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师创意写作教育“三意”(留意·会意·创意)“四端”(哲思·史识·文心·艺趣)理念,经由有关课程的持续标举与践行,已日益广为闻知并发生影响。2023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本号曾推出数位同学颇有见地的阐释文章。秋季学期又有不少同学撰文发表体会,从本期起,我们择优继续推送。为醒目起见,该主题文章将以“三意/四端义阐”专辑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写作的导师是清风流水
——“三意”写作观心解
曹子衡
写作的导师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何也?答案全在“三意”之间,留意(careful)、会意(considerate)、创意(creative)也。
写作需留意。正如尼采所言,“谁静卧草地或幽谷,侧耳倾听,必能领悟天地间万物的奥秘。”此般留意便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因素:熟知非真知,惟有时时留意生活,才能处处有所发现。好奇心和探索与成为留意细节的好伴侣,在投入生活时,才能感知哪一只蝴蝶是哪一朵花的鲜活灵魂,蟋蟀哪一句鸣唱是为夏日的祭奠,风花雪月、江河湖海流动是大自然的哪一篇;也能与自然相亲相近,看——春雨里洗过的太阳吸吮我们的手指,夏莲的蕊尖示意我们与她相知,秋菊铺满山岗书写我们与她的情诗,冬雪漫天飞舞告知我们生命的真谛;感——春雨如油书写着润物无声奉献有声,夏莲出淤泥而不染劝慰着不淆于世俗的尘浪,秋菊迎着北风独自盛开告诫着坚韧乃世间本色,冬雪飘落着生命史诗的唱片。诚然,留意是不止局限于此的,除了大自然,与生活、生命有关的一切都是我们需要留意的对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瓦尔登湖》中写道:“只有我们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开始破晓。”若双眼蒙蔽,内心蒙尘,所望山海皆为沟壑,所望星辰皆为碎石,白昼与我们不啻于黑夜,更难言灵感的迸发。写作是流淌于笔尖的内心,惟有治愈眼翳,拂去心尘,才能系流光牵与梦想,赏海棠入眠一枕花香,携星辰入睡共度一刻欢晌。此皆为“留意”。左宗棠曾言:“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心中的留意会成就笔端的流畅,这些留意也终将为心灵提供充分的养料,在笔尖被付之于地上草,使它得以在东南风轻拂下自由飘摇;也能被付于天上月,使它变幻着情感的阴晴圆缺,控制着写作的潮落潮涨。
写作需会意。会意强调敏锐的洞察力,“留意”所捕捉到的是眼中之景,而要想转化为胸中之景,“会意”是极其重要的程序。洞察骋思舍芜杂,才能明眸自览长安花。轻裘快马,驰纤尘芜杂但将终无所获;明眸如剑,斩表象纷纭,方终致真知。对生活进行扫视的写作者,走马观花,凝滞表象,一切皆如过眼云烟,而流光容易把人抛,当所有的光阴都无法于头脑中留下印痕,除了戏谑与空耳,仅剩思想的滞缓与萎顿;而对生活进行凝视的写作者,或深谙本质,或生发联想,“见微而知萌,见端而知末”,得到思想与精神的富足。这正如读书,埋首文字、囫囵吞枣即束之高阁者,与绞尽脑汁、笔记批注且温故知新者,是有天壤之别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汪曾祺于咸鸭蛋的描摹融化着人间烟火,朱自清凝视父亲的背影书写着血脉真情。蒙自中学的高三老师挣脱紧张的备考,带着学生凝视晚霞缱绻,他们不是为了一点无谓的多巴胺,而是以一次心灵的凝视生发生命的触动。这种触动,伴着灵动的思绪超越时空,幻化为生命哲思、生活态度抑或思维方法,纷落为漫天花雨,成为写作乃至人生无形的财富。凝眸以窥本质、得升华,无须疾风快马,长安花也将璨若烟霞。
写作需创意。若经历了“留意”与“会意”的过程,胸中积淀自然足以支撑写作的展开,创意的生成,这也是写作“三意”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要求最高、综合性最强的一个阶段。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有两个创作原则——“夺胎换骨”“以故为新”,今言语之,即继承与创新。胸中有根基再进行创意创作,写作的轮舰方可行稳致远。纵览古今,“诗鬼”李贺若无大胆描绘奇特诡谲的意境,何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鬼神般的诗风,成为诗词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诗经》里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箴言,《周易》里亦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谆谆之语。正如画家徐悲鸿所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在心中言之有物的前提下,大胆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惟有此“三意”,眼中之景才能变成胸中之景,胸中之景才能变成笔下之景,清风流水才可以安然淌过笔缝,流向纸张。
作者简介:
三意义阐 | 王伊然:人的写作,活的写作——“三意”写作观心解
三意四端义阐 | 刘家乐:文笔流自然,四时得宁安——但凭“三意”修“四端”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二十九期
责编:田欣雨
主编:马 鹏 杜艾伦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