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受体阳性(AChR+)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涉及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些自身抗体通过多种病理机制干扰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包括补体激活、AChR内化以及ACh结合位点的阻断。随着对MG病理机制理解的深入,针对特定病理机制的治疗策略,如补体抑制剂和FcRn抑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这些治疗手段在一些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对治疗缺乏响应,这可能与AChR自身抗体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有关【1】。近日,Fatemeh Khani-Habibabadi 等研究人员在 medRxiv 上发布了题为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Autoantibody-Mediated Pathogenic Mechanisms Among Acetylcholine Receptor-Positive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的预印本【2】。本研究旨在探索AChR自身抗体介导的不同病理机制之间的关联,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研究结果显示,AChR+ MG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存在异质性,且在疾病过程中发生变化。
- 在横断面样本中,10%和12%的患者分别观察到IgA和IgM 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与IgG的共存。
- AChR-IgG1是最常检测到的亚类,其次是IgG3和IgG2。
- 补体激活是主要的病理机制,84.8%的样本中检测到补体激活,其次是AChR内化(63%)和阻断(30.4%)。
-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自身抗体亚型/IgG亚类及其相关病理机制的时间波动。
(如需原文,请加微信healsana获取,备注20240828medRxiv)研究发现,在AChR+ MG患者中,IgA和IgM 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与IgG共存的情况分别出现在10%和12%的患者中。AChR-IgG1是最常见的,占比67.4%,其次是IgG3(21.7%)和IgG2(17.4%),而IgG4则未被检测到。补体激活是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主要病理机制,84.8%的样本中观察到这一机制。AChR内化和阻断分别在63%和30.4%的样本中被检测到。同时存在补体激活、AChR内化和阻断三种病理机制的患者占17.4%。在两年的纵向研究中,观察到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亚型/IgG亚类及其介导的病理机制在个体患者中随时间发生显著波动。AChR-IgG结合能力与补体激活和AChR内化的效率呈正相关,但与阻断ACh结合位点的效率无关。使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的患者组中,尽管AChR-IgG结合能力在52周时有所下降,但补体激活、AChR内化和阻断等病理机制的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强调了AChR+ MG患者中自身抗体异质性的复杂性,并表明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在选择能够解决患者特定自身抗体介导机制的治疗方面的重要性。此外,研究还为未来针对MG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探索与治疗结果的潜在关联。图1. 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亚型和IgG亚类分布
图5. 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亚型和IgG亚类在激活补体和介导AChR内化中的效率图6. 自身抗体结合能力及介导的病理机制的时间变化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乙酰胆碱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AChR+ MG)患者体内AChR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异质性及其介导的多种病理机制,揭示了这些自身抗体在疾病进程中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提示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考虑患者特定的自身抗体谱和病理机制,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研方面,研究为未来MG的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靶点筛选以及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方向,特别是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上具有指导价值。此外,研究还提示了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群体进行更深入的病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发现新的治疗机会,进一步改善MG患者的临床预后。期待更多类似高质量研究,给患者带来更优的临床诊疗策略。【1】Pham MC, Masi G, Patzina R, et al. Individual myasthenia gravis autoantibody clones can efficiently mediate multiple mechanisms of pathology. Acta Neuropathologica. 2023 2023/08/01;146(2):319-36.【2】https://doi.org/10.1101/2024.08.28.24312367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更不代表本公众号认可研究结果或文章。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作者:Amber Wang,编辑:Jessica,微信号:Healsanq。助理:ChatGPT“征战重症肌无力”与各位同仁一起,学习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探索更优的诊疗策略。欢迎同仁投稿及分享。运营:美国Healsan咨询公司MG项目组,专注于临床科研及临床试验的服务公司,擅长于针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科研设计及临床试验结果的报告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