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和免疫的较量: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健康
健康
2024-07-28 13:30
四川
因为这个阶段,病灶比较局限,但手术又做不了,所以放疗就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被提了上来。这么多年下来,针对这个分期的肺癌,一直都是这么治疗,但是效果也一直都不太理想。直到这个研究的出现。
PACIFIC研究
其实在写这个帖子时,我有点好奇,这么多年下来,作为医学界最神圣殿堂期刊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肺癌领域,总共发表了多少篇和免疫有关的临床研究?我查到了17篇,涉及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有且只有一个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次。PACIFIC的研究设计,我相信很多人都很了解了,这边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即纳入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进行随机,一组给予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一组予以安慰剂维持治疗(均开展一年),旨在分析额外的免疫维持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最终的结果,非常闪耀!
额外的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实现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6.8月,3年总生存率66.3%;而没有采用度伐利尤单抗的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只有5.8月,3年总生存率也只有55.6%。有两篇新英格兰文献作保,这就是学界的认可,这就是业界的共识,所以随着这两篇研究见刊之后,为III期不可切除肺癌,在同步放化疗后加上度伐利尤单抗的维持治疗,登上指南IA类推荐(I级证据,强烈推荐)。牛逼,药牛逼,效果也牛逼。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购买《癌症密码》
是否可以忽略EGFR状态?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初在设计研究的时候,没有排除那些携带驱动基因的患者。All comer population,全人群,不筛选。
而携带驱动基因的患者,靶向治疗效果都不错,那么按今天的角度来看过去的研究,PACIFIC的设计或许就有一点偏科了。比如,针对EGFR突变患者,是否应该将对照组设定为靶向维持治疗更为合适,如果这样设计,还能出阳性结果吗?所以,免疫 vs 靶向,针尖对麦芒,你准备好了吗?这是2024年1月发表在<胸部肿瘤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探讨的正是针对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全量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到底应该选择强势的英飞凡,还是更加传统的靶向治疗?研究从24家医疗机构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2022年期间,接受同步放化疗的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携带EGFR敏感突变。
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36名,在同步放化疗后,有47名采用单纯的随访观察、有56名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有33名接受奥希替尼维持治疗。奥希替尼维持治疗
整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月,最终,奥希替尼维持治疗实现了更好的疾病控制率:2年PFS率:奥希替尼 vs 度伐利尤单抗 vs 单纯观察= 86% vs 30% vs 27%。尽管总生存时间没有差异,但是这背后原因可能来自研究本身较短的随访时间。这话不光是我说的,研究作者也是这么认为,原文可见摘要部分,截取如下: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S across the 3 cohorts was detected, possibly due to the limited follow-up.
最终的结论非常明显,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即便是III期不可切除状态,放化疗后也是应该优先考虑靶向治疗,而不是目前的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
写在最后
基于这两个全新的治疗手段,衍生出了更多的治疗方案,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比靶向治疗越来越精准化的发展,免疫就显得稍微有点后劲不足了。从指征来看,术前可以,术后可以,一线可以,后线也可以。免疫治疗从诞生之初的光芒万丈,慢慢发展成为一个拥挤的赛道,每个产品高度同质性,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所以,目前取得了非常璀璨的成果,但,单从数据来看总是没有靶向给力,即便拿出最强势的pacific,在驱动基因阳性的主战场也还是打不过靶向。免疫治疗从应用于肺癌开始,已经10年有余,这么多年关于它的耐药机制的探讨从来没有结束,从各种biomarker,到各种微生物,再到各种细胞之间的组合环境,数据层出不穷,临床进展很慢。也是衷心希望可以看到免疫治疗的更新迭代,就像靶向治疗一样,我们可以说有一代免疫药、二代免疫药、三代免疫药的一天。到那时候,很多患者就不是因为“没有靶向”所以打免疫,而是因为需要打免疫才去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