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6时,东师创意写作中心首次研究生改稿会在文学院129教室举行。本次改稿会的发起者为2023级创意写作方向研究生刘天权,与会者为2024级创意写作方向研究生孙坤杰、王雪晨、王涵、马昕怡、伊博力、邓彦彦和赵璐安。改稿会共收到四篇小说,分别是《交稿日》(王雪晨)、《枯骨生花》(王涵)、《千禧年谜案》(佚名)以及《春湖雨》(刘天权)。本次改稿会由刘天权主持,众人就小说的主题设置、语言风格、叙事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为小说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根据抽签顺序,大家首先对《交稿日》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刘天权谈到,这篇小说里有许多种人物关系:父亲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母女关系。但是这些关系都没有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掀起波澜,他觉得雪晨完全可以朝着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这个方向去写,集中展现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两难抉择。这样小说就更精彩。在情节上,丈夫老于和主编这两个人物对情节推动没有大的作用,甚至删除也不影响小说走向,这就让人物失去了功能。他在读的时候,看到作者几次点出主编催稿,以为最后这会是一处被揭开的伏笔,但是结尾什么也没有,有一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在细节描写上,小说中写“金黄的玉米地”,这就不对,哪怕是成熟的玉米地也是绿色的。在最后,有一段写女主人公身上的反叛因子,这一段是佳段,建议以这一段为核心去重塑小说。
马昕怡提出,整篇小说,比起小说更像散文。后面太仓促了,最后这段结尾,十分像作文结尾,前面写的是很好的,希望雪晨后面能再耐心点写。
王涵说,结尾也感觉没写完,很多线你埋了没有写,应该展开一下的。另外,过渡有点乱,可以往精细了写,主要突出人物的心理。小说中的人物太多了,但哪个都没写多少,5000字的小说人物太多,就会显得臃肿杂乱。
王雪晨根据改稿会上提出的意见,反思了仓促交稿的问题,重新整理思路,对小说的人物关系进行进一步梳理,并将结尾进行了完善,于11月16日提交《交稿日》修改版。
对于王涵的《枯骨生花》,马昕怡率先发表见解,她觉得写得很好,可以改编成漫画。但她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第一段那个老人说的“都是庙里那些慈祥善良的神仙”这句,一般老人不会用慈祥这个词,后面用的慈悲我觉得好得多。再有结尾,有点意犹未尽,还想看点什么。
伊博力紧接着表示,虽然王涵一直说自己没有想表示现实含义,但还是那句话,既然作品已经出来了,读者不一定会相信你的解释。他作为一个读者,会忍不住去想作品的影射,包括一开始说这个汤是腥臭的,后面又说很香,最后这个汤又从肉汤变成了花做的汤,就会让人想到现实当中很多一开始无法接受后面慢慢陷入进去了的东西。其他的,整体语言特别流畅,很顺畅,情节有转折的地方,虽说有些惊奇,但是又很合理。
邓彦彦认为,虽然王涵一直在说逃避现实,但她看完后第一反应是60年代饥荒时的事情,她爷爷跟她讲过以前饥荒的时候,一开始吃野草树皮,后面到人吃人。这个小说里,大家一开始无法接受吃人,后面觉得很香,这个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刘天权给这篇小说提了两个修改意见,第一,开头将讲述者设定为疯子,这样在后面对整个故事进行一种否定式的解构就会变得合情合理。第二,结尾处可以安排一位镇长或是村支书一类的人物告知主角,不久之后这位讲述者就去世了。这样一来整个小说就凝聚出了一个内核,那就是有关饥饿的记忆传承。同时,如果王涵想写极端叙事,可以看看阎连科的《受活》、《日光流年》,尤其是后者,可以解决王涵语言描写太素的问题。
王涵于11月11日提交《枯骨生花》二稿,并用蓝色字体标注改动处,刘天权评价,改动后结构完整、情节流畅。
第三篇是《千禧年谜案》,马昕怡认为,这篇小说应该是作者的初稿,有许多地方存在语病。结尾也给人云山雾绕的感觉,她有些搞不清楚小男孩、“我”与疯子之间的关系。
王涵表示,他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不给一个结局的写法,并且他觉得这篇小说也没有特别明确一个深刻明白的内核,他比较喜欢这种有些含混模糊的感觉。另外他很想问,大家这种很详细的描写是怎么做到的?他在写故事的时候就不会穿插描写,但大家的描写就很细腻。
