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剪报|柴俊为:对传统的傲慢与偏见——读祖荣祺的《我看“武戏文唱”》(节选)

文摘   2024-10-20 19:49   泰国  



(讨论“武戏文唱”部分略)
祖先生对武戏文唱传统的偏见也是时下文化上某些激进思潮的具体反映。闻一多先生曾说:“我们这时代是一个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有的学者更指出,“反传统”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中最大的“传统”。事实上,尽管京剧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但是在今天的京剧界传统的声音不是太强大了,而是太薄弱了。各种激进革新的论调充斥着报刊舆论。传统艺术被当作流行艺术来要求“顺应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人讳言传统,唯恐被划入“保守派”的行列。保守艺术传统的独立声音失去了应有的地位。祖先生文章的观点就是这种“反传统”思潮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他的许多主张和话语都是近十年来在各种座谈会和报刊言论中常听见的“口头禅”。对这种思潮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理论反省,不是本文的任务。而针对祖先生文章的某些具体观点,我想说明两点:第一,激进的反传统实际上未必能真正跳出传统。祖先生的武戏发展观表面上极为开放自由,“求新求难”成了主要的艺术目标。甚至为了追求扑跌难度,传统规范也可以不管不顾。这种观点,连同他所津津乐道的《盘丝洞》、《真假美猴王》之类,又何尝跳出了传统?这种审美趣味不就是当年海派京剧和杭、嘉、湖戏班的武戏传统吗?从一种传统走向另一种传统,甚至还是一种不甚完善的传统,很难说是一种进步。

第二,在传统艺术领域,脱离传统规范来进行艺术批评,带来的往往不是艺术上的自由,而是认识上的混乱。祖先生文章中讨论的《界牌关》“脱靠”之争就是一例,该剧主角罗通被敌人刺中腹部而战败,有武生不脱靠以炫耀技艺,其错误的实质就是违反传统规范。按传统,罗通应脱靠,戴甩发,穿箭衣,这种扮相在京剧中是用来形容武人处于狼狈境地的专门“语汇”,这种艺术的假定性是与观众的一种默契,已经不需要从生活真实中去找依据来证明其合理性了,不脱靠的处理是一个“非法语汇”。它的随意性破坏了舞台与观众的默契。不仅有碍理解,在艺术效果上,也使人物不同境遇中的形象失去了反差。但是,我们的专家评委却不敢直言谈相,唯恐被讥为“死守传统”,反而牵强附会地从生活真实中去寻找其“不合理”的依据,从而引出了祖先生更牵强的“合理”辩护。一个十分简单艺术细节问题,居然搞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莫衷一是。

这类争论在目前的京剧界并不是个别现象。去年的京剧电视大赛,有武生演《拿高登》翻“大刀前仆”,也引起了同样的争论;反对者认为“不符合人物”不可以翻;赞同者认为“符合人物”可以翻。对一个艺术细节问题从同一角度,以同样的标准,竟然得出如此针锋相对的结论。这种争论表面上是彻底摆脱了束缚的“畅所欲言”,实质上却意味着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已失去了起码的共识。它将把我们引入一种无所适从的、极不自由的状态中去。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对穿衣服的传统也疑惑起来了,连上大街是穿衣服,还是光屁股都要“百家争鸣”了,这将是一种什么状态?

在京剧的艺术传统中,不仅有欣赏习惯、审美趣味等等的表层传统,更有关于剧种个性、剧种本质的深层传统。后者实际上也是这个剧种得以生存的依据。如果我们不希望这个剧种更快地灭亡,那么,保守传统就是一种不可没有的声音;而大胆的革新也不能不受传统的制约。

原载《中国京剧》1992年第6期

近期公众号推文回顾:


绝版赏析
唱片元音·京剧大戏考·旧文剪报·正经八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