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出差归来,原本订的是晚上动车班次,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晚餐交流,赶在魔都大暴雨之前返程。没办法,做价值投资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昨晚聊到光伏拐点,今天光伏板块就大涨,想起来上周聊新能源产业链也是如此。若真有这等“奇效”,必然每晚都聊一通,造福广大新能源投资者。当然这是玩笑话了,真正大涨的原因,是政策推动: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1)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2)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就近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3)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动有条件的新建厂房、新建公共建筑应装尽装光伏系统。同时,魔都印发《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出全面推行建筑“光伏+”应用。综合领会两项政策,用大白话说,就是以后越来越多的楼宇顶上会出现光伏面板,每栋楼都能成为“发电站”。以前聊光伏,相信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是一排排整齐的光伏面板(就像封面图片里那种),这种叫做集中式光伏,顾名思义就是集中放在一起。随着集中式光伏渗透率越来越高,该堆的地方都已经陆续堆满,就出现了分布式光伏,工厂厂房、居民别墅、路边大楼等,房顶上都能放些光伏板,产出的电能就直接供自己用。每栋楼楼顶面积并不算大,和集中式比起来微不足道,但架不住咱们国内大楼多啊,大部分高楼都装上光伏板,增量就很可观了。前段时间协会和监管插手,解决的是供给侧,这次建筑屋顶加装光伏,解决的是需求侧。供需都有进展,股价自然是要涨一涨,至少短期情绪会有所改善。说到光伏新形式,昨晚隆基电话会里,董事长分享了一种叫“移动光伏电源”的新产品,销售规模还不小。这是啥玩意呢?简单理解就是能无限循环使用的移动电源,只要有太阳,就能用光伏面板去吸收太阳能生电,随后对外输出电能。在某购物平台找了张照片,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民的智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且移动光伏电源卖得还不便宜,随便看了几个都是上千元,难怪说是高溢价和高毛利。只要能解决客户痛点,个人消费者还是很愿意付费的。对于投研而言,这个产品不止是高溢价,更是新的盈利模式。在光伏主产业链里,组件环节往往是最不赚钱的,基本只起到组装和封装作用,因此组件厂商都想要做一体化,通过电池和硅片环节盈利来弥补业绩。这种移动式光伏恰恰相反,电池用谁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要有好的组装结构,让消费携带起来更便捷,还要组装的够美观,这样铺开来就能成为一道风景线。光伏确实是非常成熟的赛道,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卷得厉害,但结构性创新还是会有,技术路径有BC/HJT/钙钛矿,应用场景有建筑光伏和移动光伏等等。永远不要去躺平,躺平最终就是被迫内卷,永远要想办法去寻找新的突破口,不断增加价值量。这次外出参加交流会,特意聊了几家设备类企业,下游涵盖锂电和光伏。都说锂电和光伏要迎来拐点,到底实际情况怎么样?咨询产业专家是一种方法,直接问当事人是一种方法,间接调研产业链也是一种方法。在多维度验证角度中,上游设备类企业的声音,非常重要。毕竟下游如果想要扩产,肯定要提前给上游厂商下订单,不然到时候没有设备就做不出产品。记得上半年问这些设备厂商时,每家都是苦闷脸,订单增速惨不忍睹,而如今经历了第三季度,倒是发现各有转机。好的方面:锂电是看到国内龙头放量,接近满产甚至还有新开产线;光伏是看到海外需求激增,尤其是美国补贴吸引了很多老外去本土建厂。不好的方面:锂电后排厂商依然很艰难,海外新势力厂商出现倒闭;光伏国内看不到明显拐点,连龙头都在亏损,大家没有意愿去做设备更新。综合来看,锂电算是率先走出了拐点,光伏底部要徘徊多久尚未可知。有意思的是,我请教了光伏设备的管理层,怎么看这轮行业限产影响?答案是:靠自律完全没用,否则就不至于搞成现在这样;靠配额没有说服力,还可能滋生腐败;靠行政干预有些变化,至少地方政府不会再出手相救,有些该倒闭的就倒闭;唯有靠提高技术标准能根治,不符合标准的小企业自然淘汰。竟然和昨晚隆基观点如出一辙,看来大佬所见都是略同,接下去就看上面有多少决心去做这件事情了。差不多就聊这些,算是昨晚文章“番外篇”吧。做产业跟踪,要仔细看财报研报、要和上市公司沟通、还要向产业链上下游去打听,最终才能有底气给出主观判断,来之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