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师创意写作教育“三意”(留意·会意·创意)“四端”(哲思·史识·文心·艺趣)理念,经由有关课程的持续标举与践行,已日益广为闻知并发生影响。2023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本号曾推出数位同学颇有见地的阐释文章。秋季学期又有不少同学撰文发表体会,从本期起,我们择优继续推送。为醒目起见,该主题文章将以“三意/四端义阐”专辑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丁小红
徐老师在创意写作课之初,就提出了三意、四端、六融通等思想,近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些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三意写作观为例,留意、会意,创意,就是将心中所有表现为笔下所成,不仅要寻找到心中的飞鸟,还要放飞它,与更多人的飞鸟共鸣。留意,会意,创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一贯相承,有时间和逻辑顺序的先后,却无重要性太小的分别,无论是写作,还是体悟生活,三者都有重要的意义。四端和六融通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贯穿在三意中,三意是写作和生活的思维脉络,四端和六融通是其填充的部分和一定的判断标准。人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留意正是要求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事件,在纷繁平淡中发现美的事物,这是第一步,也对人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意地注意一些不同的地方,还应该培养自己下意识发现的能力,提升审美和发现的自觉。
“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是一个非常不幸的状况,也是留意的反面,熟悉的东西,被人下意识忽略,越是熟悉越是不了解,也是生活和创作的遗憾。如何在生活中寻找不平凡之处,就需要人们多接触生活,多接触人间,在象牙塔内外探索,找寻生活的小细节,这正是留意的需求,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传承已久的谚语俗言,或许就是先人的留意的结晶。其实,我时常在思考,想要发现,有时候真的要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对世界的热忱,也学习他们的发现能力。多和几个孩子相处,就可能会发现,小孩初识世间,一切都在初次探索,对他们而言,无任何定型之事,但正因如此,孩子的问题既让我们啼笑皆非,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好像他们所说,真有几分道理。我们不妨学做一会幼儿,也试试“初识”世间,说不定会有意外收款,毕竟,在这种情形之下,抛弃所有,也等于重获所有。拥有儿童的感官,化身孩子,当然是一个可以借鉴的认知方式,但也只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时光无法倒退,让我们完全恢复孩童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探索层级,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文学创作和个人体验也是无意义的事情。我们曾从儿童独具特色的发现中走来,成为了今天这个渐渐对世界认识定性了自己,而未来,我们可以成熟地求新求变,既有对这个世界相对比较成熟完整的认知,也有孩童一般的好奇和视角,用充沛的知识和对着世界不改的热忱,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份美。留意的种种会给我们提供素材,打开新视角,但会意所感却是让自己身处其中,去享受交融的过程,就像高山流水,得遇知己,没有什么缘由,就是那一刻,心领神会,茅塞顿开。
每次与他人共情,被文本震撼,潸然泪下或同喜同欢,每一次与人共鸣,两个完全不同的心交融在一起,每一次心中所感有那么一瞬间,触发了别样的感悟,都是会意,因为会意,我们可以品味古诗词中的山川大漠,风月无边,因为会意,中外文学史上才会有那么多的名篇佳作,这些传承千载的作品才可以在不同的境地下打动人心。以我自己的一次经历为例,有段时间我心情特别不好,各种各样的矛盾在那段时间集中爆发,我曾经一直使用的缓解情绪方法没有丝毫作用,就是在这个时期,我读了丁玲的小说,单纯看小说故事和主题,与我并无任何关联,但就是有那么一瞬间,好像有些话,是跨过时空,跨过地域,跨过文字,说给我听的,这是一次很奇妙的心灵愈合过程,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文本的力量,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阅读中的会意。
会意是需要开放和共鸣的,身为个体,与周围世界交流,身为作者与读者交流,身为读者和文本交流,这些抽象的,具体的,有形的,无形的交互过程,会搭建起人外界的种种联系,每个人都不会在精神的世界孤独。
留意用眼寻心之所需,会意将所需入心,保留接受人间的心态,与留意的种种做一次无声的交流,这是一个极富成长性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舒始的环节,说不定,一时意动,一时感悟,会给人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美好体验,伯牙子期,也许就是在这样的会意中相识的。
留意会意是自我发现自我感受,而创意,则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将一切向外表达,将零碎的信息和想法整合,用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方式,将“人人心中所有”化为自己“笔下所成”,由心声心会变成别人也可以见到的东西,这也是由搜集到产出的一环。创意的达成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长久积累的留意、会意在某一个瞬间的喷薄,文思泉涌,灵感飞扬,就像王勃脱口而出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是天才的想法,在一瞬间的张扬,在文海中注入一股激流;另一种是苦心钻营,逼着自己写,有一个灵感就写一个,有新灵感就补进去,一次次打磨和锻造, 历史上的文人佳作更多是来自于此,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写成的红楼,就是这样的。这两者倒颇有几分禅宗顿悟和渐修的意味,倒是无分优劣,私以为,共用才是最好的。第一个用花比喻美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美女的人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喻美女的人是蠢才。创意的展现必须有其独特性,展现创作者的个性和巧思,而不能完全模仿他人,照本宣科,也不能被前人已有的东西禁锢,不然,创意就丝毫都不能被称之为创意了。如何将长久的积累和心灵的感悟发散出去,如何突破前人已有的模式,如何打破当下人的常规惯性,这是创意集中作用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所在。创意的张扬,必须建立在留意、会意的坚实基础上,也会赋予留意和会意更加开放张扬的魅力,三者并重,方可将心中所有化为笔下所写,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不仅是愉悦自我的,同样是与众多“飞鸟”共鸣的。《人间词话》中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古诗词,奇妙道出了留意、会意、创意的发展轨迹,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和生活体验中,三者相会,搭建框架,再以“文心”“史识”“哲思”“艺趣”达成其丰满,佳作方成。
丁小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第二百二十五期
责编:薄丛婉
主编:马 鹏 杜艾伦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