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对一本杂文史缺漏的考试体续补

文化   2024-08-28 09:01   天津  


引 子

《杂文选刊》2023年底突然宣布休刊,我想看看历史对这本老牌文学期刊是怎么定位的,就读了一本最近刚出的《中国现当代杂文史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以下简称《杂文史》)。定位没找到,却有意外发现——它的书名涵盖了“现当代”,总该写到成书时为止,而且现代和当代各占一半才比较合乎常理。但这本由十一章、262页正文构成的杂文史,前九章都在谈1949年以前,主要是鲁迅精神影响下的杂文,至于当代部分,只分了建国后和新时期以来两章来叙述;尤其是迄今已近半个世纪的新时期杂文,只占了不到全书十分之一的篇幅。

姜振昌著《中国当代杂文史通论》

为何会出现这种失衡?是蕴含着啥深意吗?

看起来并不像。看来看去,解释只能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是鲁迅杂文、现代杂文,所以在操作这个书名时,出现了明显偏心。我于是觉得,该来为这本最新杂文史,续补上新时期以来的、远比作者的估计更丰富的内容,包括被忽视了的港台杂文。

从哪儿着手补写起呢?

恐怕还是先测试一下大伙儿对新时期杂文的兴趣和了解程度为好,这样能大致看出,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想要知道些什么,也算是为补写这压轴的一章,先搞个必要的测验和摸底吧。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你来答题——

关于考试题材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剧照

正 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已被《杂文史》提到的新时期杂文先驱之一林放,看到他在《新民晚报》“复刊的话”中的两句话被同事擅改成了“为国分忧,与民同乐”,曾大发雷霆。林放这两句原话是(  ):

A. 为国分忧,与国同乐    B. 为民分忧,与民同乐

C. 为民分忧,与国同乐    D. 革故鼎新,激浊扬清

2、新时期初杂文的发轫之作、广东作家吴有恒《〈东方红〉这个歌》,提出了这首歌和(  )在歌词逻辑上的矛盾问题:

A. 祝酒歌    B. 毕业歌    C. 好汉歌    D. 国际歌

3、撰写新时期中国杂文“新的一页”这小节之际,可直接供比照的参考文献是(  ):

A. 徐铸成《报海旧闻》    B. 傅国涌《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简史》    

C. 朱正《1957年的夏季》    D. 李异鸣《非常事》

4、新时期杂文名篇《早叫的公鸡》的作者,和同为50后杂文家的一位老乡围绕(  )发生过激烈论争:

A. 公民写作    B. 公共写作    C. 人民写作    D. 人的写作

5、历史不能忘记的《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大赛,其评委中完全不包括(  ):

A. 唐弢,秦牧    B. 柯灵,刘再复

C. 黄秋耘,舒展    D. 冯英子,李辉

6、相传有一字谜“无边落木萧萧下”,倘若仅以“萧萧下”为谜面,则姓氏作为谜底的新时期某杂文家创作的著名翻案型杂文是(  ):

A.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    B. 《匹夫无责论》

C. 《各领风骚没几年》    D. 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李国文、蒋子龙以小说家功力写杂文

②邵燕祥、叶延滨以诗人功力写杂文

③沙叶新、魏明伦以剧作家功力写杂文

④余秋雨、王开林以散文家功力写杂文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以下新时期知名版面和栏目中,专发杂文的是(  ):

A. 《中国青年报》“求实篇”    B. 《文汇报》“笔会”

C. 《今晚报》“今晚副刊”    D. 《湘声报》“文化沧桑”

9、论新时期中国杂文,不能少了港台杂文。以下港台杂文家中均已过世的一组是(  ):

A. 董桥,陶杰    B. 柏杨,高阳

C. 李敖,梁文道    D. 龙应台,陈冠中

10、其实165万字的《中国杂文鉴赏辞典》很早就问世了,可比起形形色色的文学鉴赏辞典来一直没有再版过,这种寂寞,使你无法在这部辞典中读到(  )年之后的杂文作品:

