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义阐 | 樊雨晴 心摹手追之“三意”写作观

文摘   2024-04-17 18:04   吉林  


心摹手追之“三意”写作观


樊雨晴




编者按:

     东师创意写作教育“三意”(留意 · 会意 · 创意)“四端”(哲思 · 史识 · 文心 · 艺趣)理念,经由有关课程的持续标举与践行,已日益广为闻知并发生影响。2023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本号曾推出数位同学颇有见地的阐释文章。秋季学期又有不少同学撰文发表体会,从本期起,我们择优继续推送。为醒目起见,该主题文章将以“三意/四端义阐”专辑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徐强老师在创意写作的第一堂课上就提出了“三意”写作观,分别是:留意、会意、创意,亦即三C写作观:Careful、Considerate、Creative。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意”的解释大致有四:一是指心思,例如意思、意见、意义等。二是指心愿、愿望,例如意愿、愿意、意图等。三是指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例如春意、诗意、情意等。四是指料想、猜想,例如意料、意外、意想等。以鄙之见,徐老师“三意”写作观中的“意”,应该指的是心思。心思巧妙有灵性,才可以进一步做到“留”“会”和“创”罢。


一、专精覃思,有闻必录的习惯自然

      在笔者的理解中,“留意”讲求的是细心,是要求创作者养成一种习惯。巴乌斯托夫斯基在《散文的诗意》中提到“观察中的发现的眼光”,用来作“留意”的一种解读倒也未尝不可。留意,是留意生活的琐事,留意文章中的措辞,留意交流中的睿见,留意娱乐中的偶得,留意梦境中的理喻,留意转瞬即逝的灵感等。


       留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处处留心,处处着意,随时随地地记录,记录在纸上,更记录在心里。徐老师在创意写作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积累的方法——做札记。对无意或有意了解到的一些不为自己所知的知识或奇闻轶事之类,及时地记录下来,若当时没有记录的工具,那么就记在心里,后来再誊抄到自己的札记上。这锻炼的是创作者的细心程度和观察能力,并做知识的积累。不细心,则难积累。就像同样面对秋日落叶,诗人也许能写出“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的佳句,而农人却只是知晓了秋日来临,应当收获了而已。但是留意的过程是强求不来的,若是一昧的追求留意,那便不再是留意,而成为“刻意”了。


      在创意写作课上徐老师提出过很多理论:三意写作观、四端素养说、六融通等,下意识地记录并记住了,就是留意的体现。在同学们分享交流文章与观点的过程中,哪位同学的见解独到,哪位同学的描写打眼,哪位同学的异议在理,以及最后老师的点评,统统记录下来,愈积愈多,也许某时或做文章,或做研究,或与人交谈的时候,就会突然跃入脑中,成为自己侃侃而谈的资料了。


      曾经有幸上过徐老师的另一门课程——中文写作。老师在中文写作的课堂上分享过一篇自己的文章——《怀念麻》,笔者当时便被老师平淡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所吸引,于是后来自己写文章,也就有意无意地想要向老师的风格去靠拢,最满意的当属一篇结课文章——《老屋》,自觉比之前的文章有所进步。只从《怀念麻》这一篇文章就可以窥见老师深厚的文学积累和知识积累。而这样庞大广泛的知识体系非一日可成,必然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且不仅仅是无意识的积累,更多的应当是有意地去探索、思考和积累。在《怀念麻》中,由于对自己所写的麻的品种的好奇,徐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如《诗经》《山东农谚》《齐民要术》等,并结合当代的一些资料,最后推测老师家那年种的麻应当是苘麻,这样严谨的精神令人动容,在这个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徐老师自然地实现了又一次积累。这正是徐老师对留意这一要求的切实贯彻。


       譬如徐老师在谈及布置我们对三意写作观的理解的作业时,提出以“心解”做题,“心解”即根据个人内心体悟所作的阐释,与此类似,题目还可拟为“......一得”“......我见”“......刍议”“......浅识”“......小识”“......心会”“......管窥”“......管见”等,此为同义手段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将这些修辞积累下来,就是留意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在之后做文章拟题目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记住了同义手段替代的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不至于落入俗套、常见等用词用语等窠臼,这正是留意的作用的体现,是留意对于创作者的帮助。


二、一切尽在不言中

      “会意”是心领神会,强调的是创作者的领悟能力,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悟性。会意不只是对阅读者的要求,也是对创作者的要求。对于创作者来说,会意要求体贴,体贴读者,这就要求其在创作过程中心里时刻装着读者,而非在创作的过程中自说自话,丝毫不顾及读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写作就是交流,而交流往往是双向的。


