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知乎的线下活动,所以这是一篇“作业”。(划掉)
警告:以下内容非常非常不专业,且非常非常主观。
01
上美的三部老电影,哦不,老动画:
《小蝌蚪找妈妈》,看过,依然很喜欢。我一直觉得“小蝌蚪”的动画和文本,都挺适合小朋友参考——学习怎样在生活中观察或想象一件小事,把它讲清楚,而且讲得有意思。
《夹子救鹿》,没看过,却总觉得看过很多遍,很难喜欢。
《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没看过,最喜欢。
此外,我还很喜欢常老师在被问到《宝莲灯》的成功时,那一声尴尬的笑。可能我过度解读,但我相信很多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是清楚的。
当然我最最喜欢的,是常老师对现场一位朋友的回答,大意是(我认为)“动画,越少对白(旁白)越好,但音乐不能少”。这个听起来非常极端的“理念”,还能回复其他嘉宾和观众在现场聊的“动画本体”。
我的理解很简单,小说、绘画、雕塑、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不能割舍的部分。(毕加索不也是在不断探索和拓展边界么)
电影早期的默片,受制于技术限制。对于动画来说,其独特的画面形式,及其衍生出的表达方式,是可以单独拿来表现、叙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动画观众,对叙事相对宽容,对画面和技术更为关注。
大家期待的东西不一样。但是记住:观众没错。
当然今天有很多动漫连续剧、长篇动画电影,必须有对白。在我看来他们与电影本质区别不大,归根究底还是在拍电影。又说起来,电影早也用各种科技虚拟场景甚至人物了。
02
现场还有一位朋友的提问,大致是说,目前国内动画市场太喜欢借鉴古典题材,而忽略了现实。
但不知道怎的,在主持人的复述和各位嘉宾的回答中,这被解读成“艺术与市场取舍、古典与现代的对立”。
我个人真觉得,那哥们儿讲的是“现代性”三个字。他想表达的是动画片对现代人的生活境况关注和表现。(如果这位朋友看到,欢迎指正)
所以,坦白说,我不喜欢《夹子救鹿》的地方在于:
它太想煽一种情、太直白地给出一种古典的审美价值观,以至于让音乐、叙事和其他人物(猎人、夹子的父母和森林的动物)都沦为了田园牧歌的背景板;而这种“古典”意象,也没能像齐白石的虾和螃蟹那样,单纯就很美——美就完了。
反之,《12只蚊子和5个人》用更短的篇幅、更少的旁白和字幕,更“重复”的节奏,更荒诞的情节,讲了一个很现代,提出了一个很具有普适意义的话题。
03
在《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中,几分钟的小故事仅仅提出一个话题,并没有阐释和探讨,自然也没什么评判。
1个人——就根据1型鼻梁,称他为【1】吧——被12只蚊子咬了12个包:公平、合理,但不爽。
所以【1】想了想、算了算,把【2】唤过来。12÷2=6,公平合理好理解,被蚊子叮6个包总好过12个。
【2】很聪明,很快理解了形势和规则,他糊弄来【3】。于是,在节奏欢快的鼓点、以及数字人练习时长两年半的balance舞步中,人均6个包锐减到4个,环比同比下降33.333个百分点。
——秩序形成了,世界观建立了。
我想,大部分观众都能意识到一个明面上的危机:村头厕所没有纸了,哦不,12就快除不尽了。
还有一个叙事上的危机:这一番再重复下去,比欢乐喜剧人还无聊。
勇敢的【4】,站在这里,脸庞……那平淡如水的生活,因为【5】而将打破?
蚊子慌了,算不过来账;观众紧张起来,接下来会怎么发展?甚至连【1-4】也绷不住了,除不尽啊除不尽……
只有5不慌,他打死了两只蚊子。
好了好了,10÷5=2,人们和剩下的蚊子都很开心。
但……不是这样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5没有融入,也不接受,他拒绝【1-4】的那个【】、那种“算法”、那套体制——一个大兜比又拍死2只蚊子。
我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什么:消费主义、《肖申克的救赎》、电子厂……但估计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觉察到结局的走向。
最后
上文不是提到《夹子救鹿》其他人物非常单薄和机械;对比之下,重复一套思维逻辑和舞蹈步伐的【1-4】,格外生动。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环境,自己的目标追求,尽管影片中直接表现的只是他们的境况和小心思,但足够了
——足够我们看到大多数人的一生,看到自己的数字人生与条条框框。
以上,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