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活动一览
编辑组
早餐时分,大家齐心协力包制了美味的包子。
今天最大的事件是东师创写导师团的各位老师要来营地探望指导。大家精心制作了横幅,热烈欢迎老师们的到来。
十时顷,老师们分两车先后抵达(刘雨老师、关老师一车,王增宝老师、于文思老师、孙琳老师一车)。在热烈的欢迎气氛中,东创师生实现了大会师。
艾伦、天权、庭萱、植玉以及于文思老师联手,为大家烹饪了美味的排骨和炖鱼。午餐分两桌,大家祝贺采风计划进展顺利,同学们给导师团敬酒,这一餐空前热闹。
部分同学陪同导师团重走一遍合普溪探源之路,介绍一路沿路乡亲、田舍、石刻、蛙池等生产设施。
饭后,导师团同访瑞德园,与主人王德平先生夫妇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晚上,徐老师为同学们及山舍团队写字留念。
导师团带来了采风实习基地的牌子,下午“东师创写采风实习基地”正式在合普山舍挂牌。
这一天,我们不仅品尝了美食,还享受了与老师们共度的欢乐时光,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吕天媛
天媛荡秋千
闲卧秋千听风雨
今日东师创写中心的老师们来探望我们了。村子里的时间仿佛比外面慢些,只是一周,却恍如隔世般,见到老师们感觉格外的亲切。增宝老师带来了他的爱犬夕夕,是一只胖乎乎的拉布拉多,像一块吐司面包,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煞是可爱。大家和夕夕玩的特别开心,夕夕性情温顺,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依依惜别后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原本热闹的小院再一次寂静了起来,我和新宇没有回去休息,一直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并排坐着,说说这些天的感受,谈谈人生和理想,聊得不亦乐乎。新宇回前院拿东西后,我一个人躺在秋千上,风吹秋千我摇摇晃晃,没有风吹秋千就那样停着。秋千绑在一颗榆树的枝干上,坐落在溪边。我抬眼向上看,是雾霾蓝的天空,枝干粗粗大大,树枝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去,像是绽开的一场绚丽的烟花,永恒,持续。叶子星星点点重重叠叠,要冲到天际去。隔溪的院子里,传来徐老师的胡琴声,是我打小就熟悉的东北民歌《摇篮曲》,声音婉转悠扬,我躺在那,仿佛真的置身摇篮里,微微晃动,今晚的风扮作母亲轻哄我。一时间,乐声、风声、水声、鸟鸣不绝于耳。闭着眼睛,声音拂过我的皮肤,穿透我的四肢百骸,在头脑里融合,又向四周激荡开来。不知又过了多久,也不知何时二胡声已经停息了。忽而察觉到有雨滴落下,急切的,嘈杂的,却又奇怪的能与周围融为一体,仿佛天就是该下雨的,风就是要吹得秋千微微颤动,小溪水也永远打着旋儿欢乐地往东奔去。
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称之为感觉。
李庭萱
合普山舍前院宿舍火炉
夜 雨
今天是在魏家沟的倒数第二天,傍晚时分,阴了一天的云再也撑不住了,一场大雨倾盆而下。雨点打在石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我们赶紧躲进屋内,坐在一起听着雨声,享受这片难得的宁静
晚上在大厅烤火。正聊天,一只飞虫撞到了灯上,叮当作响。我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小客人吸引了,一同抬头,观察这只迷路的小虫。看着它在吊灯上来回穿梭,东奔西撞。我们心里不禁生出一丝怜悯和敬意,遂打开房门,它立刻感受到了冷气的方向,像箭镞般飞了出去。就这样,我们围在火炉旁,吃着茶聊着天,度过了在魏家沟的最后一个夜晚。
王植玉
导师团与部分营员在佛手山脚
雨
早晨一场雨,把我冻醒了,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我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洗漱完毕,叫醒天权,他从床上惊起,我俩一同前往后厨,开始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包包子。拿起面皮,用筷子把馅料放到面皮上,提起一角,往前一拽,面皮被我随意撕扯,当我把所有边缘都团在一起的时候,松开手,发现褶子是随意堆叠的,而顶上的馅料,却是散露出来的,不像包子,倒像烧麦,又尝试了一次,倒是包住了,但褶子的中心处,却像立起了一根天线。我看着包子哭笑不得,就今天来看,包包子可比早起困难。
