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统编教材对《匆匆》的修改得失谈

文摘   教育   2024-01-16 08:57   广东  

统编教材对《匆匆》的修改得失谈

陈德兵

《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多次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老教材对原文只字未改,全文照编。统编教材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对原文做了一些修改。这些修改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现在以统编教材2019年12月第一版为例,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对原文文字的更改

对原文文字的更改有五处:

第一自然段中,两个语气助词“罢”改成了“吧”,这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改得正确。

第三自然段中“去的匆匆”改为了“去得匆匆”,“匆匆”在这里是补语,补语前用“得”,改得也是对的。

第四自然段中,将“赤裸裸的回去”改为“赤裸裸地回去”,也是对的,“回去”是动词,作谓语,前面应该用“地”。

第三自然段中,将“飞去了”改为“飞走了”,尽管意思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去”是第四声,在这里显得更加干脆利落,所以我认为改得不妥。

二、对原文文字的删除

对原文文字的删除有三处:

第一处是将第三自然段“遮挽着的手边”中的“着”删去,第二处是将这一段“我掩着面”中的“着”删去。我认为这两个“着”都不应该删去,“着”在这里着重呈现一种持续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见这样两个画面:一个是“我”伸着手在挽留着什么东西,仿佛定格在那里了;一个是“我”以手掩面,沉浸在一种难以自拔的情绪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久很久。但是,这两个“着”删去后,状态不在了,只剩下了那两个片刻间转瞬即逝的动作。

第三处是将第四自然段“我能做些什么呢”中的“些”删去了。这也是一处败笔。我能做些什么呢,言下之意是“我”可以做的事情应该不少,“些”表示数量较多,而实际上是“我”什么也做不了,前后对比,落差很大,给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些”去掉后,我能做什么呢,本就暗含着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之意。改得不好。

三、对原文文字的增加

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字,那就是将第二自然段中“他们给了我”改成了“他们给了我们”,加了一个“们”。这处增加有点莫名其妙。全文都在表达自己的心情,与他人无关,所以不可能蹦出一个“我们”来。再说,他们给“你”给“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怎么可能放在一块儿说“给了我们多少日子”呢?当然,也不可能是将给我们的日子加起来计算的意思。所以,这一处增加是毫无道理的。

四、对原文标点的更改

对原文标点的更改多达11处。分别是4处分号改为了逗号,4处句号改为了分号,1处逗号改成了分号,2处分号改成了句号。我将这11处标点的调整编上了序号。我个人认为:第1、2、3、4、9处将分号改为逗号是合理的,第5、6、7、8、10、11处的标点调整是不合理的,站不住脚。第6处应该改为句号,其他5处都应该还原成原来的标点符号。

我重点说说最后两处分号为什么不能改为句号。这两处分号非常独特,表示的不是前后两个句子的并列,而是前后一问一答的并列。整段话就是四问四答,只是后面两问作者是用反问句作答的,因而没法使用分号,如果第三问也是陈述句作答,则答句后面自然而然用分号。

最后,我个人觉得,像朱自清先生这样经典的文章,还是保持原貌收入课文比较好,一是对经典作家的尊重,一如我们尊重鲁迅先生一样;二是保存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的一点语言原貌,让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语言有所了解,并不是坏事;三是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完全可以跟学生讲明白,或者通过加注释来解决,都不是难事。

(补记:现在使用的2023年印刷的统编教材又在2019年12月印刷的教材基础上做了微调,略有进步,大家可以参照阅读。)

附教材:

匆  匆统编2019年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多少日子1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3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4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5我觉察他去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6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7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8掩面叹息9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10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11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  匆人教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相关链接:

【文本】换个思路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文本解读

【文本】《母鸡》一文里藏着的表达秘妙

【文本】用经典致敬经典——《西游记》第24至26回赏读(之四)

【文本】无巧不成书,无书不是巧——《西游记》第24至26回赏读(之三)

【文本】以儿童视角 写儿童心性——《西游记》第24至26回赏读(之二)

【文本】以儿童视角 写儿童心性

【文本】教材编写与教学实施的两难抉择

【文本】身体的病好治,心理的病难医——扁鹊、蔡桓公带给我们的启示及其他

【文本】它揭示了故事写作的秘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文本解读之二

【文本】《少年中国说》(节选)文本解读

【文本】学者们的误读

【文本】它揭示了孩子成长的秘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文本解读

【文本】借助科普文本 学习提取信息——《飞向蓝天的恐龙》文本解读

【文本】破解“美丽”的丰富内涵——《跨越百年的美丽》文本解读

【文本】好一座伟岸的山——《桥》文本解读

【文本】父亲贬“苹果”了吗?——对《落花生》一文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文本】设置误会是让故事变得曲折的秘诀——《给予是快乐的》文本解读

【文本】在对比中认识乌塔——《乌塔》文本解读

【文本】种树人的悖论——换个角度读《桃花心木》

【解读】感受语言的魔力————《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文本解读


一起玩转语文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语文、研究语文、探讨语文、玩转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