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A股三季报进入到最为集中披露的阶段,各行各业,有喜有悲。要说最为惨烈,无疑是光伏,龙头企业轮流出现业绩亏损,这生意做得真够窝囊。当然,各家亏钱程度是有所差别的,尤其是拎出来和第二季度相比,有些是亏损幅度扩大,有些是刚刚由盈转亏,还有些是亏损幅度减少。隆基绿能就属于最后一类,今年一季度亏损23.5亿,二季度亏损28.9亿,三季度亏损12.6亿,幅度明显收窄。到底是行业拐点,是协会插手起到作用,还是公司自身努力所得?晚上,隆基组织了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钟宝申亲自参与投资人问答环节,券商研究所电新首席们纷纷上线提问。这场万众瞩目的会议,让我听得有些兴奋。近期光伏行业的利好新闻和消息不断,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或许能有些答案。从执行力度而言,排序是行业自律最弱、协会呼吁较强、监管限制最硬。就像咱们小时候防止考试作弊,靠自觉总是最难的(实际境界最高),靠考前宣传和教育效果也一般,而派出监考老师以及制定惩罚措施,就能极大地杜绝。这次业绩会,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能正面提问钟总,每位分析师都多少提到行业出清问题。1)靠自律基本不太可能。自律前提是要参与者不多,互相商量着就把事儿定了,但光伏行业玩家很多,而是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难度成倍增长。这方卖得多、那方只能降价,否则就是丢失份额。很明显,自律的结果是没有完整方案。2)靠协会能稍有些效果。不管协会提出的最低成本价0.68元/W,是不是违反招投标法,但龙头们总算不再无动于衷,有积极参会、有协商自律方案、甚至有说组件端涨价。3)靠监管限制方成正果。最好方式就是提高产品技术和参数标准,留下高附加值和高质量产品,让没能力和没技术的厂商做资源整合。提高产品标准的作用被屡次证明,比如柴油机时代从国三提高到国四、国五、国六,再比如空调不断提高能耗标准等等,都在短短几年间就解决行业乱象,光伏大概率也行。监管层到底会不会做,什么时候做及怎么去做,不过多揣测,但正如前几篇文章所说,有动作肯定是好事情,至少不会拖延出清节奏。至于像隆基这样的行业龙头,肯定是要靠自救更多,努力去摆脱经营困境,去想思路和想法,不能对外部环境有太多依赖。想等着靠协会和监管来救,基本就离“好公司”渐行渐远。要自救必须是要先反思,如果都没觉得有问题,自然就想不到解决方案。欣慰的是,哪怕三季度是在扭转颓势,钟总开篇仍是反思:聊到公司经营和管理有失误;聊到美国市场做得还不够好;聊到BC一代产品(隆基非常坚持的光伏新技术路线)遇到量产困难,市场推广活动被迫停止等等。经营管理方面,要更多围绕客户去投放力量,要减少管理层级,要把企业资源投到一线去,要在内部有更多资源和信心共享,要形成敏捷型组织等等。当然这个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经营管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美国市场方面,《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和关税政策都不是开玩笑的,本土制造给足补贴,海外进口充满壁垒,就是要逼着厂商们去美国建厂。有啥办法么?到东南亚建厂,已经被盯上,换到其他地区建厂,保不齐刚建完就被限制,最安全就是如其所愿。隆基在美国有合资工厂,至少算是安稳下来了。BC产品推广方面,今年宣传是相当频繁,经常能看到新品发布会,还能看到打破XX记录的新闻。甚至隆基还邀请光伏检测中心和20多家媒体入驻,做了个测试平台,定期给客户发布BC二代产品和其他技术路线的性能测试对比结果。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BC技术是真的好,对客户好,对隆基也好。对客户好,即收益更高。以上海为例,一块标准BC组件比现有产品效率要高出30-35W,按一年1400小时光照,就能多发42度电,组件寿命是25年,42*25=1050度电,每度6毛钱就是多赚630块。哪怕售价贵80-90元,客户还能赚500多元。对隆基好,即毛利更高。卖得贵自然就赚得多(成本已经可控),BC产品盈利目标要远高于TOPCon产品,综合考虑客户价值和成本水平,毛利(注意不是毛利率)要高出10%。这里不去多讨论哪种技术路线更好,暂且先相信所言不虚(信任背后是基于隆基曾经的引领地位,以及管理层对业绩预判的诚实),明年BC出货量如果达到30GW,对隆基营收就能有较大贡献。钟总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现场坦言:隆基的“三九天”已经过去,接下来不会更寒冷。业绩会还提到,今年二季度是隆基最差的时段,明年一季度就能借助新产品(BC)的大量上市。那么问题又来了,假设这次能够成功自救,下次会不会再陷入困境?这个问题可能没办法回答。一是,光伏行业的门槛终究不算高,新技术扩张起来会很快;二是,身处行业难以独善其身,每家公司的成败都不仅取决于自己。先是价,招投标过程中始终能高于平均价,保持自己品牌地位;再是量,不以规模和市占率为导向,保持市场竞争地位,追求可持续成长。这两点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隆基多次提及,很希望公司能够履行承诺,这样就离“好公司”越来越近。有分析师问,隆基从氢能转向储能,如何能做出差异化产品?钟总则表示,这是媒体们误解,公司内部对锂电池储能还在论证和研讨。事情起因,是一份网上流传的纪要,其中提到总经理李振国观点,说储能或将取代氢能,成为隆基的第二增长曲线。且不说纪要是真是假,但媒体肯定是赶紧捕风捉影,大肆报道,就这么传开了。想起来,前段时间市场很关注在上海举行的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想知道有没有强制减产。有些媒体就去询问上市公司,最近有没有被要求减产,公司当时回复是“没有听说哪一方面要求减产”。结果媒体报道出来是:XX企业在座谈会后表示,没有哪一方要求减产。有没有感觉到问题所在?媒体故意把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放到了一起,让市场理解出因果,而这样做大概就是为了流量。自媒体时代,有太多信息是为了博眼球而存在,真假难辨,套路丛生,只能多多提高警惕并且多方验证。在协会或者监管的干预下,光伏行业拐点肯定只会提前而不是滞后,原本产业预期是明年下半年迎来出清,有可能会前置到上半年。龙头企业在今年大幅亏损时,基本面很可能已经提前见底,假设行业价格回升以及新产品放量,就将开启新一轮周期。晚上参加完业绩会就已经是9点多,坐下来码字就不知不觉到了深夜,见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