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四季之美》到课堂之美——张学伟老师执教《四季之美》赏析

文摘   教育   2024-02-02 00:29   湖北  

从《四季之美》到课堂之美

——张学伟老师执教《四季之美》赏析

陈德兵

听张学伟老师执教《四季之美》,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享受!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张学伟老师,那就是:睿智!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节课的亮点,那就是:真多!

下面我就美美地跟大家好好唠唠这节课!

一、幽默的语言,点燃课堂情绪。

先看第一次爆笑的名场面。学生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片段,这一段里的儿化音特别多,也特别重要,要是去掉了儿化音,文章的味道可就变了。也许是张老师灵光一闪,一个笑话就冒出来了(这样的情况我经常遇到,受环境刺激,攒在大脑犄角旮旯里的这些笑话啊、故事啊、典故啊就不由自主地“跑出来”了,压都压不住):

师:说个笑话——张老师是中原人,在江苏工作。江苏人喜欢吃小龙虾,去饭店里吃的时候,它分成大份儿的和小份儿的,就是数量不一样,当然,价格也不一样。每次服务员都会问一句——你们要大份还是小份?我就觉得特别刺耳——我们是来吃小龙虾的,要什么大份(大粪)呀?(生笑)我每次都纠正她——大份儿!大份儿!

我敢打赌,这个笑话绝对是张老师备课时没想到也没准备的。但是,它就这么水到渠成地溜出来了!这个笑话,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以及“严重”后果呢?最直接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彻底放松了,大脑完全被激活了,之后,他们会迸发出无穷的思想火花,带给你无穷的惊喜!或许,学生课下还会对生活中的一切语言都变得敏锐敏感,会成为一个个小小的语言学家!

第二次爆笑的名场面,是引导学生理解“比翼而飞”的丰富内涵。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张老师的引导——

师:“比翼而飞”什么意思呢?“比”可不是比赛啊,“比”是并排,“翼”是翅膀。这为什么让人感动?

(生答不上来。)

师(笑):看来你们还没有长大啊!(生笑)

师:白居易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讲的是什么关系?生:恋人。

生:爱情。

师:所以啊,“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相依相伴的画面也让人感动。好,请男孩子来读一读——

“比翼而飞”为什么让人感动?学生答不上来,张老师一句含蓄的“看来你们还没有长大啊!”让全班学生乐不可支。这时候,孩子们的笑是羞涩的、含蓄的,也是隽永的、回味无穷的。孩子们的笑,证明他们对张老师没说出来的意思心领神会了(你领会了吗),跟张老师达到“心有灵犀”的默契了。同时,“比翼而飞”传递出的温情和美好,被学生全部接收到了。所以,这时候,孩子们的朗读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变化。张老师再佐以白居易和杜甫的美妙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多么让人陶醉的语文课堂啊!

第三次爆笑名场面,是张老师引导学生由“自然界的四季”感悟“人生的四季”。学生的理解当然存在些许偏颇,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且看张老师的“四两拨千斤”——

生:我觉得少年对应的是春天,懵懵懂懂,如同新生。青年热热闹闹,对应的是夏天。中年,成熟了,长大了,对应的是秋天。老年对应的是冬天……

师:来,你大概划一个时间段吧——人生的四季大概是什么时候?

生:0-12岁少年,12-20岁青年,20-50岁中年,50-生命结束,老年。

师(笑):他刚才在讲的时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张老师今年快50岁了,上次有一个同学讲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我划到冬天了!(生笑)

听张老师说“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学生肯定也纳闷,至于这么紧张吗?后来听他解释原因——“张老师今年快50岁了,上次有一个同学讲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我划到冬天了”,学生哪里还忍得住笑?!张老师啊张老师,你哪里是个老师,分明就是个段子手好不好?

你说,这样的语文老师,哪个孩子不爱?这样的语文课,哪个孩子不迷?这样学语文,哪个孩子还学不会?张老师的幽默就是相声里的“现挂”!都是现场临时生成的!张老师的幽默,见的是底蕴,是功力,是智慧!张老师的幽默,与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刻意“制造”笑料绝不一样——那顶多算“人工降雨”,而张老师,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对比的策略,引爆学生思维。

张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最核心的教学策略是:对比!!

1.对比课题,把握课文重点;

开课之时,板书了课题,四个字,有大有小。“四季”和“美”写得大,学生不难猜出张老师的用意,提醒学生这篇文章写的是四个季节,突出的是每个季节的美。把球踢给学生,一下子弄懂了文章的重点所在。

2.对比片段,触摸语言特色;

破题之后,开始入课。可是,张老师又不按“常规”出牌,他出示了朱自清的《春》的片段。张老师用了不少的精力引导学生读好这个片段,体会作者的感情,为的是啥?为了和课文第一自然段对比!有了参照,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两个片段的显著差异:一是文章给人的感觉不同,二是描写的景物不同,三是选择的时间不同,四是写作的详略不同,五是朗读的节奏不同。这可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张老师的迂回战术大获成功!好一个“围魏救赵”!好一个“曲线救国”!

