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表面上的举止言行看起来非常有理智,有逻辑,但他头脑中有时所闪念过的思想,却是非常荒唐。
这个角色在过往的婚姻中付过最大的出,她操了最多的心,却受着最多的委屈,得到最少得回报。
然而细看其在节目中的表现,她总是说最多的话,做最少的事,还要邀最大的功,但又必须担最小的责。
随着节目流程的推进,该【人物】总是能以最不体面的方式,获取该环节最具价值的利益,同时保持了最干净的手和一颗毫无瑕疵的心。
你没有发现吗?每个人对我都是安慰,但是对你都是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做?
我们两个相处十几年,我是怎么让你一步一步自私到现在如此境地的?
如果这个节目真的有“剧本”,作为编剧,为了实现这个【人物】:
你必须替她写出作为家庭主妇的不负责老公,作为最强能力者的实际代办人,作为上面/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执行坏了的背锅侠,以及作为千古一帝的“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的奸臣忠臣二象性内阁。
以我匮乏的经验,暂时只想到一个足以与之匹配的电视剧角色——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但其实,我还想到一个小说《好人难寻》
就是那个,大部分时间和母亲住在农庄,一辈子没有结婚,以晦涩、凶残及邪门著称,改变了美国文学格局的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同样邪门的同名小说集。
《好人难寻》除了有枪杀老太太这种邪门情节外,充斥着结构严谨的构思、难以理解的象征,还有就是阴森恐怖的故事走向。
简单概括:
老太太和儿子儿媳及孙女孙子开车出游,路上不幸车祸,想求助却遇到了外号“格格不入”的越狱犯——格格不入把他们一家子一个个、一个个,一个枪杀了。
很难想象,谁家救赎靠“暴力出奇迹”,谁家正经基督徒写这种哥特玩意儿……就像谁家“好人”上离婚综艺赚流量。
然而,细读这篇不算长的文本,你会发现奥康纳在故事中安插了非常之多的“细节”。就算没有相关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也能直接感受,这些安排肯定意有所指。
比如——奥康纳喜欢用植物形容她的角色,这或许跟农场的生活经验有关:
《好人难寻》,孩子妈“脸蛋像卷心菜一样”;
《一次好运》(我认为翻译成“有喜了”更有意思),露比“脑袋像一颗大大的开花蔬菜”
比如——真就是“好人难寻”:
越狱犯外号“格格不入”,也有翻译成“不合时宜的人”;
孩子妈缺乏主见,像个不存在的客体;一家之主巴里对家人缺乏耐心,只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就把他磨砺得疲惫、易怒;大孙子粗鲁、调皮;
而小孙女,从小就生动展现了什么叫作美式刻薄mean,她讽刺奶奶“给她一百万她也不会待在家里……我们去哪儿她都要跟着”,她“不会嫁给一个只在星期六下午给她送西瓜的男人”,她看到奶奶从翻了的车中爬出来竟然失望地说“可惜一个人没死”……
老奶奶呢?
抛开好人/坏人的视角,她真的很像《再见爱人4》中“麦琳”这个角色的呈现。
麦琳女士,在另一位嘉宾留几手戏称,“就是我见她第一面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花色的,什么身上是粉的,下面是红的,头是绿的,就是这么花里胡哨的一个人,就是一只花蝴蝶。”
《好人难寻》里坐车出游的时候,年轻的孩子妈打扮如平日,而老奶奶“戴着一顶海军蓝的水手草帽,帽檐儿上插着一束白色紫罗兰,身上穿着一条白色圆点印花的海军蓝裙子。她的衣领和袖口都镶着蕾丝薄纱,领口上别着一株带香囊的布制紫罗兰”。
对此,作者奥康纳站在上帝视角讽刺并预言
万一发生意外,她死在公路上,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她是位淑女。
奥康纳《好人难寻》
综艺中的麦琳女士总是记不清事情是谁做的,一不留神把锅甩给别人,把功劳留给自己——马桶罩和熏鸡对此表示困惑。
小说里的老太太和孙女掰扯不清,她的卷发是不是自己帮忙弄的。
综艺里,麦琳女士以前漂亮、活泼、善良,被很多有钱人追,现在为了爱付出所有,牺牲颇多。
小说里,老太太年轻时候风华绝代,现在依然优雅、友善,同情黑人。
综艺里,麦琳女士为了能坐热气球,可以基因突变“怕动物”;她三番两次抱怨衣服少,青团买得不到味,迟迟不肯直说“当下,有个包会让我比较有面子”……
《好人难寻》里,老太太想去东田纳西走亲戚,抓紧每个机会,悄没声迫使家人改变去佛罗里达的计划,比如对儿子“哎呀,那边有越狱犯”、对儿媳“你们应该带孩子去不同地方见世面”、哪怕出发很久也要撺掇、挑拨孙子孙女迫使儿子改变行程……
综艺里,一言难尽,好人难寻;
小说里,奥康纳给了老太太求仁得仁、一语成谶的救赎:正是她各种自私的行为,导致车祸发生,一家子恰好碰到越狱犯“格格不入”。
这个不合时宜的人,这个杀死了自己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却被老太太说“你是个好人”的越狱犯,最终用子弹审判了老太太。
《再见爱人》中有一幕,麦琳女士用真诚的口吻,逼问以毒嘴著称的上古网红留几手,“我唠叨吗?我唠叨吗?我唠叨吗!!!”
留几手,不知如何应对。
而在《好人难寻》结尾,同伙对着老太太的尸体吐槽,“她真唠叨,对吧?”
杀人如麻的格格不入给出了阴森恐怖却又毋庸置疑的判词:
“她可以成为一个好女人的,如果有人能每分钟都朝她开一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