早晨学校的老师们前来探班,大家热情高涨,陪老师出游,在火灶旁烧菜,来回跑腿几趟,我已经数不清了,只记得招呼我,我便行动,烧水、打水、端菜、拿柴,从户外的灶台到后厨,我走了数十趟,虽说相距不远,但到后来还是会感到有些疲惫,最后来到餐桌,拿起水杯,一饮而尽;满桌菜肴,老师们同学们连连夸赞美味,与有荣焉。
下午老师们前去瑞德园。
天权有事需要提前返校,准备搭增宝老师的车回去,我有些难过。
马鹏
大家亲手包的包子
包子叙事
昨天吃晚饭,小磊姐说明天早餐要吃包子,希望我们起早来帮忙。有同学问几点起床,小磊姐说早上7点。大家害怕早起,就没有正面回答能不能起来。老师觉得男女分住两个院子,早起不太方便,就让男生明天7点准时到厨房帮忙。我害怕睡过头,就把手机拿出来,定好闹钟。早上迷迷糊糊中起来,天大亮,外面也没动静,以为睡过头,急忙从被窝掏来手机一看,才6点42分,才安下心来。慌忙中,心一直快速地跳,再也睡不着,干脆早点起床。
洗漱好后,我听见老师在屋里唱歌,就打开电脑把昨晚整理好的与小超市老板娘的采访记录给老师发去。老师在电脑前,逐字逐句修改。老师说我写东西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简洁。此外,写词语要看语境,写句子要看前后逻辑,不能前言不搭后语。确实,每次老师一改我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可能有些表达已成了习惯,再写还会犯错误。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反思改正。
7点,帮厨时间到了。我出门,张大爷正拿着锅往门口走,我以为大家在院子里的露天锅台包包子。张大爷说,不在这边包,原来他是端着包好的包子来蒸的。我又折返,跑到室内厨房,发现高阿姨已包完一锅,放到火上去了。小磊姐对我说“已经包得差不多了,还有几个就包完,你有事情先忙着,我看到你在学习,刚才就没叫你。”我是贵州人,还没有包过包子,很想学一学。小磊姐就叫我把手洗干净,手里抓了一把干面粉不停搓着。阿姨正在擀面皮,见我准备好了,就放下手中的活儿。拿起一块面,一边把肉放到上面去,一边说要一个褶子压一个褶子,直到有18个褶子为止,才是一个标准的包子。我学着阿姨的样子包起来,第一个包子没看到褶子,第二个包子褶子没捏好,菜露了出来。第三个稍微好点,但是褶子太小。一会,天权、佘飞、梁炎、植玉也加入进来。小磊姐和小胖哥给我们拍照,定格美好的瞬间。厨房里的高阿姨和张大爷均已64岁,我们采风这段时间的三餐都是他们做。记得刚到那天,我们六点半出去散步,七点吃早餐,就要五点多起床做早饭,他们最辛苦了。
吃完早餐,老师要做横幅欢迎导师团来看望我们,老师就写用毛笔写了“热烈欢迎东师创写导师团”这几个字,找了一块红布,把字订上去,然后把红布挂到门口。时间来到九点多,最先来到的是孙老师和于老师,王老师还把大黄狗带了过来。艾伦和玉恒还做了可以戴在头上的花环。半小时后,刘老师和关老师来了,刘老师给我们带了鱼,关老师给我们带了自己煮的茶叶蛋,吃起来真的太香了。老师们都来齐后,到青山溪谷散了一会儿步。今天感受到了老师们满满的爱,感恩东师创写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
佘飞
佘飞制作包子
平凡的一天
清晨,随着徐老师清脆的口哨声在走廊里响起,我慵懒地从被窝中探出头来,睡眼朦胧地瞥了一眼手机屏幕,显示的时间才六点零三分。我心中暗想:“这么早,再偷个懒吧!”于是,我再次陷入了甜美的梦乡。
包包子这项手艺,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我看妈妈做过,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还曾亲自尝试过一次。从发面、做馅到包包子、蒸包子,整个流程我都亲手操作过,而且非常成功。然而,自高中起,由于常年在外求学和工作,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做饭的机会也愈发稀少。这次和同学们一起包包子,让我意外地发现,那些曾经熟悉的技巧竟然还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是手法稍微生疏了一些。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包包子的活动中,不一会儿,我们就将一团面团全部包完了。随后,我们将包子放入蒸锅中,期待着美味的早餐。