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过最好的书,还不能确定;后劲最大的,是一本书叫《斯通纳》长篇小说。
首次出版于1965年,有人说它是被遗忘在上世纪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斯通纳》就像生活深处的冰层化解出来的水流,流啊流,很久以后才汇聚成大江大河,直到今时今日,在每一个普通读者的内心波涛汹涌。
斯通纳是主人公的名字,英文Stoner,按照意思生硬翻译的话就是石头人,正如其本人身上的特质。
张定浩评价:《斯通纳》讲述的不是某个人的一生,而是一次【完整的经受了省察的】人生,省察之后,它只保留最为必要的部分。
梁永安说:这部小说写的并不是一个顺流而下的小蝌蚪,而是一个既错失时代又错失自己的普通人。
每天都跟自己擦肩而过,这就是斯通纳,就是芸芸众生。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
斯通纳是美国美国中部农民家庭的儿子,原本的命运该是父母人生的轮回,年复一年地守着那块贫瘠的土地,过着“卑贱、辛苦、坚忍的生活”。
读完高中那年,父亲听县里的人说,大学教干农活的新点子,便让他去读农学院。
闪烁出现在一堂文学概论课上,斯隆教授朗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点名斯通纳解释其中含义。斯通纳感觉周遭的一切都变慢了,“血液在无形地穿过纤细的血管和动脉流淌着,从指尖到整个身体微弱又随意地颤动着”,他说不出话来。
异常的身体语言被斯隆教授读懂了,课后,他被叫到办公室,一番谈话后决定从农学院转到文学院。
这块石头彻底离开农场后,斯通纳的人生几乎全都在大学度过,求学、恋爱、教书、结婚、写作、死去;如此稳定、稳固,就像……一块石头。
以普通人的视角看,这很正常。
但斯通纳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那是海明威写《丧钟为谁而鸣》、茨威格写《昨日的世界》、郁达夫写《沉沦》,还有很多很多跌宕起伏的平行时空,譬如《暗恋桃花源》的暗恋,斯通纳却仿佛置身事外。
以普通人的追求看,这不挺好。
这块石头外冷内热,但他总“看不清楚自己的内心”。所有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都感觉像“蒙了一层纱”,好像是别人的人生——令人羡慕的“美式体制内”完满人生中——换专业、结婚、参战or留校、跟妻子的僵持,跟女儿的渐行渐远,跟另一位教授的斗争……他始终缺乏选择。
不是说他没得选,而是斯通纳看不见自己的独特性、自己的“爱”有多热烈、自己的人生可以呈现何种与众不同的价值。
外界给过他很多提示,正如斯隆教授建议他转到文学院时所说,“是因为爱,斯通纳先生,你置身于爱中。事情就这么简单。”
对,这种爱是很本质,很鲜活的感觉,任何人都能捕捉到;但我们常常不去戳破那层纱。
斯通纳热爱自己的命运,非常爱,他知道自己的局限,努力地去工作、去生活,如果没有走向文学院教授的命运,他也会认真走向农民的命运。
只是从来没有主动选择、突破和反抗过,他没爱过自己的内心。
在斯通纳身上,历史中的宏大叙事,作为背景退到很远很深,当然他也没有以此为借口,而是选择与自己的“本命”隔着一层。
一层纱,还是一层太平洋,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有的死亡都意味着一件事——你活过了。
活过之后,你会更加爱你所爱,因为这一切转瞬将辞你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