3.对比词语,梳理全文脉络;

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短语)罗列在一张PPT上,张老师引导学生从横、纵两个方向发现了里面的“玄机”:从横向看,每一行是一个季节;从纵向看,第一列是时间,第二三四列是景物,第五列是作者的感受。这一张“经纬网络图”,将课文主要内容全部涵盖进去,学生在对比发现的同时,也对全文内容了然于胸。真是“一箭双雕”啊!

4.对比“你”“我”(读者和作者),体会作者匠心;

课文不长,景物有限,时间也不同,却表达着丰富的内涵。作者选取这些景物有什么讲究?为什么每个季节选择这样的时间段来写?看似很平常的安排,却有着特殊的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匠心和背后的深意?张老师还是用对比!你看——

师:如果,让你来写夏天的夜晚,你会写什么?

生:月亮、星星、流水……

师:月光、流水、蝉鸣、蛙鸣……但作者选取的是——

生:萤火虫!

师:这个聪明的孩子——她告诉我们作者选取的角度特别独特。如果,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什么?

生:小鸟、花、柳树。

生:小草、桃花、春风……

师:作者写的是什么?

生:天空。

写某个季节,你会写什么?孩子们自然有孩子们的视角,那么作者为什么只写萤火虫?因为她是孤独的!她只有萤火虫相伴!四个季节,课堂上四次对比,学生四次走进作者的心田。

师:如果我们写秋天,一定会选枫叶、田野、稻田、果园、菊花……但是,作者选的

——

生:归雁,大雁比翼而飞。

生:点点归鸦。

师:我们再来看冬天吧!谁有话讲?

生:我们写冬天,一般写的都是结冰的河,漫天大雪,堆雪人的场景……但是,作者写的却是火。

师:也就是作者特别怀念冬日里的温暖——外面寒风凛冽,屋内炉火熊熊。

生:我感觉这好像在象征什么,一个人在寒冷中,会有人给他送去希望?

生:我觉得是作者身在异乡,特别怀念家中的温暖。

孩子们太棒了!他们在自己和作者的对比中,渐渐走近了清少纳言这位1000多年前的异国女作家。如果没有这样的对比,学生怎么会和作者的心贴得如此之近?

在感受季节与季节之间的细微区别时,张老师不忘又用上这一招——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日本作家清少纳言,1000多年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眼光特别独特,她的感受特别细腻。你们发现了没有?夏天和春天对比,春天的黎明变化是缓慢的,安静的,夏夜却有萤火虫在跳动,变化比刚才快得多了。

春天的缓慢,夏夜的跳动,变化加速了,这就像一首圆舞曲,节奏在变化,曲风也在跟着变化。

5.对比字眼,落脚文化心理;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归”的特殊含义,张老师又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对比。他认为“归”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文化心理,一种隐秘的内心渴望。张老师拿什么来与之对比?中国人过年!啊!这是怎样的神来之笔?是的,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回家,每天都渴望,但是,何时尤其想回家呢?对中国人来说,当然是过年呀!过年回家,就不是普普通通的回家了,而是心理上的回家,文化意义上的回家。“归”,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寻求、心灵的慰藉!

6.对比迁移,聚焦仿写秘钥;

在迁移环节,为了巩固学生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在练笔中出现草率应付的现象,张老师不惜“糟蹋”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LOW”的一面展示出来:

师:下面,张老师写了几句话,来看一下——

PPT:春天最美是河岸。河水涨了,柳树绿了,桃花开了。

师:张老师写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一个季节,选择一处场景。有吗?

生:有。

师:哪里不好?来,告诉我,我应该怎么改?

生:要聚焦一个景物。

师:具体说说。

生:你要写河水的话——开始的时候是冰,后来开始融化,再后来是淙淙的溪流,最后是哗哗的河水……要有这个过程,有声音,可以吧?

师:可以。

生:你还可以写柳树,写它们长出嫩芽,叶子生长,柳枝变长的整个过程。

生:写桃花可以用些比喻的手法,像星星,像火,像天上落下来的红云什么的。

师:你们招数不少啊!(生笑)下课之后,请同学们写一段话——选择一处场景,聚焦一种景物(动态),表达一种心情,好吗?

生:好!

对于出口成章的张老师来说,写一段文字,再怎么也不至于次到这个地步吧?但张老师偏偏就这么“糟蹋”自己了!为什么?为了启发孩子们啊!张老师这一招真的高明,故意在学生面前“示弱”“露怯”,颠倒师生角色,让学生反过来“指导”自己。在这样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复习巩固了旧知,更加明晰了练笔要求,还暗暗提高了自我期待——我都能指导老师了,还能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吗?

面对这样的对比妙招,我们除了大写的服气,还能说什么呢?

