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采风日志丨好景君须记

文摘   文化   2024-04-28 21:03   吉林  




本日活动一览

编辑组


八点早餐,厨房师傅为大家做了油饼和糖饼。
九点五十,长春来接的车到了,还是曹师傅那台20座中巴车。
十点出发去松花湖丰满水电站参观,紫翔随队拍摄。距离11公里,抵后发现人车较多,到处有彩旗,明天是“大东山水·‘渔’众不同”吉林市第15届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旅游季启动日,时间从4月28日持续到5月15日,工作人员在摆台、围警示区。
车顺利开进湖畔区,先后停了两次,大家下车远眺湖区与电站大坝形势。紫翔放飞无人机航拍,拍摄过程设备出现问题,好在这时已将近集合返营。
十一点十分返,二十分钟后到。厨房师傅和小磊姐在包饺子。有韭菜鸡蛋馅,有白菜肉馅。王立夫老师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村中的林六哥上午来过又走了,说好让小磊姐随时叫他。再来时,大家在大厅大概聊了四十分钟。期间天媛和新宇完善公号推文。
午饭王立夫老师起开营地最后三听德国啤酒,男生们匀着喝了。
午饭后,收拾行李。两点五分出发返程,厨师张师傅随车回长春。一路上大家都在小憩,车中安静。徐强老师提前下车。四点十分,同学们在群里报告车安全抵达学校。至此,本次采风营活动顺利结束。


创写中心老师为瑞德园题句



4月26日东师创写导师团访问瑞德园

刘雨老师为瑞德园题词

瑞德福地,四季花开

                                                            ——刘  雨


孙琳老师为瑞德园题词

瑞华住在德平的礼物中,我坐在瑞华的美梦里,都是好得无比!

                                                                           ——孙  琳


瑞德园历史悠久,1998年王先生购下,归于妻子名下,算是送给妻子的礼物。夫妻相携在此经营26年,持续建设,规模渐成。赵女士讲到此节,情深语挚,听者也无不动容。——编者注)



于文思老师为瑞德园题词

听风入耳语,松涛自在心,清流映明景,路远更觅春。

                                                                          ——于文思


王增宝老师为瑞德园题词

采风出游信乐哉,山中忽遇舞雩台。

                                                                         ——王增宝


瑞德园男主人王德平先生朗读专为采风营写的文章《那棵老梨树》

瑞德园女主人赵瑞华女士介绍家族故事及自传《路在脚下》的写作

老师们的题词 




合普山舍的最后一天

马鹏


早上起来,发现时间还早,我就到外面散了一会步。昨晚下雨了,空气湿漉漉的,地上也湿漉漉的。山舍后面草地有很多鸟叫,或“咕咕,咕咕”,或“哦……哦……”或“咿呀咿呀”叫着,汇成一曲早晨之歌。鸟声似乎有些低沉,像是啜泣,仿佛在挽留着什么。今天是我们在魏家沟最后一天了,或许是鸟用自己的方式与我们作别吧。我只走一会,就回房间收拾行李了。行李不多,只有几件衣服,一本书和一台电脑。
吃完早餐,新宇编辑好公众号推文,老师一篇一篇修改。
九点五十左右,曹师傅开车来接我们去松花湖看大坝。此前,就已经听到了丰满区大坝各种轶事,比如王立夫老师说丰满区大坝水电站一关,吉林就全黑了。可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丰满区大坝水电站的重要性吧。艾伦说,以前家里停电,她妈妈会说那是松花湖水电站关了。我就很期待看到松花江和松花江的大坝。



