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出现痰中带血,CT检查发现肺部占位并伴胸膜转移,12.4穿刺肺腺癌,送检基因检测携带EGFR L858R突变,于是口服奥希替尼。
后病灶持续缩小,但在口服奥希替尼29个月后(2023.5),发现病灶开始增大,考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复查PET/CT依然没有看到胸腔外的进展情况。
于是在2023.5.7接受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肺部肿瘤和胸膜结节,术后可见肺部残留肿瘤细胞,胸膜结节也有癌转移状态。
标本送检基因检测,回报EGFR L858R突变,于是术后继续口服奥希替尼。
但是,手术后10个月,返院复查发现癌胚坑原(CEA)升高。
癌胚抗原,正常值为0~5ng/ml。
2024.3.1——CEA 19.3;2024.3.26——CEA 26.8。
复查PET/CT提示,胸膜多发小结节,符合转移性改变。
2024.4停用奥希替尼,改用阿美替尼。即便如此,还是没有改变CEA继续上升的趋势,甚至还越来越猛。
2024.5月初,CEA升到30+。
2024.5.28——CEA 60;2024.6.12——CEA 227。
2024.6复查PET/CT,提示病灶广泛进展,并出现胸腔积液。
针对肺部病灶进行肺穿刺,再次送检基因检测,EGFR L858R的主突变依然存在,但原先的HER2扩增消失,转而为EGFR拷贝数增加,除此之外,并没有看到特别有指导意义的突变位点。
怎么办?
束手无策之际,患者找到我们。在详细了解病情后,我们进行了科内讨论:
1. 患者的癌胚抗原(CEA)从今年3月开始不断上升。5月后,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此评估,CEA可以作为该患者反映病情的重要评价指标。
2. 患者的PET/CT发现病灶广泛进展,符合三代靶向药耐药的表现。
3. 患者最近一次穿刺结果提示:在EGFR敏感突变的基础上出现了EGFR扩增,考虑出现EGFR依赖性耐药机制,未来的诊疗方案应该围绕敏感靶向药设计,同时更多考虑联合用药。
4. 患者胸膜转移,PET/CT发现胸腔积液,胸腔外未见肿瘤证据,由此符合局限进展诊断。
由此,可以考虑针对胸膜进展、恶性胸水开展胸腔热灌注化疗,以高浓度的局部灌注化疗,最大程度地杀灭局部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同时控制胸水。
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化疗配合靶向药进行联合探索。
正如既往帖子中所总结,影响靶向治疗耐药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基因特点、肿瘤负荷和干预模式。
那么,这种方式,就是在尽可能降低肿瘤负荷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联合干预方案,从而尽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及家属反复商议考量后,接受了这个方案。
于是,在2024.7.2、2024.7.3以及2024.7.5,我们为患者进行了胸腔热灌注化疗,结束后以培美曲塞单药进行静脉化疗。
但是,患者在热灌注化疗结束后,出现了严重的漏气反应,最终在多次高糖胸膜闭锁治疗后好转,于2024.7.22出院。
有效治疗20天。
入院基线CEA——376;灌注结束后第二天CEA(2024.7.6)——247;出院当天复测CEA(2024.7.22)——65。
病情反思
1. 肿瘤细胞不耐热,而正常细胞耐热,在45℃热水灌注的条件下,有助于利用肿瘤温度耐受性差的特点杀灭肿瘤细胞,保全正常细胞;
2. 在封闭的胸腔环境下,化疗药物局部浓度高而血液浓度低,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效果而降低毒副作用;
3. 在相对高温的情况下,细胞通透性增加,化疗药物通透性更好,化疗药物可以渗入肺组织达3-4mm,起到优秀的局部治疗作用。
说到这儿,可能就会有人发出灵魂拷问了:首先,胸腔热灌注有没有实际证据?而不仅仅是嘴上说说,理论可行。
其次,胸腔热灌注化疗这么好,为什么没有写进NCCN指南?为什么没有在临床广泛开展?
我试着回答一下:
Q1:胸腔热灌注有没有实际证据?而不仅仅是嘴上说说,理论可行。
现在已经进入了循证医学时代,凡事都要讲证据。
这是2017年在Medicine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纳入了5项小样本研究,包括一项随机对照干预临床研究(RCT)。
从结果来看,那些没上热灌注化疗的人群中位生存时间一般在6个月,而进行了热灌注化疗的人群中位生存时间最低也超过了12个月,甚至有一个达到了24个月!
所以,在严格筛选的前提下,胸腔热灌注化疗是有效果的。
Q2:胸腔热灌注化疗这么好,为什么没有写进NCCN指南,为什么没有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个人认为,一个能写进指南的治疗,除了要有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外,还应该具备可成为主流治疗方案的潜质。
胸腔热灌注治疗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尽管有较为不错的临床证据和理论基础,但仍然难以改变其最多只是一种非常规治疗手段的尴尬身份。
目前,不可能会有药厂花费巨资推动这么一个看起来在经济上毫无回报的、关于胸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而对医院而言,胸腔热灌注化疗尽管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加之床位普遍紧张,于是,这个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治疗手段也只能被暂时旷置了。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