A. 1985    B. 1986    C. 1987    D. 1988

11、有人把黄裳归入新时期杂文中的周作人传统一脉,遭来黄氏辩称“我怎么是周作人传统!我明明是鲁迅传统”,同时期在杂文创作上被公认为属周作人传统的老作家,倒可以推(  ):

A. 金克木与于光远    B. 张中行与邓云乡

C. 严秀与章明    D. 黄一龙与毛志成

12、新时期杂文中有一种变体杂文,像不久前刚去世的一位杂文家一篇致某著名作家的书信体杂文便是典型例子,那位名家以写(  )名世:

A. 官场小说   B. 历史小说    C. 言情小说    D. 武侠小说

13、未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新时期杂文名篇是(  ):

A. 李锐《谈白菜》    B. 何满子《剃光头发微》

C. 刘征《庄周买水》    D.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4、以下有关新时期一位代表性杂文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荣获鲁迅文学奖

B. 其杂文集《钢丝上的中国》其实是盗印之作

C. 其杂文《拒绝金庸》曾引发热烈争议

D. 其专栏“未晚谈”曾长期开设于南方某报

15、很多人没读过杂文家吴非回忆28年前某杂文奖首届颁奖活动的这段尘封文字:“那次会成了上海文化界的盛会,群老毕至,很多是我读中学时就知道的文化名流,我厕身其间,作为小一辈,很窘。很多老人见到吴祖光,都大喊‘祖光’、‘祖光兄’,令人想见当年‘二流堂’风采。”可推知这个奖项是(  ):

A. 鲁迅杂文奖    B. 郭沫若杂文奖

C. 聂绀弩杂文奖    D. 林放杂文奖

16、以下新时期杂文丛书中,分别各由刘成信和朱铁志编辑的两种依次是(  ):

①蜂鸟文丛 ②野菊文丛 ③瞻顾文丛 ④真声音丛书

⑤中国杂文百部丛书 ⑥中国当代杂文八大家丛书

⑦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 ⑧当代杂文选粹丛书

⑨中国杂文大观 ⑩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

A. ①③/②⑦    B. ⑤⑦/⑨⑩

C. ④⑧/⑥⑨    D. ②⑤/⑧⑩

17、梳理新时期杂文发展状况,还离不开对刊发杂文的刊物的集中检索,它们中推出过精华本的是(  ):

A. 《随笔》    B. 《同舟共进》

C. 《杂文月刊》    D. 以上都是

18、杂文要不要由各地“杂文学会”来组织推动,是个有趣的话题,让人油然想起了一位当代作家有关“粉碎中国作家的军事建制”的调侃,这位作家是(  )人:

A. 北京    B. 河南    C. 山西    D. 江苏

19、有外国学者看了新时期某杂文家两本杂文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中国人的用人术》,不解地问“你们中国人写起文章来干嘛要这么弯弯绕”,作者向她解释了使用曲笔的必要。就拿这位作家自己的杂文来说,当目睹官员忘记公仆身份而公开腐化堕落,且竟然以人性正常需求为自辩借口时,首选的反讽性、曲笔型杂文标题即是(  ):

A. 看和尚晾牛仔裤    B. 看道士炼不老丹

C. 看尼姑吃素斋面    D. 看乞丐睡立交桥

20、以下新时期杂文阵地,按休(停)刊时间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 杂文报,中华杂文网,杂文选刊

B. 中华杂文网,杂文报,杂文选刊

C. 杂文报,杂文选刊,中华杂文网

D. 中华杂文网,杂文选刊,杂文报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21、关于新时期以来各种“杂文年选”的编辑流程和选文标准,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常由编者发函给杂文作者,要他们自己提供年度代表作。

B. 往往以出版社而非编者为主,从话题合适程度决定篇目取舍。

C. 每每是编者和入选作者作为同样的报刊编辑相互交换发稿。

D. 屡屡因一些难以推却的人情因素,而带上商业气息。

22、新时期以来也涌现出许多学者型杂文家,例如(  ):