十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松花湖大坝,从车上瞥见了湖面,很是开阔。根据徐老师行前给大家准备《丰满区志》《吉林市志 郊区志》以及丰满水电站有关资料,松花湖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面积超过5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松花湖盛产各种鱼类,边花鱼、鲫花鱼、鳌花鱼和岛子鱼合称“三花一岛”,是东北名鱼;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白鱼,被誉为是松花湖中的无上佳品,清蒸白鱼也是吉林名菜之一。
湖面上有很多船,有的在湖中,有的停靠在岸边。我看到每条船都有自己的编号,比如“五虎岛十号”“五虎岛十九号”“五虎岛十四号”“园林号”“中国环蓝吉001”“庆岭二号”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水师五十六号”,“水师”这两个字会让我联想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故事。那个时候船不坚,炮不利,但我们有一群英勇的“水师”,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只为保卫祖国。想到这些,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在这些船左边不远处,就是丰满区松花湖大坝了。我们所在位置属于大坝上游,虽看不到大坝截流放水“万马奔腾”的场景,但远远看去,也能感受到宏伟和高大。根据资料记载,旧大坝始建于伪满时期,一建成,就成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大坝。之前也听王立夫老师说,大坝这个地方风比较大,大家就叫它风门,谐音成为丰满,所以叫丰满大坝。大坝建了五年,资料写道:“将松花江拦腰截断,形成当时全国最大的人工湖,就是松花湖。新中国成立初期,丰满水电站是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培养了两千多名水电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水电摇篮’。但2007年大坝被评定为一座病坝。2014年,又在大坝下游仅120米的位置开始建设一座新大坝, 2019年存在了80多年的老大坝被拆除,新大坝开始发电,实现了新老更替。”可以知道,我们现在见到的丰满区大坝,是一座新建的大坝。
我们在松花湖参观了将近1个小时就回来了,老师约了林六叔给我们讲魏家沟的历史与变迁,从他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一个村庄历经重重磨难后重获新生,有人从魏家沟走出去,也有人从魏家沟外面走进来,我想这就是村庄百年不倒的秘密所在吧。
吃完午餐后,我们拉着一个个行李走出合普山舍,突然感觉有些不舍。我来到魏家沟,魏家沟有了我生活过的印记,我突然感觉到故乡之所以为故乡,不仅仅是出生地,更多的是我们曾经在那里生活过。车走了,我看着那与自己渐行渐远的魏家沟,心里突然有了某种惦念。







最后一天散记

佘飞


这几天,眼看着村子背后的山一天天变绿了,春天终于来到了眼前,但比想象中来得晚了一些。
此时已是四月末,节气已过谷雨,南方早已进入夏天了,就连北国春城长春也早已感受到了春风的暖意。所以,当我们从长春出发到吉林丰满屯村魏家沟采风时,都不曾预料到这里竟然还这么冷。第一天晚上,我们就体会到了冬天的感觉,以至于接下来的几天晚上,我们睡觉连热水袋都用上了。
今天,村里的乡亲们告诉我们:“沟里有些地方还有冰呢。”这不,我们同行的一个小伙伴,前两天溯溪而上,还曾在溪沟上游看见过冰块,证实了乡亲们的话。我说呢,难怪溪水还这么冷冽刺骨,透出一股寒意。
此情此景,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1207年前的那个四月,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友人共游庐山,他们在大林寺看到桃花盛开,白居易随即吟出了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此刻,我深感白居易的诗句正是对我心中感受的最好诠释。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文学也真是太奇妙了!
早饭后,我们集体前往松花湖水库,看那座大名鼎鼎的丰满大坝。据了解,此坝始建于1937年的日伪时期,当时是亚洲第一高坝。1942年大坝开始蓄水,1943年3月25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新中国成立后,丰满水电站的建设更是被列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直到1953年工程才基本完成。丰满水电站不仅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更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
我们还在车上时,就远远地看到了雄伟高大的大坝,那是2012年以来重建的大坝。但遗憾的是今天不能到大坝上去参观,我们只能远远观望。
参观完大坝后,我们回到营地。徐老师特意邀请了魏家沟的村民林六哥与同学们交流。林六哥是魏家沟的原驻居民,谈话范围包括魏家沟的村落历史、人口变迁、林家的家族史、他家住房的迁徙史、村庄里的行政架构和干部情况,村庄的主要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成本收入等经济细节。
我们还向林六哥询问了大家都感到好奇的一个问题:山上那两节火车车厢的来历。大家都想知道是如何将这么庞大的物体运上山的。林六哥介绍说,那两列火车属于合普山舍的主人钟先生的产业之一(钟先生是铁路技术专家,从事高新技术研发,有专利多项)。林六哥正是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和联络人,参与了整个运输、安置全程。林六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前后情形,单运输费就总共花费了十五万以上,大家颇感新奇(值得另外单独整理出,此处不赘)。
通过与林六哥的交流,我们对魏家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午餐时,我们在营地吃了饺子,他们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寓意着旅途平安,归途顺利。
下午,我们乘车返回学校。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村里度过了一周的时光,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昨天才刚刚离开学校。






