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理解有些朋友希望自己或者孩子能自律一点,延迟满足。他们也许认为
及时行乐是一种短视、消极的做法;不用鼓励,大家都会提前享受,尤其那些不够自律的普通人、穷人。
相比较起来,自律、延迟满足才符合对成功、优秀的一贯认知。比如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能够自制的小朋友在后来成就更高,忍不住吃棉花糖的小孩就差点。
但其实,这个实验仅仅是“部分正确”,而影响成功的因素多得多。
大家不要一听【自律、延迟满足】就觉得积极、正能量;一听【及时行乐】就觉得消极、失败。
有过投资经验或学过经济学基础的人,应该都懂得“长期、短期”的概念,这本质是个选择与取舍的问题,没有绝对好坏,最后收益取决于外部环境和事情的发展。
就算没有学过经济学,也知道人生而有限,谁都不可能什么都要,总会有取舍。
及时行乐(短期)和延迟满足(长期)作为策略选择,没有绝对优劣,只要条件情况符合就可以。
为什么【及时行乐】并非缺乏自制力,反而是一种远见?
大部分人倾向于,把远见和冲动对立起来。
“自制力”就是用审慎和远见克制轻率和短视。这种观点源于古希腊,也是现代决策心理学的基础。
相对于未来更大的回报,优先满足当下较小的欲望,被心理学认为是“缺乏计划,没有考虑未来的后果”。就是一种冲动。
确实很多时候,缺乏深谋远虑,就做不到延迟满足。做不到延迟满足,就得不到长期收益。
总而言之:即时满足是短视的;克服诱惑延迟满足,才是深谋远虑的优点。
但这种观点仅仅在直觉上正确,因为远见与冲动并非简单对立。
人们其实可以通过远见优先选择当下,正因为考虑了未来,才选择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很多看起来像是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根本不是没有考量长远,所谓“冲动”行为恰恰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从动机上来说,人们这种“有远见的冲动”是为了避免将来因为错过机会而后悔。
比如就有人故意把积蓄在度假中“挥霍”掉。
更重要的是,人们甚至会选择提前锁定享乐。
有心理学家做过测试,当给人们提供获奖机会时,参与者更多选择奢侈品的代金券,而不是等值或更高价值的现金奖励。
表面上看,这种选择是没有道理的。现金不是更灵活吗?人们也可以用现金买奢侈品啊,还有剩下点钱喝杯奶茶。
但是,更深入的研究表明,这种决策怪癖是有原因的。因为人们知道自己拿了钱,大概率会买些有用但是无聊的生活用品。
这些奇葩决策其实是由于远见和另一种复杂的能力——元认知(即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想法)——共同组成的复杂决策机制,制定而成的。
人类不仅有驱动自己的情绪或欲望,也会反思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比如期望它们与现在不同,意识到它们将来会发生变化,或者在它们发生变化时感到后悔,一边追求目标一边延迟目标。
根据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的说法,我们对未来情绪将如何变化的远见,不仅仅取决于个人选择。
这在历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比利时人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法院将更加宽大地对待与通敌(德国)的罪行。
等待可以使冷静的头脑占上风,从而减少极端的刑罚,可以说更侧重于正义而不是报仇。
因为预见到这种情绪变化,比利时官员希望尽快进行审判,以确保热烈的复仇情绪能够影响诉讼程序。
这种情况就像消费者决策的例子一样,人们利用远见来预判自己的情绪变迁,并将当下的重心放在当下,从而确保立即实现。
故意优先考虑现在不仅是一个情感问题。
对未来完全冷漠的评价,鼓励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回报和机会上。
想象一下,你面临一些在即刻诱惑和更多但需要延迟的回报之间的选择:你愿意现在得到500块,还是等待6个月后收到800块?
如果生活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或者人们倾向于不遵守承诺,那么远见可能会导致人们做出以下选择:拿到500块。
这种推论揭示了:为什么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倾向于更小、但更直接的回报。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期望的时间比较短,不太愿意等待延迟的结果。
这些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去思考。相反,因为延迟满足来获得奖励是不可能的(意识到自己无法享受),就毫无意义。
所以说,加强所谓的远见未必会激励人们延迟满足感。在许多情况下,超前思考会激发出完全相反的趋势。
研究动物行为的学者们早就意识到,在不确定和危险的环境中,理性的决策将鼓励动物抓住眼前的机遇。
当人们选择不延迟满足时,我们不能随意地认为这就是“没有自制力”,这也不是“失败”。
把活在当下和及时行乐看做没有自制力和失败,是一种无益的道德规范。
应该了解人们决策的真正原因,而不是给人的行动下个说明规范。
简单地将一个人的选择判定为失败没有什么意义,除非我们非常了解他要实现的目标,以及他做选择的深层背景。
生活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吃掉那块“棉花糖”,真不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