这一伟大先驱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正是她筚路蓝缕的开创,奠定了今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基石;正是她的无私奉献和无尽热忱,点燃了无数学者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人踵武前贤、不懈追求。
开场致辞:纪念与缅怀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张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乐黛云先生的卓越一生,揭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他首先向到场师生和线上线下的参与者表示欢迎,并指出此次讲座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乐黛云先生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以及中国人文事业的巨大贡献。乐先生不仅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更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广博的学术视野影响了后代学者。张老师深情地说:“今天在座的许多二代弟子、三代弟子,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乐老师的读者和学生。我们不仅是学术的传承者,更是乐先生精神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我们都是‘爱乐者’”。乐先生虽然离世,但她所秉持并践行的自由精神与学术理想,必将激励后辈学者继续前行。
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设立乐黛云学术讲座的三大目的。首先,此讲座旨在纪念乐黛云先生,传承她的学术思想和精神遗产。她指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思想光辉与学术理想得以永续传承。作为一位富有魅力的学者,乐先生的学术思想应当继续发扬光大。其次,设立乐黛云学术讲座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等学科的发展。最后,乐黛云学术讲座的设立也是中文系学科建设的重要一步。目前,中文系已经以大师们的名义设立了胡适学术讲座、鲁迅学术讲座和王力学术讲座。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和推动者,乐黛云老师无疑值得以她的名义设立学术讲座。
随后,汤丹女士作为家属代表发言,带来了许多温馨而感人的回忆。她首先对所有到场的乐先生的同事和学生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在乐先生生病和丧葬期间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汤女士特别提到,乐先生的弟子们无论身处何地,得知消息后都第一时间赶来探望,这份诚挚的师生情谊令她深受感动。汤女士分享了乐先生在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包括乐先生是如何以开放而充满好奇的心态,面对世界的种种新鲜事物。尽管年事已高,乐先生对现代科技的热情丝毫不减,从电脑到智能手机,她总是认真学习,乐在其中。汤女士笑称,自己有时甚至还需要向母亲请教如何使用手机。在发言最后,汤丹女士分享了一首由她的弟弟汤双为乐先生九十大寿时写的打油诗,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这首诗回顾了乐先生的生平,从北大求学的青春岁月,到改革开放后重新投身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再到晚年对中西文化融汇的不断探索。诗作展现了乐先生一生的艰苦奋斗与辉煌成就,同时饱含着深情的回忆与缅怀。“九十沧桑回眸看,半生坎坷终辉煌”,随着诗作的朗诵,全场为乐先生的坚韧精神所感动。汤丹女士的发言不仅让大家对乐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人们感受到她作为一位亲切可爱的母亲以及一个不断追求真知、保持开放与好奇的人的多重侧面。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也对乐先生表达了深切的敬意与怀念。张辉教授追忆了乐黛云先生的敦敦教诲和伟岸精神,表示虽然乐先生已不在,但她所开创的中国比较文学学术事业与她所代表的独立精神将永续绵延,“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乐黛云先生“知道存在荒谬,却不靠近虚无”的生命意志,她的“我就是我、行不能行”的从容气度,她的“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的高贵品格,将成为北大比较所人乃至中国学人反观自省的明镜。
张辉教授特别提及北大比较所将迎来成立40周年的重要节点。自乐先生创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以来,比较所在过去几十年间逐步成长为声誉斐然的学术高地,如今,研究所即将迎来不惑之年。张辉教授宣布以设立乐黛云学术讲座的方式,正式启动40周年所庆,并邀请海内外的比较文学同仁共襄盛举。
主讲报告:
创造庇护所,亦打开一片天空
戴锦华教授以感人至深、温情脉脉的演讲,回顾了与乐黛云先生相识共处的往事,并通过亲身经历展现了乐先生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的深远影响。她谈道,自己接到讲座邀请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因为她觉得作为乐老师的学生,此时站在台上是“责无旁贷”的。然而,这份接受也伴随着内心的惶恐,因为“关于乐老师想说的太多,而能说出来的又太少”。戴锦华教授强调:“今天是乐老师回家的日子”,这个讲座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纪念乐先生的学术贡献,更是为了让她“留在比较所,留在中文系,留在燕园”,让她的精神永远融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之中,成为后代学者奋力前行的精神滋养。