归思

李庭萱


今天是我们在魏家沟的最后一天,天空久违的晴朗。饭后,我们一行人前往本次采风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活动地点丰满大坝。车刚刚行到桥上,听见司机师傅的导航播报离目的地还有三公里,远处的湖面与高耸的大坝就映入了我的眼帘,看起来有百米之高,像是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巨人。进了景区,路旁两边都是彩旗,湖边的酒楼上,挂着“祝贺松花湖开江节顺利”的横幅,听小胖说明天这里有大活动,来游玩的人会很多,我们也算看到了活动的序章。
走到围栏边,极目远眺,大坝有千米长,风吹皱湖面。太阳下,波纹明亮,映射着天空的色彩;我趴在栏杆上久久不言,感受着大自然的壮阔与人类的智慧。
下午两点,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返程,流光易逝,七天的采风活动结束了。心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满足和喜悦。上车前再看佛手山,绿意盎然。

来日山林未著色,

归时桃蕊满山头。

春风未解离人意,

独自吹香过小楼。






造梦女孩

杜艾伦


舞动手中的魔杖

挥出透明的泡泡

如气球,似弹珠

飞向湖面

裹进淡蓝色的梦


风儿将它们托起

在那朦朦胧胧中

慢慢靠近,聚拢

将镜头对准

它或她,是最耀眼的存在


无奈,落向地面

撒入湖中

她同泡泡一起,失去了魔法

落寞,寒怆

在衣冠楚楚的人潮中

成了最不起眼的存在


掷地无声又何妨

看那渐渐透明的身体

微笑告别


下次天明

那圆日

红透东方时

她又可以挥舞着魔杖

做回个造梦女孩


在松花湖边,我买来一根泡泡液,站在广场上挥洒。
走向围栏,面向大坝,对着湖面制造着泡泡。此刻,我与湖面共体。
或许因为价格低廉(只需5元),导致吹出的泡泡又小又散,最后还由于疏忽大意,扬掉了管中剩余的全部液体,有过短暂的失落,但这并不影响它为我带来的长久快乐。
管儿空了,我倦了,寻一处石阶坐下,翻看手机,惊喜发现学长为我拍下了泡泡的璀璨。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伸手去碰,是想戳破这虚幻,还是渴望抓住一份注定会逝去的绚烂?
生活也是失去,但人生依然值得我为它蜡炬成灰,就算只为了那份转瞬即逝。






李子花开

梁炎


院子里

李子花越开越艳

雪落在上面

发芽开花

只为一个短暂的春天


我该用怎样的口吻告诉你

告诉你,我们即将离去

愿你忘却所有哼过的民谣

或者见过的汁墨

忘却欢声笑语

忘却给你抚慰的手

别问,再见是什么意思


大巴上

飞机在天空流浪

越来越远

车窗上多了一个泥点

飞向远方

远方被曾经照亮






离别情深

蒋玉恒


今天是采风活动的最后一天,下午回学校了。
仔细回想今天一天的活动,记得最清晰的事情是去松花湖丰满水电站参观。下车后,我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蓝天白云,远山连绵,湖面平静,发电站建筑宏伟,湖边游人如织。
如果前几天看到的春日在山坡上,那么今天看到的春日便在湖水边。微风把暖暖的阳光揉碎,细细地撒下来,湖面上泛起金色的涟漪。湖边踏春的游人来来往往,有的举起望远镜,在高台上眺望湖光山色,有的拿起手机自拍,让自己的倩影融入烂漫春光,还有的吹起泡泡,回味彩色的童年。
回学校时,车子飞驰在山岭之间的公路上,那些山坡、大树、农家房屋、野花……在窗边一闪而过。我知道,我们离开了,不过,没关系啊,最美的风景永远留在心间,留在笔下。






疾风知劲草

刘天权


采风结束了,我先期抵达,静坐思之,愈发觉时间飞逝,这些日子过得很充实。从前从未想过会有和老师同学同吃同住,如此亲密无间的日子。久而久之,我觉得大家就像亲人一样熟悉,就像老友一般热络,互帮互助,患难相扶真的让人感受到了许多温暖。
初到营地时大家有诸多不适,我们会因为床被寒冷而辗转难眠,会因为饭菜寡淡而唉声叹气。可一切不适都会适应,一切困难都会过去,我们感谢竺岩师兄送来的物资,感谢导师团的真诚关爱,感谢王立夫老师的全程陪伴,感谢小磊姐和小胖的有求必应,感谢厨房大爷大娘的勤劳辛苦……
光阴似箭,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美好回忆,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的精神力量,支撑我们今后的生活与创作。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我相信大家沉淀之后,一定会有所突破,有所创造。