A. 牧惠、蓝翎和刘心武,边研究古典小说边写杂文。

B. 秦似和流沙河,边研究语言文字学边写杂文。

C. 王春瑜和王彬彬,边研究史学边写杂文。

D. 刘瑜、吴澧和徐贲,边研究当代社会科学边写杂文。

23、杂文锋芒和尺度的关系,就像人的鼻梁和脸面的关系,当后两者之间的角距大于45度时,我们可以从美学角度将之比喻为“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以下四个鼻子中,成功抵达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是(  ):

A. 《受虐狂》的鼻子    B. 《爱国贼》的鼻子

C. 《副领导》的鼻子    D. 《玄祖父》的鼻子

24、论述新时期中国杂文,总得要考虑论述的下限,合理的下限可以暂且设置为(  ):

A. 韩寒杂文

B. 某国家级青年报“青年话题”版上的杂文

C. 历届新概念写作大赛一等奖中的杂文

D. 新兴自媒体上的代表性杂文

25、就像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被发掘出来一样,真要写一部较为全面的新时期中国杂文史,还不能漏掉一些看似不是杂文的作品,它们当中有(  ):

A. 王元化的思辨随笔和余杰的抽屉文学

B. 冯亦代的日记和韦君宜的回忆录

C. 叶永烈的访谈录和权延赤的传记文学

D. 梁左的相声集和沈宏非的美食笔记

张中晓著《无梦楼随笔》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26、虞丹说,杂文姓鲁;公刘说,杂文姓杂;章克标则说,杂文无姓。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热烈争论,最终表明杂文史尤其是人民写的,就像新时期初杂文名作的标题“切不可巴望‘好皇帝’”预示的那般。(  )的杂文名篇《隋炀帝功业》,呼应了这个主题。

27、除了前面提到的刘瑜外,请再写出一位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女杂文家名字:(  )。

28、论及新时期中国杂文史时,还不应忽略自然科学背景的杂文作家,詹克明引发巨大反响的《裸猿〈道德篇〉》就是值得重读的精品。对此可以戏拟一则人名谜语:“理工男写出了好杂文——打一新时期小说家兼杂文家姓名”,谜底是(  )。

29、有人建议新时期杂文家们少一点批判,多讲一点爱,“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这观点乍看有理,却忽视了一个事实:爱的背后也有一种权力机制在牢牢操控着。所以说,英国思想家(  )提出的“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就没过时。

30、提升到学术层面来反思,则可以发现,“杂文”就相当于德国思想家(  )所说的Essay——一种在非连续性状态中思考时代重大问题的思想文体。


四、材料解析题(共16分)

阅读以下三段材料,依次回答后面三题:

材料A:我没有受洗,就不能拒绝上帝?(摘自一篇当代杂文)

材料B:想知道苹果的滋味,不必等全吃完,咬上一口就晓得了。(摘自一个杂文微信公众号)

材料C:抓住某个点,有所侧重地去评论。(摘自一本杂文理论专著)

31、这三段材料,共同指向了杂文创作上的一个什么观念?(4分)

32、请列举新时期中国杂文史上的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种观念的客观存在。(6分)

33、对这种观念,有人赞同而以为确是杂文的特质,有人则不以为然而觉得近乎狡辩,是在振振有词的胡搅蛮缠中拉低杂文的声誉。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34、在一部20集新编电视连续剧《〈潜伏〉之杂文冷枪手李更版》中,打入了敌方内部的杂文冷枪手李更,一回回成功躲过站长的狡猾试探,靠的是什么核心理念?

王宏瑶绘《李更像》

35、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出历史。一部好的杂文史,不应该只盯着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杂文作品,新时期某些被退稿的杂文,足以激活“杂文退稿学”的有趣研究,而同样值得被历史适当书写。你能对此简要举证说明吗?