       对于阅读者而言,会意是欣赏,是思考,是体悟,是联想,这与领悟能力相关。会意的过程,是由“看”,到“思”,再到“悟”的过程。对作品的会意,首先需要通过欣赏来进入作品,阅读者通过欣赏了解作品、进入作品,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作品进行思考,这是一个由“看”到“思”的过程。而通过对作品的思考,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达到对作品的理解,于是这就是阅读者对于作品,就由初识阶段到思考阶段再到体悟阶段,也就是“悟”。而这种理解对于不同的阅读者来说又是不同的,正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一个阅读者的会意的过程都是不同的,最终所得到的会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宋姓同学对于徐老师分享的文章《三弦》的理解就体现了“会意”。宋同学从作者巴依博罗的文章《三弦》中所收获的主要是作者在手法等方面的技巧,例如定格的画面、视角、描写的角度等。她从其中发散,根据巴依博罗写作时对场面描写的真实性、生动性和艺术性以及用绘画描写音乐的传统思考其是否除了作家还有其他职业,比如画家或摄影师,果不其然,根据对资料的查询和总结她了解到了巴依博罗还是一名画家。这就是会意在阅读过程中对我们了解作品与作者的作用。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会意”既是创作过程的前、中、后期与所作对象之间的心领神会,与所作环境的了然于胸,对所作各部分的融会贯通,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在陈昌平老师所作的“小说家应该怎么样表达真实”的主题报告中,陈老师在讨论写小说的语言的问题时强调创作的语言要准确、优美,谈到古人论画,艺分四品: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其中能品追求趣味:形象生动,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把握准确;妙品追求灵气:笔墨精妙、技法娴熟、有法之法;神品注重学养:刻画事物的精神本质达到了至高境界;逸品崇尚意境,笔墨技法达到极致而产生的无法之法。在进行创作尤其是文学创作时,必须要注意的要点之一就是语言的运用。对语言准确、优美的要求体现出对读者的体贴,若所作作品过于生硬晦涩或者了无趣味,那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误解,不利于读者顺利地阅读作品,从而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积累抑或精神安慰。文学语言常有误区有错误、费解、违理、格套、欠工五种,做文章不能做到晓畅自然却诘屈聱牙,是创作者没有做到体贴读者的表现,自然也就没有做到会意。


      当然会意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对作品的理解中,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会意”。比如说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是需要相互理解的,这个相互理解的过程也可以称为一种“会意”。在此不再多作阐述。


三、创造的渴望与思维的碰撞

      创意,就是创造,是创新立意。我们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的答案要归根于所有人内心或隐秘或袒露的创造的渴望。王安忆思考为何要写作这一问题时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断地写作,是因为“我渴望创造的是我在现实里无法实现的一种生活,无法兑现、仿佛是乌有之存在,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和我的生活有关系,如果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积累起的情感的容量,我不可能产生创造另一种存在的欲望。好比我现在是一个木匠,我造一张桌子,我用的材质是木头,但这木头不是块死木头,它是由一棵树长成的,这棵树是有生命的,由巨大的生命力促成的一个占位。我这个木匠为了某一种自私的需要,很残酷地把这棵树给斫下来,造成一张桌子,这张桌子则在空间里形成一个全新形态的占位,另一个从无到有。”创意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对构造一个新形式、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新情感的渴望促使我们去发创意之思,履创新之行。


      创意不是闭门造车,而需要不同的观点聚集起来的头脑风暴。之前课堂中徐老师提到过游戏与创造性的关系,并以“老游戏”为主题开展了一个征文的活动。游戏具有把人从桎梏当中解脱出来的动能,它可以放任人们做一些也许有些荒唐的事情。“假作真时真亦假”是游戏带给人的感受,而游戏是能给人带来创造灵感的有效方法。课堂上徐老师以“欻斤”的老游戏为例给我们以启发。在下一节课堂里,同学们积极进行文章的交流,笔者从中了解到了许多经典的或是从未听闻的老游戏,同学们的创作形式各有不同,有散文、记叙文等形式,也有尝试使用文言文写作的同学。不同的思维的碰撞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迸发思维的火花。在这次的课堂讨论中,笔者不仅收获了大量有关老游戏的信息的积累,更是综合了多个同学的巧思,于是在修改自己的文章过程中也有了许多新想法,而这些新想法不止可以运用到本次的文章中,也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就比如说利用古文和白话夹杂的方法写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尤为考验作者的古代语言、文学的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


      简单总结,一切的文学创作之所以称为是创作,就是因为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意”的体现和把握,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思考和感情,而这也正是三意的“意”。心中有意,落笔成章,三意写作观传递给我们的不止是创作的妙法,更是感知生活、体察情感的能力,也许这才是写作的终极目的。



作者简介:

樊雨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



往期文章回顾

熊芳|“三意”“四端”义阐
赖 婷|“三意”“四端”义阐
谷星灿|“三意”义阐(“三意”“四端”教育理念阐释专辑)
三意义阐 | 王晗畅 一片叶子落下来——“三意”写作观心解

投稿请发送作品到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零一

责编:陶可人

  主编:杜艾伦   马鹏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


东师创写
留意,会意,创意。本公众号立足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日常更新专业动态,发布有关创意写作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