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王维和孙山们的科举丑闻

文摘   2024-11-17 14:40   上海  
前文诗歌的鼎盛为什么出现在唐朝提到一个观点:
唐朝科举制度完善,读书人获得做官资格,但相应的空缺很少,是产生了大量闲散阶层。和落榜的考生一起写诗、游历,成就了唐诗的盛世
接上前文,聊聊唐朝读书人的科举往事。
01
正如历史学家艾尔曼在《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一书所言
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不仅是读书人的生活,科举也影响了整个社会与文化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

哪怕到了当代,这些刻在文化基因里的集体无意识,在我们上学、读书和选专业、找工作的时候,仍然隐隐发作。

唐朝有个叫韦绚的人,写了本《刘公嘉话录》,讲过一个故事。

三朝宰相苗晋卿之子苗粲,家世相当可以,他还颇有德行,唯独仕途不太顺利,居官不显。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苗缵身上,天天鸡娃,希望儿子能一举中第。

可眼看儿子要考试,当爹的偏偏中风了。出于孝道,苗缵想留在父亲身边;要是去赶考的话,肯定会上热搜,被当时的社会舆论谴责。

缵来到病床前,向父亲请示。父亲已经没法说话了,但“犹能把笔”,就写了两个字——

入!入!

意思是快去,快进考场啊。

粲不顾自己病重,不顾舆论抨击,坚持让儿子赶考,因为科举就是唐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后期,普通人考不上则举家贫寒,名门望族不中第便家道中落。

今天我们也能看到类似新闻,高考前亲人重病或去世,好多家庭都会选择瞒着考生。

02

电影《长安三万里》有提,李白不能参加科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间失格”。

但是李白通过其他途径好歹做过官,还有很多人一辈子没法做官,比如电影中虚构的人物“裴十二”,很有才华,武功又高,可惜她是女子。

还有些读书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生从未仕宦,这些人统称“处士”。

前文惊蛰就是,上海的梅花、西安的玉兰、保定的草莓中提及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

贾岛那句著名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出自《忆江上吴处士》。

你去翻书,被写进唐诗中“处士”非常之多,一般解释他们是“看破红尘”的修行人士,恐怕不尽然。

前文直到读懂了李白的孤独提到,李白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首诗就是称赞孟浩然一生隐居不仕,后者也被人称作“鹿门处士”。

其实孟浩然不是不想做官,否则还会说“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吗?在他面前的有这么几条路——

第一,科考入仕。

唐代科举本身并不简单,考上之后只是获得做官资格,还要进吏部铨选才能授官,这个过程往往旷日持久。如若不愿等待,可以参加吏部主持的制科考试,考试难度甚至超过进士科。

第二,门荫入仕。

就是世袭制度的变种,凭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但孟浩然家世一般,祖辈都是白衣

第三,举荐入仕。

被荐举者有足够的才华引起权贵重视,就有可能获得机会。

从历史看来,孟浩然的才华似乎都不够。他二十多岁就归隐鹿门,四十岁又入京科考,但一个方式也没成,可见其中曲折与无奈。

李白唯一一段做官的经历,也是参考孟浩然等人走了“终南捷径”,被唐太宗征召为翰林供奉。成了,但又没完全成,年便金还山。

还有诗鬼李贺,当时韩愈写信劝他举进士,这让李贺名满天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大热门。于是李贺参加了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有《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府试中第后,便可以贡生身份赴长安应进士举,结果他被人举报了。

举报者称,李贺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李贺参加进士科考试就是触犯父亲名讳,大不孝;同时举报者还说劝之举者为非”。

今天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想想前面提到苗粲父子的故事,“不孝”在唐朝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不仅要被社会唾弃,还有可能丢官。

同僚好友们劝韩愈赶紧公开发声,与这件事撇清关系,但韩愈竭力澄清事实,写文章说明李贺并没有犯忌讳。

最终,李贺还是迫于压力放弃了考试。

03

科举考试如此重要,所以读书人有的努力卷学习,有的岔开赛道,有的甚至恶意举报。

有倒霉鬼,自然也有“头脑灵活”与幸运的人。

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京兆府)和洛阳(河南府)汇集全国高官、大儒、名流,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权贵和名流可以向考官荐举考生,甚至内定录取。天下举子,但凡有机会有能力的,都会想尽办法聚集在京畿地区,力图结交贵人,抢占先机。

再有,因长安国子监和洛阳国子监出身的举人被录取的机会相对较大,就出现了“冒籍两监”的现象,实在冒不动的退而求其次、再次。

直到开元十九年,朝廷出新规,要求考试必须在本地,但上述现象并没有多大改观。

究其原因,看下面这张唐代学校制度的图便可发现端倪:各种学校的背景、教育资源肯定不同,中央学校的资格显也不是谁都能获取

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士人初登及第或升迁时,同僚和亲友前来祝贺,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馔和乐舞款待来宾,称为“烧尾宴”。

因为唐人传说“鱼将化龙,雷为烧尾”,此后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

科举制度对于读书人来说如此重要,科举入仕的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无论是迂腐的读书人,还是斯文的读书人,终究都是人,也就不免生出各种有辱斯文的事情。

04

最后,仍以一个诗人结尾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唐代读书人有到长安、洛阳游学,蛰伏在近水楼台的传统。

大诗人王维就是如此,他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山西到了长安,凭诗、文、琴、画的全能才华,很快成为达官贵人追捧的顶流。

等到十九岁,王维想考功名了,他需要先回到家乡参考州府考试,名列前茅获得州府推荐,才能进京参加进士考试。

可王维就在长安呀,而且已经出名了。

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找人帮忙推荐参加京兆府解试,得了个第一名。后又在二十一岁时顺利考中进士,并且没有经过铨选的等待,立即就有空缺的官做,负责管理皇家祭祀和酒宴。

从跨地区解试,到很快考中进士,再到立即做官,一切都太顺利了。还写首诗送别落榜回老家的朋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你看,多积极,多豁达,好一派盛唐迹象。

全然不似后来那般“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模样。

明皇幸蜀图

X的备忘录
日常皆为故事,生活就是景致 读书写作,努力做个普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