当早餐时刻到来,我们品尝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包子,那种满足感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早饭后,东师创写中心的其他老师陆续来到营地探望我们。徐老师还特意写了字,制作了欢迎横幅,整个营地洋溢着温馨而隆重的氛围。创写中心的刘雨老师和夫人关老师、孙琳老师、王增宝老师、于文思老师都来了,营地顿时热闹了起来,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增宝老师把他的爱犬夕夕也带来了。夕夕是一只拉布拉多犬,性格很温顺,长得特别壮实,我们拍照时它也喜欢凑热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老师们到来后,我们一部分同学留在营地准备午饭,而另一部分同学则陪同老师们上山散步。午餐很丰盛,同学们做了两锅鲜美的炖鱼、一锅香气四溢的炖排骨,还贴了玉米饼子。刘老师带来了万昌的鯚花鱼,关老师特意给大家煮了满满一锅茶叶蛋。东北的同学说,这不是一般的鸡蛋,是“小笨鸡蛋”。这里的笨,是指家养的纯天然的鸡下的蛋。特别好吃。
下午,老师们前往瑞德园参观,而我们则有了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在营地周围溜达,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随后,我坐在桌子前练字,写了好几张纸。相比于刚到营地时,感觉这几天练下来,还是有一点点进步的。练字不仅仅是练字,其实也是磨炼心性。之前不想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浏览各种信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浮躁。但这几天,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看手机的时间少了。没事就坐到桌子前练练字,写着写着心也就没那么浮躁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宁静成了一种难得的奢侈品。平时,自己还是太浮躁了,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这份宁静,让内心更加平和。晚上,我们在营地吃了“最后的晚餐”,因为明天就要告别这里,返回学校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畅谈着这几天的收获和感受。我也沉浸在这份温馨的氛围里,感触良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今天很充实,很快乐!
杜艾伦
艾伦炖排骨
远方来客
乘一条船
在晌午的时候
经过湖水的纵深
是晴朗的天气
似有阳光的灼热
桦树林在风中作响
我分辨不出
那些低飞的鸟类
至今,仍旧迷茫
微波轻漾,散出细碎的金子
湖水灌溉了干涸和贫穷
十年或几十年
泥泞变得稳固
曲折变得齐直
慌乱变得规整
那些意气风发
是否已然落寞
初至这里,月明如昼
在夜色里奔跑
反复练习着勇敢
思绪会与
耳闻过的传说,接轨
山庄的夜
是一盏盏高过平房的光
离去,再难遇见这般月色
白昼从不落入银河
门前那路,长了又长
有人从这里走出去
如麦穗拨开了希望
那锋利的麦芒
也曾把参天幻想
归城的汽车一路追阳
匆忙的肉体不得停歇
所谓今日
远行千万里
人海里交错
是谁在路口频频回首
不舍
却又选择了远方
多日走走停停
不过是一个圈
相遇了会别离久别的会重逢
刘天权
徐老师准备欢迎条幅
丰满记事
七点,我准时醒来。外面已经是一片嘈杂声,我到厨房时发现师兄们已经起床,开始包包子了。我和植玉姗姗来迟,到时包子皮已经所剩无几,第一笼包子马上准备出锅。我洗洗手也投入了劳动中。包饺子我勉强会一点,但是包包子我实属是初学乍练,很难掐出褶来。不过有句俗语叫“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虽然不知道用在这里合适与否),我也便不在意这些。山菜肉馅的包子很香,佘飞师兄还露了一手,包了几个柳叶饺子。
吃过早饭,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导师团的到来。一部分人在挂欢迎横幅,我与杜艾伦在厨房做铁锅炖鱼。刘雨老师是最后一个到的,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小鱼和现做好的茶叶蛋。小鱼我做了道酱焖鱼,茶叶蛋大家分食,很好吃。