六、论述题(共20分)

雷雨交加之夜,十名过客被共同困在了荒岛上的一座古堡中。他们中有退休官员、珠宝大亨、警察厅长、医生、探险者、流浪汉、研究生情侣、杂文家以及神探。惊悚的疑云开始笼罩古堡:这些人相继神秘死去,最后只剩下流浪汉、杂文家和神探。就在神探推测凶手必是嫉恶如仇的杂文家而准备揭穿他时,砰地一声,流浪汉用枪结果了杂文家,并撕下自己脸上的人皮面具:原来他才是真凶——杂文史家。

杂文史家对惊呆了的神探嫣然一笑:“倘若你猜得到我干掉他的原因,我便放你一马。”

神探在迷茫中陷入了沉思: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杂文史家干掉了杂文家”这逆天的一幕呢?

36、为了救出命悬一线的神探,你能帮他来解开这个难题吗?

某AI生成的关于城市流浪汉的图片

答 案

1-5:BDCAD  6-10:CDABD  11-15:BBDDD  16-20:BDCAB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刘洪波  27:资中筠  28:王跃文  29:伊格尔顿  30:阿多诺

31:片面的深刻

32:例如,觉得批评张爱玲不必先等读完张氏全部作品,觉得拒绝金庸不必先等读完金氏全部作品,觉得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等等。

33:这种观念似乎很有蛊惑力,却是轻率的和错误的。“片面的深刻”只能是指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产生冲突时,形成的暂时性思想火花。换句话说,它只有在否定自身、并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中,才有存在的价值。决不等于说一个人在某种观点上求新出奇,就获得了“片面的深刻”——后者的刻意性将导致它有片面而无深刻。

这就像黑格尔对悲剧的著名解释:双方都合理却也都片面,两者碰在一起,不可避免地激发出了悲剧。任何一方都把自己当成全面的真理性力量而去奋力争取,所以双方都是真诚的。我们说他们都片面,这“片面”,是从当事人的真诚和历史客观发展之间的无情冲突,来回过头评价的,并非指他们在当时抱着“片面才更深刻”的意图在行动。试看新文化运动,无论是鲁迅的不读中国书论,还是钱玄同的废灭汉字说,今天看都是片面的,在当时却都是真诚而切中了现实问题的。所以,片面之所以能够深刻,不是由于人主观上去追求某个亮点,而是因为它在自身被不断否定,从而走向全面的历史中存在。把“片面的深刻”和“全面看问题”截然对立起来,便从以往忽视个性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见树不见林的极端。

哲学家黑格尔

34:让杂文承载思想启蒙武器的时代使命,和为了不失去阅读量而迎合读者大众理解力,并尽可能分析得简单之间的矛盾。

35:例如可以参阅朱大路《世纪末杂文200篇》里,文末没注明发表出处的、遭遇了退稿命运的优秀杂文。

36:本题开放性地容许各种言之成理的回答。谨提供一西一中两条答题思路供评分参考。其一,可借鉴法国当代思想家朗西埃以法国大革命为例,所道出的历史写作观: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回溯的幻象建立起来的极端性想象,忽视了真实历史进程中的空档和替代,以至于当一个历史学家说“国王死了”时,国王其实在死了之前已经死了,被代替事件的科学诠释杀死了;作为事件的裂隙——杂文家的原初立法形态,因而被杂文史家过滤掉了。其二,可参考王学谦和朱健国围绕杂文家评价的论争,它就曾发生于你此刻正拿在手里的这本刊物上。

余 话

考了几分?我问了下考完这场试的一位在大学里教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的朋友,回答是五味杂陈:好像有点新鲜感,也不乏发笑之处,但答着答着,又慢慢升腾起一种乐不起来的情绪,以至于常常会打断答题的节奏而陷入深思。他估算了一下成绩,连60分也没考到。我笑道:连你都尚且如此,看来对本文开头引发讨论的《中国现当代杂文史通论》,续补这块很及时很有必要,甚至值得把最后一章扩充成专门的一本“新时期中国杂文史”。任重道远啊!

不料此君反过来游说我:既然考这么一场试不轻松,降低点标准,把及格线定在30分行吗?那几道烧脑的大题,答对了说不定也还是白搭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文学自由谈》2024年第4期。图片来自网络)

文学自由谈
说真话的文学批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