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重大利好!

文摘   2024-11-24 22:27   上海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人形机器人纪要已经整理得差不多,有些细节需要再确认下(周末就不打扰产业内小伙伴们了),各位读者们再容我几天哈。

有个小事先聊几句,这周公众号出现了单日净掉粉的情况,也就是取消关注的读者数量要比新增关注的多。

自从4月份开始写公众号,阅读量有涨有跌很正常,我一直比较骄傲的是,每天都能净涨粉,就说明文章内容言之有物,能够得到认可,因此这是大半年来首次出现掉粉。

倒是不会打击写作积极性(这点韧性还是有的),背后原因却值得稍作思考,要么是知错就改的引以为鉴,要么是观点碰撞的继续坚持。

仔细看了下,估计是上周文章里提到了牛市情绪,结果周五市场下跌被“打脸”,有部分读者就会觉得判断有误。

如果是这个原因取关,倒是没话说,但如果有读者仍愿意留下来,略微“狡辩”几句:每篇文章都是投研过程中的成果和感悟分享,更愿意去看长期的好公司和好价格,并不擅长预判市场涨跌,也无意打造“股神”形象。

至于市场情绪,在小范围交流和同行晚宴时,都能感觉到气氛回暖。聊新能源都说看到拐点,聊汽车都说以旧换新政策,聊制造业都说延伸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情绪价值拉满。

因此,感受到牛市情绪是真切体会,相比于年初时候恍如隔世。

不管涨粉还是掉粉,我想算是解释清楚了,然后该说的观点还是要继续说。例如这周末就有个非常利好的事件:欧盟或将取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关税。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兰格(Bernd Lange)称,欧盟和中国即将达成协议,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到欧盟国家的关税,改以商定最低售价的方式允许中国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市场。

文章经常会聊到美国市场和“全球南方”市场,欧洲市场倒是聊得不多,就趁此事件多聊几句吧。

首先要明确,这肯定是件好事情。

还记得前几周沸沸扬扬的欧洲关税政策,国内几家车企提交材料也好、和欧盟洽谈也好,都没用,搞了半天都没啥“折扣”,最终结果是:

比亚迪加征关税17.0%,吉利18.8%,上汽35.3%,特斯拉7.8%,其他配合的车企是20.7%,不配合的就是35.3%。

而且要注意是“加征”,加上原来就有10%关税,以上汽集团为例就是45.3%的关税,10万车子到那边大概要卖14.5万,很明显竞争力会大幅下降。

顺便提一句,上汽名爵本身还算是有欧洲背景的,依然是铁拳无情。

如今这份关税有可能降低甚至取消,不管怎么样都是好事情,正面硬刚我们没怕过谁。这个周末,所有汽车分析师都显而易见的兴奋起来了。

不过悲喜并不相同,还需要按照价格区间去理解。

欧盟不是突然“良心发现”,取消关税的前提是要商定一个最低售价,中国汽车卖过去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否则还是要搞你。

这里核心就是“最低售价”的制定,我想大概率不会太低,很可能是欧洲主流车企的价格带,要保证大部分本地车型的销量额,差不多是3.5-4万欧元。

因此,国内车型自然就被分为了两个阵营:

低端车型,卖得便宜就不能降低关税,同时上面车型还有可能降税来降维竞争,倒是有一点利空影响;

中高端车型,原来就卖得贵,以后超过“最低售价”就能享受关税优惠,很明显是利好。

未来的欧洲市场趋势就是,国内低端车型会想办法涨价,国内中高端车型就加大出海力度。

除了整车企业,也会影响到核心零部件。

这个逻辑很简单,两条明线:

一条是卖到欧洲的车越来越多,国内零部件出货量就会更多;

另一条是直接出口到欧洲的零部件企业,那边企业危机意识提高,就会抓紧布局自己的产业链。

还有条暗线,就是欧洲新能源车产业链是真不太行,曾经号称“欧洲宁德”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已经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其他传统零部件就更难了。

再深层次想一下,为什么欧洲能做出这样的让步?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地区,很早就表明了态度,在新能源车加税问题上持反对态度。按道理国内新能源车到欧洲,论动蛋糕的话,最受损就是德国各大汽车集团(BBA等),为什么还反对呢?

往浅了讲,加税后德国消费者都不愿意买新能源车,BBA想推动新能源车就同样困难,消费者继续买燃油车,欧洲电动化转型就更看不到希望。

往深了讲,德国一直倡导能源转型,目标就是要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而新能源车作为转型的关键,如果卖得不好,所谓低碳就成了空话。

相信读者们都有感受,现在外资合资车企在国内已经越来越难卖,日韩品牌就不提了,连欧美品牌都慢慢被“边缘化”。周末看到有家第三方平台对各家车企一线销售的访谈,很有意思:

国内电动车企销售的字里行间都是:

“车主们觉得时代变化太快了”

“自从买了电车,油车再也不开了”

“除非有特别的里程需要,要不都不会考虑燃油车了”

“觉得新能源动力好,使用成本低,还有智驾和配置,选择新能源顺其自然”

合资燃油车企销量的怨声载道都是:

“羡慕新能源不讲价就能卖车的谈判环节”

“车型销量都在下跌,厂家营销不见效,4S店都在亏损”

“竞争压力不是一个大字能形容的,已经快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人比去年累,活比去年多,心态比去年崩的狠,收入比去年低”

我想,这就是欧盟愿意在新能源车关税上做出让步的根本原因,是真的竞争不过,是真的扭转不了大趋势。

聊到这里,不妨再把视角放得更远一些,看看整个欧洲市场的重要性。

欧洲市场确实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争取,一方面市场庞大且质量非常高,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还是区别很大,另一方面相比美国是更为友好,有可回旋余地。

全球南方是中短期的重点区域,欧洲市场是中长期的战略方向,老美那边可能谨慎些会比较好,超级大国之间很多事情太复杂。

最后,聊聊落实到投资端。

长期肯定是利好于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以及中欧贸易链,短期不太好判断,倒也不怕再被“打脸”,我的观点就是欧盟取消关税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具体投资赛道:

直接影响就是国内整车企业,电动车出海肯定会有升温,比如被加征关税的比亚迪、吉利、上汽等,再比如出海占比高或有欧洲渠道的长安、长城、零跑等。

间接影响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了,锂电龙头和汽零龙头,毕竟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而且落实到业绩端还需要时间传导,就不做太多展开。

文末再想分享一句:欧盟此举,实际证明了欧洲关税政策更多是出于对本地车企贸易保护的目的,而非像老美那样具有政治目的的惩罚性关税,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值得思考。

围棋投研
业内人士,重点覆盖高端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