戴老师首先回顾了乐先生开创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丰功伟绩。从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的初创,此后学会下辖了521个二级学会,包括邀请国际顶级学者到北大比较所做讲座,乃至带领上百名学者自筹路费到日本出席国际笔协会议。这一切都是乐先生和她的学生团队亲力亲为、筚路蓝缕、一步一个脚印开辟的学术之路。乐黛云先生不仅是比较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位跨越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她广博的知识视野、对学术的热情以及昂扬的生命姿态深刻影响了下一代学者。戴老师回忆道,1995年结束访学回国后,她曾与乐先生探讨自己对文化研究的兴趣,担心偏离比较文学的研究正统。令她惊喜的是,乐老师给予了全力支持,甚至“击案而起”指出:“这是真正的比较文学,是比较文学的未来。”戴老师感叹,乐先生所倡导的比较文学精神永远是开创性、前沿性的,始终以思想回应现实、以学术介入社会。正是在乐老师的引领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得以发展成更为丰富、更具包容性、同时更具延展性和对话空间的学术领域。她提及自己应邀撰写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视之为与乐先生重新建立联系的过程。在对学科史的规范梳理中,戴老师将个人经历再定位、再显影,进一步深刻感受到乐先生在新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乐黛云先生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戴老师饱含深情地回忆道,乐老师在她心中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也是一个形象、一种高度。她提及自己大学三年级时写的一篇名为《司空图与华兹华斯》的长论文,并戏称其为“黑历史”。这样的平行研究如今看来虽然略显稚嫩,但依然展现了比较文学对当时学者们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其作为“通关密语”的独特魅力。在八十年代,比较文学代表了一种全新主体的自我构建,突破了曾经低气压、封闭的时代,呼唤着全新的知识视野和可能性。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隐秘魅力,也是乐黛云先生个人精神的象征。
乐黛云老师是当年的“归来者”。当戴老师在课堂上听到乐老师用尼采来研究茅盾,谈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时,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个新生命,拓展了她的视野。正是在乐老师的一场座无虚席的学术讲座中,戴老师首次听到了“符号学”这一全新术语,从而奠定了她日后的电影学术生涯。戴老师以自身经历指出,八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不仅是一个学术事件,更指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和未来场域的打开,而乐黛云老师以一己之力创立了比较文学学科,更经由这个场域参与到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之中。就此而言,她是八十年代文化精神的塑造者和代表者,是一代人的精神之母。
在讲座过程中,戴老师多次提到“纯真”一词。戴老师说:“乐老师在很多人看起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乃至一个天真者。我觉得与其说她天真不如说她纯真。”所谓纯真,乃是至纯至善的美好心地,是对理想的执拗、坚守和践行,是生命中自然散发的热烈与光亮。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乐先生既携带时代的全部馈赠,也深受时代全部的磨难。但在戴老师的记忆中,乐先生从未暗自神伤或怨天尤人,她始终开朗、坚定、勇往直前,富有实干精神。即使在重返承载苦难记忆的故地时,乐先生依旧云淡风轻、笑对往事,心怀对过往岁月的感激与对生命的热望。乐老师还是一位伟大的“背叛者”,她背叛了利益结构和强势集团,却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忠于自己的追求,始终具有实干精神。这种永不言败、绝不低头的精神,不仅伟大人格的体现,更是时代精神的侧影。
乐黛云先生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展现出对学生的无尽关怀。无论是学术上的迷茫,还是生活中的困顿,乐先生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学生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戴老师回忆道:“在我学术、思想、生命的重要转折时刻,在我有过极端和偏激想法之时,乐老师都会问我:‘你想好了吗?你想清楚了吗?如果你想清楚了,我支持你。’”乐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怀有真诚的怜惜,她以无私的博爱接纳了无数向她求助的学子。即使对那些有时并不完全值得信任的人,她也同样给予关爱与支持。在学术领域中,她更是秉持着“我将无我”的信念,以春风化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无怨无悔地扶持后进,致力于为下一代学者们开辟新天地。她会提醒学生们及时申请教职、申报职称,毫无保留地支持他们在学术上的每一个新想法,托举一个又一个学生达到应有的高度,并默默为他们的成就喝彩。然而,乐老师对自己始终淡泊名利,甚至以拒领博士生导师资格作为争取在北大设立比较文学博士点的筹码。
戴老师总结道,乐黛云先生不仅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和一代人的精神之母。她“创造了庇护所,亦打开一片天空”,既保存了前代中国学者的精神命脉,又为下一代学者开辟了更高更广的空间。在讲座的最后,戴老师动情地说道:“再一次回顾在师长的引领和庇护下我走过的道路、我和大家一起走过的道路,也是你们将继续走下去的道路。”乐先生的理想主义精神、开放广博的胸怀、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以及她对学术的无限进取和对人类知识的无尽好奇,不仅是20世纪时代变迁的精神象征,更激励着无数后来的学者披荆斩棘,继续她未竟的事业,走好比较文学这条无尽延伸的道路。
文字整理丨殷若楠、佟皓田、陈津君
摄影丨马艺璇
编辑丨肖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