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读到咚咚锵转载丁耀森先生《陈大濩修改“战太平”》旧文:
https://mp.weixin.qq.com/s/dKC5bRlRVIHgQlIJZW0FAQ
陈先生的《战太平》录音,读书时就听过。新词不乏警句,令人击节叹赏。不过,某些修改也需要再研究、再反思,再评价。
对传统剧目的整理修改,涉及对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认知,陈先生的某些改动难免有时代局限。
旧本两位夫人的设计集中体现了传统的道德理念。大夫人正妻,战乱中不宜抛头露面,也恐遭遇敌军受辱,托子投井以全“节”字;二夫人是妾,又有武艺,故抱子装疯逃跑,以显“智”“孝”。两个角色绝非重复多余。
行当、表演的设计也关乎这一理念。大夫人归正工青衣。谭鑫培晚年唱《战太平》,很多时候是陈德霖的大夫人,独唱二黄慢板既是行当规范,也是体现传统道德礼仪。送别丈夫,正房细细叮咛,妾本无须多言。老例,二夫人是花旦、刀马应工,重头戏在装疯游街。光绪初年,兼演小生、刀马旦的李棣香即以唱“二夫人”闻名。所以,有的改本将这段二黄改成一人一句,就是不明该剧角色行当设计原理的胡来。
陈先生的修改没有挖掘原本的意蕴,而从本就不妥的改本出发,将两位夫人合为一个角色,这恐怕还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即以当代的婚姻法反对老戏里的多妻情节。
“忙将人头打进帐”,有视觉冲击力。这一打既有对陈友谅的怒,也有对朱文逊懦弱的恨!取消了,情感张力也削弱了。而这种改动也是当时所谓“净化舞台”的舆论压力下的产物,并不可取。
“劝降”西皮流水的词句,陈先生改得颇有气势,一刚到底,硬汉够硬。旧本的词句固然俗陋,但是,英雄面临生死抉择,也有犹豫,彷徨,似乎更合乎人性,没有必要完全推翻。
总之,陈先生的修改在当时来讲,已经不属于“伤筋动骨”的改编,基本保持了老戏的主干,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改动仍然使老戏失去了相当的传统文化信息,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有些是不妥的。
2024.12.6.草于箱根--东京途中
近期公众号推文回顾:
唱片元音|柴俊为:中国本土唱片发端于赝品的前因后果 唱片元音|柴俊为:“劳弗蜡筒”的价值及其研究中的问题——兼评《中华民族音乐蜡筒(清末晚期)原声集成》 唱片元音|柴俊为、乐美志:清末至民国戏曲唱片发展述略 唱片元音|乐美志:百代公司华语唱片版本流变初探——以上海图书馆藏谭鑫培《四郎探母》为例 唱片元音|柴俊为:孙菊仙唱片真伪新考 唱片元音|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订补
拍案惊奇|柴俊为:驳万钟如《“余叔岩悖论”与京剧表演声环境》
上观·朝花时评|柴俊为:“踏竹马”是“写实表演”?
拍案惊奇|柴俊为:戏曲研究幸勿“正反乱拨”
文汇文艺评论|柴俊为:从梅兰芳“被改名”说起
张伟品|接通传统之精粹 打破西方化迷思
旧文剪报|王元化:谈样板戏及其他
旧文剪报|柴俊为:戏曲时尚化反思
拍案惊奇|柴俊为:也说“听戏”与“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