三、奇妙的“感觉”,凸显文情学情。

张老师本课教学,遵循了散文阅读的客观规律,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

在张老师本课的教学语言中,除了他开课就强调的“发现”,还有一个词语,也是高频出现的,那就是“感觉”!据我不完全统计,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4次说到“感觉”。

一开课,张老师就对同学们说:“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语文的感觉特别好,我先考考你们吧!”接着,张老师将朱自清先生的《春》片段和课文第一段放在一起,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充分表达之后,张老师及时小结:“你看,你们就很会学语文。当我们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比一比的时候,你们就有了很多发现,你们语言的感觉特别好。”

仅就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感觉”有什么奥妙呢?

首先,降低学习难度。张老师借班上课,孩子们语文学习水平怎么样,张老师心里肯定不清楚。在师生彼此不够熟悉的情况下,如果老师提问难度过大,一定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畏难情绪,造成人为的学习障碍。张老师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先夸了一下全班同学,帮助孩子们放下心理包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语文的感觉特别好”——这句话很有讲究,如果直接夸孩子们语文成绩特别好,万一事实不是如此呢,老师和学生都尴尬了。但是“感觉特别好”,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对吧!即便是语文成绩不怎么好,也不妨碍语文的感觉好,所以孩子们会欣然接受这句夸奖,同时在心里给自己暗示:我们的语文感觉特别好,等会儿让老师瞧瞧!接下来,孩子们果真就纷纷表达自己的“感觉”了!由于张老师夸得“准”,所以带来了课堂的“欣欣向荣”!

其次,找感觉是阅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起始阶段和必经阶段。我们平时口头上所说的“感觉”跟心理学意义上的“感觉”不一样,指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内容所产生的直接反应。诗歌和散文作为抒情性文体,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我们阅读诗歌和散文,必定在第一时间基于自己的阅读背景(生活阅历、文化积淀、阅读经验等),对相关文字产生直接反应。且不管这种直接反应正确与否,但一定都是非常宝贵的。只有在丰富的感觉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开展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归类、综合、提炼、升华等活动,才有可能逐步接近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本义。想跳过“感觉”,直接触摸到文章的内核,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说,孩子们的“感觉”越丰富,那么离文章的主旨越接近。张老师一次次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觉”,就是在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作者清少纳言,一步步走进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当学习推进到第四自然段时,一个孩子说:“我感觉这好像在象征什么,一个人在寒冷中,会有人给他送去希望。”这是多么精彩的感觉啊!其实,此时,离张老师问“感觉”已经相距好久远了!但,孩子们已经将它变成了一种自己的方法论!

其三,感觉是通向文意多样性的必要渠道。散文也好,诗歌也罢,越含蓄,越是吸引读者,因为文本内涵的多元性,更能让每一个人从中读出专属于自己的东西,更能和文本产生共鸣。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没有人愿意被固定的解读束缚自己的思想。张老师多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其实透露出为师者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理解的尊重。所以,有孩子就自己悟到:“火盆就像母亲对我们的爱,时刻是温暖的。”“明亮的月夜应该是自己对以后的事业有一种很高的期待,觉得自己会成功,漆黑漆黑的夜晚有可能是自己在事业中受到了挫折,没有那么顺利。”……这都是多么难得的体会呀——建立在“感觉”之上的理解!

张老师对“感觉”的妙用,是他对学情的深刻理解使然,是他对学生的真诚尊重使然,更是他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入洞悉使然!

张学伟老师最后将自然界的“四季”与人生的“四季”对接,我起初有些不太赞成,觉得这样类比略显牵强,现在回头一想,说明自己还陷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还没有彻底敞开自己的“感觉”。我在心里提醒自己:好好向张学伟老师学习!

此时,耳际萦绕的是小时候听过的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歌名是《跟着感觉走》。旋律是那么熟悉,歌词是那么优美: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

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

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

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

……

(此文收入开明出版社《张学伟统编语文课堂教学16例》)


相关链接:

【实录】遵循内在逻辑  打造文化课堂——评杨修宝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一课

【实录】一诗意象“动客情”——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转述》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我”——《说说我自己》习作指导课堂实录及点评

【课堂】换条道路赏奇景——《识字六 古对今》教学手记

【课堂】“来呀!你放马过来呀!”——《画》教学手记

【课堂】“好享受的感觉”——《小小的船》教学手记

【实录】《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扎实生动  情趣盎然——《青蛙写诗》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统编教材二下《青蛙卖泥塘》课堂实录

【实录】统编教材四上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实录】《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实录

【实录】《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实录】《为人民服务》课堂实录

【实录】陈德兵:《在柏林》课堂实录

【课堂】深化人文主题  落实语文要素——《开国大典》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堂】余映潮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与评析

【课堂】追求思维的力度与深度——《将相和》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堂】余映潮老师《鲸》课堂实录及赏析

【课堂】一字未宜疏  语语悟其神——《“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堂】工具共人文一色  思维与语言齐飞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教出散文的层次——统编教材六下《匆匆》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起玩转语文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语文、研究语文、探讨语文、玩转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