下午老师们外出调研,我们在营地收拾内务。看老师们回来时脸上欣喜的表情,我就知道大家都很快乐,在这里很开心。晚上徐老师允诺给大家题字,因事返回长春的我收到植玉消息时想了想,忽然我灵光乍现,想起来徐老师在第八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上的发言,他提到自己集的两句话:文章千古事,修辞立其诚,我很喜欢,就让老师写了这两句。
陶新宇
徐老师为新宇写条幅
山中聚会
今日我们的山舍迎来了东师创写中心的全体老师们,我们心情也是十分激动,我和玉恒准备制作“花环”来迎接老师们,在山上折长短适宜的柳条,编成环状,再在上边插上路边各色的野花,这还真是个“巧活儿”,正采着花儿呢,就看到一辆车缓慢行驶过来,是王增宝老师开车,载着孙琳老师和于文思老师先到了。她们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 在这乡间看到老师们,觉得格外亲切,连路边儿的花儿都明艳了起来。
刘雨老师携夫人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鲜鱼和茶叶蛋,看到刘老师都格外亲切,也给我们山舍带来了“鲜滋味”,王增宝老师还带来了爱犬“夕夕”,大家喜欢得不得了,今天的聚会也更加热闹有趣了。我们上山逛了逛,夕夕不时淘气地跳进水里玩,我们和老师们则在山上逛景,还采了许多野菜,我们这边叫做“婆婆丁”的,是蒲公英的叶子,味道微苦,确是清热解毒的佳品。
午饭也是异常丰盛的一顿,同学们纷纷下厨帮忙,做了红烧鱼和排骨,我们分桌而坐,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这样惬意又充实的日子,让我十分适宜,我想,这样的日子是难得的,不知道下次大家这样相聚,又是什么时候呢?
傍晚老师们都回去了,天权因事也随车先走,我和天媛坐在秋千上聊天,觉得时光过得真快,时间也更让人看得清人心与实情,我和老师与同学们的感情也逐渐深厚。晚饭时徐老师和大家总结这些天的采风经历,我也很动容,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我想我们和徐老师真的是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晚上徐老师给我们每个同学都题了一副字,给我写的是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想我会带着徐老师给我的祝福,不担心前路的坎坷与荆棘,坚定自己的信念,终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路向阳而生!
梁炎
小狗夕夕水中嬉戏
07夕夕
群山正在下雨
像咀嚼一块
很多年前的牛皮糖
夕夕与湖水相认
随即认清了彼此
在对方褶皱的纹路里
长出彼此的身体
它噙住一块石头
石头空空的
空得没有一粒尘埃
夕夕,从始至终
没有叫过一声
沉默建筑着它
也建筑着我们自己
它走了,四月在它的嘴巴
张起又合拢
蒋玉恒
玉恒捡的石头
石头记
快要返校了,我对丰满屯魏家沟依依不舍,可是我能带走什么呢?是山花烂漫的佛手山?是小院前的小溪沟?还是合普山舍民宿?
然而,都不能带走!
我怅然若失地整理行李箱。我翻到之前在合普山舍院子前小溪沟里捡到的石头,突然觉得很惊喜!是的,我可以带走这块石头啊!
这块石头,看样子已经被溪水冲刷多年,表面光滑圆润,棱角稍钝。细看之下,它的形状像一座山,纹路像山上的沟壑。那沟壑里的斑斑点点,似乎再添画两笔,就像远山的草木。整体上看,颇有传统山水画的意境。
合普山舍院子前的小溪沟里有千万块石头,在这些年里,它们看见了无数个来来往往的旅人。也许,它们看见了小桥上牵手行走的年迈夫妻;也许,它们看见了溪沟里翻找螃蟹的年轻小伙子;也许,它们还看见了木屋旁荡秋千的漂亮姑娘。而我手里的这块石头,它也见证了这里的故事,我想带走它,安置在书房的桌上。当我看见这块石头时,就会想起魏家沟的春天。是啊!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东师创写采风小队路过小溪沟时,我不经意的一瞥,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并决定把它带走。此后,它将在夜晚的台灯下,见证我写作的点点滴滴!
王增宝(创意写作中心教师)
增宝老师和爱犬夕夕
甲辰三月十八日丰满魏家沟东师创写中心采风实践基地会师有感
其一
抛却春城径向东,
风光渐与梦中同,
梨花一树心慵懒,
万事凭他牛马风。
其二
作伴寻春信乐哉,
采风忽遇舞雩台。
从来骚雅吾侪事,
无限江山助笔才。
丰满采风日志 | 行走·访谈·游戏
投稿请发送作品到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零七期
责编:陶新宇
主编:杜艾伦 马鹏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