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台上无“真马”就没法表演“披鞍”了吗?多说无益,请作者看看演出录像:
京剧《战樊城》的刷马备鞍
此文关于《奇双会》的表述则不得要领,十分混乱。仅“吸收”一说,就暴露作者不了解声腔与剧种的关系。《奇双会》是徽调传统剧目,京班唱《奇双会》与唱四平调《醉酒》、唱昆曲《游园》、《刀会》等等一样,都是从源头上继承徽班的“诸腔并奏”特色,不是什么“吸收”的问题,这些戏理所当然属于京剧剧目;昆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除以昆腔为主之外,早就兼容了吹腔、梆子之类的“时调”剧目以适应市场,《缀白裘》亦有收入,所以,《奇双会》也是昆班常演的剧目。吹腔的声腔特征是板腔体,有过门,唱词多十字句、七字句(非长短句),与皮黄属同一体系;而吹腔的演唱又以笛子伴奏,梅兰芳与俞振飞合作,在唱法表演上有一定的昆剧化追求,作为剧目著录,入京入昆,任选其一均可,根本没有“考辨”的必要。作者自己不明原理反而指责原著“不是太熟悉”,倒是“正反乱拨”,徒增混乱。
自媒体短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也没必要非弄几句“八股”结论之类。学术论文,这类现象频现,会有什么后果影响,读者自有明鉴。
近期公众号推文回顾:
拍案惊奇|柴俊为:驳万钟如《“余叔岩悖论”与京剧表演声环境》 梨园往事|柴俊为:余叔岩首次莅沪史实辨正 拍案惊奇|柴俊为:“踏竹马”是“写实表演”?
唱片元音|柴俊为:中国本土唱片发端于赝品的前因后果 唱片元音|柴俊为:孙菊仙唱片真伪新考 唱片元音|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订补
旧文剪报|傅谨:向“创新”泼一瓢冷水———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旧文剪报|傅谨:继承与创新:老话题和新争论 ——回应张之薇 张伟品|接通传统之精粹 打破西方化迷思
张伟品|非遗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旧文剪报|王元化:谈折子戏 旧文剪报|王元化:谈样板戏及其他
旧文剪报|柴俊为:戏曲时尚化反思
拍案惊奇|柴俊为:也说“听戏”与“看戏”
旧闻剪报|柴俊为:大师的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