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与旧、变与不变、矛盾与冲突,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避免不了的痛点。
黄家圩,位于南京城北中央门商圈,是南京站的“后花园”,距离南京站和红山动物园地铁站均十分钟之内路程。
多年前中央门商圈鼎盛一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到了晚上街边摊贩遍地,一度沦落为城北“脏乱差”的代名词。
虽然经过南京市多年的整改与提档升级,环境已得到了明显改观,但还是有遗留的城中村,等待改造。
比如鼎鼎有名的黄家圩棚户区。
事实上,黄家圩棚户区改造早有布局。
2019年玄武区就计划推动黄家圩地块棚户改造,要拆除楼顶违建10000平米。
2022年,官方表示高效推进黄家圩棚户区地块更新方案研究,在破解交通组织难题基础上,调改地块用地性质和开发利用方案。
黄家圩(十字街)地块,更是出现在2024年南京土地推介上。
02.
在南京主城里,时常能看到这样割裂的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森严挺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旁,蜿蜒匍匐着成片破旧的老楼。
密密麻麻、缠绕难解的电线和随处安放的杂物,成为这里的“标配”。
破损的墙面、生锈的窗户,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小区内除了几棵树以外,基本没有绿色植物。
站在楼栋前,可以看见有私拉电线的情况,还有部分私人用品放置在公共区域。
且这里存在不少私建房,显得非常杂乱。
进入到楼道里面,昏天黑地。
生了锈的防盗门、布满了灰尘的电表箱、破损的玻璃窗,足以见得小区的居住环境。
而且仔细观察后发现,楼道里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具有安全隐患。
03.
虽然黄家圩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列入南京市城中村改造计划项目库,但是任何一个城中村项目的改造,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很多。
首先是【拆迁安置】。
以主城为例,城中村往往违章建筑多、人口密集、产权关系复杂。因此,拆迁、补偿等问题复杂,矛盾和不确定性也更多。
其次是【资金平衡与筹措】。
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安置成本高。目前大环境低迷,相较过去,城中村改造后出让土地的价值下降,社会化资本筹措难度加大。
最后是【标准和规范约束】。
一些不具备拆迁条件的城中村,实施局部拆建和综合整治,要求按照文明城市标准整治提升和实施管理。
这对于一些住房质量较差、标准较低、整治成本高,且部分住房产权模糊、手续不全的城中村,具有挑战性。
对于这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大概率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国常会提出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类改造模式。
不难看出,无论是哪种改造模式,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启动资金。
住建部宣布,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南京作为第一批35个城市之一,今年1月份,南京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就已成功发放。
南京获批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着这一轮城中村改造的推进,相信不仅能切实改善居民的住房品质,同时也会为南京的地产开发投资注入更多增量!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