启程

王植玉


松花湖,我往远处看,一排船紧紧地停靠在岸边,船分两层,通体暗金,船头两条龙正对着前方,船的第二层是一挺笔直的火炮雕塑,后面是三个人形雕像,一人拿着小旗在奋力呼喊着,另外两人在火炮后方,填装着炮火,二层周边围着一圈圆形的盾,从图案可以看出是照着过去的装备设计。船的最上方,插着红白蓝黄四色的旗帜,旗帜中心,是船的名字——水师十七号。往后的船,照着顺序,十八号,十九号,二十号……它们整齐地排列着,等待下一次出航。
我盯着湖面发呆,风吹过脸颊,低头看,水面泛起层层波纹,一支蓝色小舟从我眼前经过,它走得很慢,船上的人戴着红色安全帽,用力的荡起船桨,小船越走越远,在我的视线里,越走越慢,恍惚间,我发现今天的行程已经快要结束,船啊,船啊,请走得慢一点,让我的心思还能停留在这湖面。
分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大家收拾行李,在我们刚来的时候,民宿门口的杏花还未开放,如今已经开出了娇妍的花朵,我把它拍了下来,往前走,小溪,石桥,凉亭,大门,飘沙的水泥路,感谢这趟旅程,感谢旅程中的每一个人。







再见了魏家沟

吕天媛


今天是在合普山舍的最后一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开始收拾行李,并且我很期待今天的活动,我和新宇昨天晚上就在赶公众号,就是为了今天上午能一起去看看丰满水电站大坝。还是来魏家沟时的车来接我们,车子一路向东北方行驶,窗外景色快速倒退,11公里的路很快便到了,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江水。江边插着很多标有开幕式的旗帜,蓝底黄字,还摆了LED屏,下面设有椅子,摄影师小胖说,明天丰满水电站开园,还有媒体美食节,可以坐船品尝美食,我们都甚是遗憾,要是采风活动可以晚一天结束就好了。我们在江边合了影留念,一起查水电站的故事。听徐老师说起小丰满水电站特别有名,巴金故居周立民老师(大连籍)听说我们去小丰满水电站采风说道:“小丰满水电站特别有名,我们小时候停电了大人就会说,小丰满水电站不转了。”我们都很震惊,原来小丰满水电站这么重要,我以为它只对吉林省有用呢!
快乐的时光终究短暂,转眼我们就踏上了返程的车。中午小磊姐为我们准备了饺子,王立夫老师说上车饺子下车面,韭菜馅的饺子吃的人心里暖洋洋的,一口一口吃的是万分不舍。大包小裹提上车的时候有一种恍惚感,这种恍惚感一直持续到车子开到学校北门,看着已经全然绿起来的校园,走的时候还是星星点点的绿,虽然只走了一周,却是恍然隔世般。我会永远记得魏家沟这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再相会

陶新宇


在告别的清晨,我们踏上了前往丰满水电站的旅程。这座始建于1937年的水电站,被誉为中国的“水电之母”,是亚洲首个大型水电工程。然而,在战争的硝烟中,它也曾饱受磨难,伤痕累累。据历史记载,日本侵略者曾企图通过修建丰满水电站等工程,将东北变为他们的物资供应地,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在修建过程中,他们对中国劳工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导致近万人死亡。如今,经过87年的风雨洗礼,水电站已经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站在水岸边,我不禁感叹这水的壮阔与美丽,它流淌过青山旷野,见证了世间的沧桑巨变,也记录了我们这些天在丰满屯的点点滴滴。
  终是到了最后说分别的时刻了,今天中午在山舍的最后一顿饭,是包的饺子,北方有句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关于这句话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饺子的形状像汉字“回”字,送行吃饺子,就寓意着远行者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回来。这段时间和王老师,小磊姐,小胖哥朝夕相处,早就变成了相亲相爱的大集体,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我坐在饭桌旁,心中充满了不舍。尽管我没有说出太多的话语,但我的行动却表达了我对这段时光的珍视。我多吃了几个饺子,试图用这种方式多品味一下这山间的风味,多留住一些与大家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我深知离别只是暂时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盼望,再相会!



往期文章回顾


丰满采风日志丨行走·访谈·游戏

丰满采风日志丨东创的节日:欢迎导师团抵营

丰满采风日志丨村庄与田野

丰满采风日志丨山色空濛



投稿请发送作品到

邮箱:nenuwrite@126.com

如需转载请关注并留言公众号后台


第二百零八期

责编:王植玉

  主编:杜艾伦   马鹏

 指导老师:徐  强   于文思

 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



东师创写
留意,会意,创意。本公众号立足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日常更新专业动态,发布有关创意写作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