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有人在群里转来万钟如副教授发在《中国音乐》预印本平台的《表演声环境:传统音乐流变的潜在动因——兼与柴俊为先生商榷》[1],是回应我的《驳万钟如<“余叔岩悖论”与京剧表演声环境>》[2]。粗粗浏览一过,发现作者毫无诚意,东拉西扯,一味强辩。除了对《“余叔岩悖论”与京剧表演声环境》一文的大量错误,避实就虚,避重就轻进行诡辩外,行文论断依然犯有引用文献错误、理解错误、判断逻辑错误三个老毛病,先简单各举一二条,豹窥一斑。
一、该文表1中:“1921年百代公司录制六张半唱片”,虽然把原来两个自相矛盾的日期统一了,但仍是引用过时的错误文献。百代公司录制余叔岩唱片实际是1925年,这有《申报》报道、广告作证。近年来,研究介绍余叔岩唱片的论文多已更新[3],特别是作者自称“重点引用“的《余叔岩年谱》也更新为”1925年“,然而,在回应批评的文章里作者都不认真查对,其学风可见一斑。
二、该文谈“电声环境”,第一例就是“唱片”,抄了一大段早期唱片灌制的资料,称这是“新的音乐媒介以电为基础构成电声环境”。令人惊讶的是,万副教授竟然不知道这些唱片的录音是“声学录音”,其收音、放音均非“以电为基础”。可见跟他“研究”京戏一样,也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敢写。如今,这类现成文章翻翻,啥都能研究的教授学者不是个别的。(此条错误是张伟品教授指出的,笔者不敢掠美。)
三、我在驳文中指出:声环境的“研究要靠科学数据说话。仅用一般的物理常识、生活常识泛泛而论,意义不大。”作者却枉称,我“把‘表演声环境’理解成生活常识了。”如果这不是有意狡辩,那就是一如既往的理解错误。作者把北京“第一舞台”与上海“丹桂第一台”混为一谈,用徐凌霄对第一舞台的声环境评价来说余叔岩在丹桂第一台“不可能有上佳表现”,这不是什么“一字之差”。在“声环境”研究上,这是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把两个剧场张冠李戴,“声环境”评测岂能正确?这正说明,作者的所谓“表演声环境”研究没有具体的数据依据,只是看到名称相似就拉在一起。而这样的胡乱“研究”才没意义,并没有人认为表演声环境研究本身没意义。
四、从这种理解错误出发,作者大谈声环境研究的普遍意义,这就是逻辑错误了,这叫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常识要不要研究”也是同样的逻辑问题。常识如果有误不仅可以研究还可以推翻,但是重新研究常识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我反对的是什么都不懂瞎研究,把正确的常识研究成“问题”。
[1]见《中国音乐》(预印本):
https://cmj.ccmusic.edu.cn/thesisDetails#10.12453/202407.0003&lang=zh
[2]见《中国音乐》(预印本):
https://cmj.ccmusic.edu.cn/thesisDetails#10.12453/202403.0036&lang=zh
[3]夏源《敏而好学 集古出新——论余叔岩的文人素养》,中国戏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级)第7页。
近期公众号推文回顾:
拍案惊奇|柴俊为:驳万钟如《“余叔岩悖论”与京剧表演声环境》 拍案惊奇| 柴俊为:“踏竹马”是“写实表演”?
唱片元音|中国本土唱片发端于赝品的前因后果 唱片元音|孙菊仙唱片真伪新考 唱片元音|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订补
旧文剪报|傅谨:向“创新”泼一瓢冷水———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旧文剪报|傅谨:继承与创新:老话题和新争论 ——回应张之薇 张伟品|接通传统之精粹 打破西方化迷思
张伟品|非遗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旧文剪报|王元化:谈折子戏 旧文剪报|王元化:谈样板戏及其他
旧文剪报|柴俊为:戏曲时尚化反思
拍案惊奇|柴俊为:也说“听戏”与“看戏”
旧闻剪报|柴俊为:大师的最终选择
扫一扫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