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前两天,和一位业内前辈在探讨日本经济,提到汤之上隆的《失去的制造业》,对当下中国产业升级的借鉴意义较大。这本书解释了1990年后,日本制造的两大支柱产业为何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汽车仍然牢牢占据业界领先地位,而电子产业却相对衰落。书里说,日本电子产业衰落源于在技术层面输给了其他东亚地区。当时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大型计算机转向了个人电脑和手机,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改进工艺、快速降低生产成本,而日本企业迷信高品质,不屑于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另一边,日本汽车产业之所以可以保持领先,是因为汽车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工匠精神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于是很容易得出结论:汽车产业似乎是日本工业领域的最后门面。然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块最后的“遮羞布”即将被无情揭开。本田和日产汽车宣布正式启动合并,预计半年左右能完成所有细节对接,同时三菱汽车也有想加入合并的意愿,暂时还在洽谈。消息传出后,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的股价都是应声上涨,让不少投资者都觉得这次是“强强联合”,日本车企又要重新称霸江湖。当晚我在内部讨论时就提到,强强联合一般都是发生在合作关系,比如茅台和瑞幸推出酱香拿铁,再比如比亚迪和华为推出方程豹,这事儿很少会出现在竞争对手之间。依旧是刚才的例子,大家就想,茅台和五粮液会有合作吗?比亚迪和赛力斯会有合作吗?很显然不会。如果真要合作,就只有一种可能性,实在快不行了。最好的证明就是,日产在11月底刚刚宣布陷入破产危机,只剩下12-14个月的时间能够生存下去。这时候找到本田汽车,肯定不会带来什么锦上添花,不帮倒忙就不错了。本田为什么要接下这只“烫手山芋”呢?那是因为,本田同样遇到了危机。打价格战打得遍体鳞伤,甚至打算缩减海外产能过冬,而日产并过来后,就能稍微缓解下成本压力(有些工厂和零部件能共用就能节约一点)。有位同行总结得很好:并不是本田去救日产,更不是日产去救本田,而是两家组成了一个失败者联盟,抱团取暖,试图再苟一段时间。不仅是咱们国内这样理解,日产汽车前CEO戈恩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日产与本田合并,是个绝望的举动。两者处于相同的市场、生产相同的产品,品牌非常相似,几乎没有互补关系,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但至少,本田、日产和三菱合并后,竞争力肯定会加强,看到网上有张图片很有意思,配文是:未来日本车企是三英战吕布(丰田)。有媒体透露,一汽丰田将把北京销售公司总部搬迁至天津,同时丰田正在规划包括卡罗拉、雷凌、凯美瑞和亚洲龙等多个主销车型的合并。同样的道理,车型合并一般是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实在是卖不动了。尤其是卡罗拉,曾经在中国能达到月销4万台的傲人战绩,如今却黯然失色,今年前11个月销量刚过10万台,算下来平均每个月1万辆都卖不到。因此,当日本车企接连宣告“投降”,就能够大胆推测:日本汽车产业进入下坡路,甚至再延伸一些,日本工业都快要慢慢失去全球领先地位。问题就是,为什么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汽车产业,会面临这么大的变化?平时聊宏观和行业数据比较多,从全球“双碳”到国内“十四五”,从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到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事实早已无需多辩。最近和一家上海汽零企业交流,相比于1-2年前,最大变化就是管理层越来越自信,而这份自信是源于海外汽车品牌的肯定。原来在燃油车时代,卖得最好的都是外国车,欧洲BBA和大众、美国福特和通用、日本丰田和本田等等。车卖得越好,零部件迭代就越快,迭代出新技术就能让车卖得更好,形成正向循环。在这期间,国内汽车零部件几乎没有任何机会。供应海外车企达不到要求,只能供应国内车企,但国内汽车卖不到全球各地,零部件就跟不上世界节奏,一旦跟不上就更没人愿意合作,形成恶性循环。如今国内新能源车越做越好,电动车、轻量化和智能化,每年都要迭代1-2次,反而是海外车企逐渐跟不上。她们同样明白,如果还延用原来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只会越来越落后。事情完全倒过来了。海外车企慢慢接受中国零部件厂商,用管理层的原话就是:“外资态度开放了很多,成熟部件直接能送样,新兴部件先在国内上车后送样。”中国车企和零部件的关系,用句俗语形容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是宁德时代在刚刚成立的时候,曾经有汽车客户把宁德介绍给博世(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希望能以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一起生产动力电池,宁德的优势是消费类电池,博世的优势是汽车零部件经验,能够互补。结果博世没有答应,当时觉得新能源车电池以后就是标准件,和超市里买的5号和7号电池一样,没啥壁垒。万万没想到,宁德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份额稳定在35%左右,即每3辆电动车里就有一辆是搭载宁德电池。如果当时博世接下了合作,现在就能跟着一起吃肉,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吧。当初的你对我爱搭不理,如今的我就让你高攀不起。要的就是这份骨气。大概10年前,这位前辈购买了一台丰田汉兰达,7座大型SUV。我刚入行时,他每次提到爱车都是赞不绝口,空间大,开不坏,唯一缺点就是停车不太方便。后来国内新能源车慢慢崛起,探讨到行业趋势时,他说:我这台车还能再开10年,等什么时候电车就卖个5万块钱,再考虑换成电车。他食言了。前辈去年默默换好了比亚迪汉,被采访用车感受时,他说:已经和汉兰达完全不是同个时代的车了,国内新能源车是真了不起。有个地方倒是预测得挺准,5万块钱的新能源车真的出现了,还不是那种“老头乐”。比亚迪秦PLUS DM-i指导价7.98万,再叠加各种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价就是5万多。日本车企在中国怎么能不败退?人家为了价格战拼命降价到10多万,结果一转身,边上有一台5万多的新能源车微笑着招手,心态肯定崩了。从日本燃油车主到国产新能源车主,这位前辈的换车故事,或许就是国内汽车产业的缩影。当然,这时候最可怕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最忌讳掉以轻心和骄傲自满,在某种程度上,日本产业就是前“车”之鉴。今晚还是国内某家新势力车企成立九周年的生日,在董事长内部信里,有一段话写的特别好:“我们离成功还很远!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智能电动车企,这是一个持续奋斗才能实现的愿景。未来三年至关重要,我们已经进入了决赛圈,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新势力’,而是真正的世界级的主流品牌。市场环境的变化依然非常剧烈,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自身能力、更敏捷的反应速度才有可能真正达成目标。”中国新能源车在国内已经做得很成功,并且迈出了全球化1.0的步伐,即“中国造全球卖”,往后就要争取全球化2.0,即“全球造全球卖”,就像当年丰田和大众那样。这条路上肯定会有很多艰难险阻,但这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孙中山先生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产业如此,企业如此,投资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