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师创意写作教育“三意”(留意·会意·创意)“四端”(哲思·史识·文心·艺趣)理念,经由有关课程的持续标举与践行,已日益广为闻知并发生影响。2023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本号曾推出数位同学颇有见地的阐释文章。秋季学期又有不少同学撰文发表体会,从本期起,我们择优继续推送。为醒目起见,该主题文章将以“三意/四端义阐”专辑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文笔流自然,四时得宁安
——但凭“三意”修“四端”
刘家乐
庄子曾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走遍人世芜杂,终只孑然一身。如遇纷扰之景,乱心之事,凭何抒情,凭何修身,凭何求心安于红尘?若将心事宣之于笔,各位看官,何不赏“三意”“四端”之教育理念,但凭“三意”修“四端”,以求文笔流自然,更念四时得宁安。
“三意”,即“留意、会意、创意”,为写作观;“四端”,即“哲思、文史、文心、艺趣”,为素养说。此二者为皆为本学期创意写作课堂上徐强老师总结、贯通得出的文学方面的重要概念。前者强调在生活中自发的关注、重视亲身经历并将其作为文学创作与个人修身的重要素材,后者是本人在培养贯彻“三意”基础上对自身综合修养四方面的锻炼与掌握。总体来看,无论是文学创作提升,还是个人修养培育,此二者尤其后者于在座诸位对于内心境界的提高皆大有裨益,且看我于此做粗略浅谈。
“三意”中的“留意”指随处留心、随处留意,生活中哪怕是最微小的体悟也是艺术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体与客体的交汇碰撞中,观察这一举动便将外界客观事物与内部主观体悟相链接。苏轼曾于《琴诗》中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故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可见,日常生活中的随处留心观察于个人主观艺术加工和个人思辨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既然要做到留意,那便须做到两点:一是随时做札记,生活中的灵感转瞬即逝,生命的体悟可不断积累补充,在积累中可对个人赶出进行修改整理,实为良方;二是善于取舍,人这一生过眼云烟如繁花掠影,信息的取舍须得多加留意,可针对个人需求进行信息采集的分类和汇总,并进行定期的整理以加深印象、促进个人系统性理论的诞生。
“会意”在徐强老师的阐释中偏向写作、阅读时候心里装着读者,要超出书本的体贴读者,要通过自身感受对对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各种细节进行个人情感和艺术理念的加工和改进。强调“会意”,便要注重个人的感官感觉和情感感受。前者依赖于感官,毕竟个人的印象稍纵即逝,而将其通过个人转换留存便能成为写作、阅读时笔者可倾注于笔端的定格印象;后者是更为接近心灵、情感的感知,是更为偏向人内部心灵的心理内容。
“留意”与“会意”相辅相成,前者是取得外部信息的基础,后者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个人内部情感加工的重要手段。例如,顾城在《弧线》中曾描写:“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脊背”,动态化的描写使得静止的名词生动形象地跃入人的眼前,在笔者对这些名词细节的把控中,个人感受的倾注也使其更加灵活、更为引人入胜,读者读起也更有画面感、更加亲切,此即为体悟读者、贴近读者。
“创意”即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拓展,它不仅仅局限于机械物理层面外部知识的获取和内心深处对外物的加工映射,它更是糅杂了个人真正独特感悟的对事物具有独具新意的理解和阐释。“熟知非真知”——最熟知的地方往往是最无知的地方。万事万物都可以是翻不烂、嚼不透,都可以是不断被发掘出新角度、新意趣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个人生活,针对性的独到见解总是受欢迎的,古往今来那层出不穷而又不断翻新的母题下千千万个子命题的背后便是千千万万个笔者的创意性理解和创作。
“三意”更多是侧重于写作,写作如人生,写好人生答卷也需将“三意”融会贯通至文人素养“四端”之中加以应用,便可更好地追求“德学才识情”等人生意趣。
“哲思”即是哲学地思辨。日常生活中小的经验经由个人留意可以由个别超脱到大众以提升至哲学思辨、个人体悟的高度。哲学讲求透过事物现象观其本质。在留心会意事物表面的同时对其本质特征加以抽离提炼,进行创造性的理解阐释,填补哲学追求真理的模糊地带,可让文学作品和个人生活都更具力量、更具深度。
“史识”即是指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其是包含着对历史基本材料即史实的了解,强调洞察力和领悟力的基本能力。追求“史识”,亟需做到两点,一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一切历史都是现实,注重自身和历史的关系;二是认清历史的客观规律并在文学作品中写出其历史性所在,力求还原历史才能进行可靠性阐释。与生活中,注重“史识”这一文学素养培育,可促进自身认清历史、以史为鉴,认清自身、以己为参照体悟更为清晰的世界。
“文心”即是“文学的会心”这一词组的缩写,创作方面是要求人们设身处地的通过文字揣测体悟作家的情感描绘。文心不是单纯的碎片式的文学灵感,而是成熟的可通行性的文学思维和内心境界。文心的培育需要大量的文字经典熏陶和生活经历积累,它需要为文者观文、赏文、嚼文、品味、创文的整套流程的反复累积,在不断的夯实中打下文心基础,为个人修养的提升增加一大助力。
“艺趣”即是将文学与其他艺术相通之处抽离出的趣味所在,俗常理解有电影艺术、音乐艺术等。“艺趣”一词重在“艺”,天下万物,可精通提炼至审美角度的技能、艺术或限度等都可称之为“艺”;“艺趣”一词重在“趣”,能够引人入胜、极具欢快意味的情感皆可成为“趣”。“艺趣”二字组合起来,既需要人关注她的审美形式即表现手法,也要关注其审美意趣即思想高度。在日常生活中,艺趣可作为我们“留意”“会意”的标准之一,也可作为“创意”的目标之一,反之,“留意”“会意”是发现艺趣的基础,“创意”是整合创造艺趣的根本所在。
“三意”与“四端”彼此交融、密不可分。无论是作文章还是做人,此二者皆是为人立身的重要根本之一。敞开心扉去观察留意生活、去感受会意生活、去发掘创意生活,并凭此以“哲思”思辨生活、以“史识”鉴别生活、以“文心”体悟生活、以“艺趣”欣赏生活,以上述行为追求内心修养境界的提高和文笔水平的提升。于四时的喧嚣中享受个人内心的平静安详。
作者简介
刘家乐,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三意义阐 | 胡芸瑕:醍醐、神会、妙悟——“三意”写作观心解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二十七期
责编:濮 悦
主编:马 鹏 杜艾伦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