伊博力认为,这个作者一开始写的时候可能自己也不太清晰,比如这个小男孩和“我”的关系,还有那个疯子。看过天权师兄的小说以后再读这篇的时候他对比了一下,觉得天权师兄的小说虽然也有各种转换,但逻辑很清晰,这篇就太混乱了。虽然这可能也是他偏好的问题。
刘天权表示,他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小说上语言的问题确实很多,明显是一个初学者写的。他基本上三句一改。很多话语太冗余,比如“那个售货员,一个女人,和我一样大”这句,直接说“售货员是个和我一样大的女人”就可以了。当然,这篇小说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语言上,小说十分细腻,各处比喻用得也很形象恰当。大家可能没读出来,作者在第四部分通过人物买糖但只得到了花生这一情节向读者交代了小男孩与“我”其实是同一个人。同时,作者在前面埋下的有关钥匙与桥上模糊的字迹的伏笔也在小说后半部分揭示出来了,这无疑是作者在小说技法上的努力。
第四篇是刘天权的《春湖雨》。他首先对于自己的小说进行了作者阐述,用图示的巧妙方式讲解了自己叙事的时间线。王涵认为,双线叙事很有趣,和平常的叙事不一样,他在写的时候也会刻意去想一些叙事方式。他觉得不同的叙事方式会很有趣,但也不能完全去给读者增加叙事难度,这篇小说的叙事方式很好,不难懂,没太高门槛,但又很有新意。
(刘天权用时间轴的方式阐释叙事时间线索)
马昕怡表示,小说的叙事波澜起伏,这点很好。有些地方可以考虑删减,尤其是一些解释性的语言,作者要给读者留一些空间去探索和体悟,不必处处阐释。在女主人公请吃饭的那段里,对话的节奏太快,会破坏两人之间暧昧的氛围。
伊博力表示,从叙事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叙事真的很新颖,和我们平常看到的不一样。双线叙事,而且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但那个结构,学长说自己是从尾开始讲的,但我看的时候自己不是那么感觉的,就是两条线一开始是互相叙事,最后是把两条线接到了一起,这种技巧很厉害。那么内容的方面呢,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他总觉得这个小说不太通俗也不太严肃。一开始觉得是严肃文学,后面看到结尾又是一个凶杀案,所以如果要严肃的话,可以让整个小说再极端点,戏剧化一点,就不会那么平。比如到最后,都杀人了还是过失杀人,男主角也不是那种很复杂的人,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把他写的极端点。
王雪晨认为,小说一口气读下来,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可以提炼出一个爱情主题,她觉得读完后男主的形象给她的感觉不够明晰,岑镜水可以是一个模糊的白月光的形象。但男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则可能关系到小说主题。因此,建议多进行心理描写,把这个人打开给我们看。以及关于段落分配,提出了最好是长段落与短段落交错的形态,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
刘天权坦言,这篇小说曾被某杂志退稿,编辑的意见是,叙事很成熟,但太侧重于讲故事,缺少意味,可以试着平衡一下。经过大家的讨论,他明白小说需要提炼出一个主题,再仔细刻画一下人物形象,这样会更好。
刘天权于11月12日分别提交了《春湖雨》二稿、三稿,增加了男主人公和岑镜水的人物细节与爱情描写,在基本主题确立的基础上,对结尾进行了再度修改。
最后,刘天权总结道,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参加这次改稿会。《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改稿会,大家不仅能够交流写作心得,也能互相启发创作,更能沟通大家的情感。此类改稿会会在大家的支持下常态化、规范化,并将积极联合文学院的学生社团以及其他培养阶段的学生,从而将改稿会做成囊括本、硕、博且覆盖各个专业的学生自发的精品活动,以此来鼓励大家勤写、多写、多交流。
(孙坤杰记录,刘天权整理)
往期文章回顾
王增宝 秦中岳 | 事理的胜利?抑或“人情”的胜利?——关于刘驰小说《决算》情节中的偶然因素
卢鑫 | 日常生活中的传奇 ——论《宋街往事二题》中的杜愚诚(评论)
投稿请发送作品到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四十一期
责编:王雪晨
主编:杜艾伦 刘航宇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