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降价?莫名其妙!

文摘   2024-11-27 22:26   上海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今天比亚迪算是火了一把,不过并不是啥好事情,而是被爆“打压”供应商,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探个究竟。

最开始,是有封比亚迪发给供应商的邮件被流传出来:
核心观点是:要求供应商明年降价10%,并且在12月15日前要考虑好并给到最新报价。

邮件一经流出,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群里都在转发。伴随着截图一起,是各种对比亚迪的负面评论,大概就是说压榨供应链,臭不要脸。

最有趣的是,后来还冒出一份“回信”,直接回应了比亚迪这位何总,先是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再是把事件拔高到产业链和人民利益的维度,最后是明确不接受降价。

这份截图就不贴出来了,出处不明,而且从我角度看是漏洞百出,大概率是广大吃瓜群众为了宣泄情绪而创作,甚至是让AI代写的。

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影响程度有点大,比亚迪品牌和公关部总经理,赶紧在社交平台发文解释:“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有趣的是,下面留言区里自动分成了两派:一方觉得商业谈判是正常操作,肯定会有讨价还价;另一方觉得邮件里明明是通知和命令,而不是协商的语气。

到这里,事情基本就告一段落,比亚迪方面也没有再给出回应。

接下来就聊聊,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四个字:莫名其妙。

一是流传出来很莫名其妙:虽然邮件没有盖公章的商业文件那么机密,但供应链价格怎么都能算作是商业谈判信息,就这样把内部邮件流传出来,还特意圈出关键信息(图一中的蓝圈和红线)。别有居心事小,违反法规事大。

二是引起轩然很莫名其妙:其实一大早就看到有群友在转发,我看了眼就一笑了之,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能变成热点话题。

汽车产业链每年降价(业内称年降)是很正常的事情,整车厂提出降价目标,零部件厂商给个能接受的折扣,双方坐下来谈判,商量出个折中价格,年年如此。

同时,细心网友还挖出上汽大通汽车也向其供应商致信过,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目标是降本10%。

三是抨击车厂很莫名其妙:汽车厂商价格战是常有的,实际最受益的是消费者,尤其比亚迪确实是给很多车主带来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并一举把日韩车企赶出国内市场,实在没道理被骂呀。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会觉得,博主明显是在给比亚迪开脱,真没有哈,最后就聊下对年降的思考。

有朋友问我说,年降这个事情是不是就有点问题,为什么每年供应商都要降价呢?我说,那你希望买车时候,是买的便宜些还是贵一些呢?

如果希望买的贵一些,那土豪朋友请让我抱个大腿,如果希望买的便宜一些,那就要考虑怎么便宜下来。

价格下降,想要利润率不变,要么是减少成本,要么是控制费用。说的再直接一点,就是要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厂商一起配合,前者以规模效应(卖得多)尽量多平摊点费用率,后者给稍微打个折扣,这事儿就成了。

这里面核心就是“折扣”力度,给多给少,更多是看话语权谁高,而话语权是产品力和供需关系决定的。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整车厂的供应商,A做的产品其他人都做不了,那么折扣肯定就给得少,硬要10%人家就不跟你玩了,B做的产品门槛很低谁都能做,那么折扣就要高一点,否则汽车厂商分分钟就把你给换了。

回到现实,要明确的是:比亚迪确实是整车厂里要折扣要得比较狠的,这点毋容置疑,毕竟一年能卖400多万辆,毕竟有自己的垂直供应链。

而越是这种整车厂,越是能看得出,哪些零部件厂商更值得研究。

平时调研时,我经常会问汽零企业对比亚迪的看法,答案大体是两种:

第一种是苦哈哈地看着我,说比亚迪确实很强势,每年都要谈判甚至有时候按季度谈判,看在规模够大的面子上没办法,增收不增利;

第二种是淡定得不得了,说比亚迪就是漫天要价,我们直接就地还价,意思意思降一点,但不管怎么样都要保证10%-12%利润率,达不到就另请高明吧。

很明显,第二种就是需要去寻找的好公司。产品竞争力足够强,在下游面前能够说得上话,遇到再强势的客户都要保证自己的盈利水平,业绩自然不会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投研这行就要有自己“小绝招”,这样每件事情就都能得到收获,可供读者们参考。

最最后,写完后想看看比亚迪股价是怎么个情况,结果涨跌幅是0.0%,想过不会有太大波动,没想到是毫无波澜哈,挺有意思。

围棋投研
业内人士,重点覆盖高端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