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二)

文摘   教育   2023-12-29 00:05   广东  

【编者按:拙文承《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各位编辑厚爱,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23年第12期。现在转发在此,以表谢忱。同时,恳请全国小语同行、师友批评指正。】

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二)

陈德兵

九、齐整

所谓“齐整”,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将文本相应部分的语言文字或提炼出来的小标题、主要内容等做整齐化处理,使之看起来更准确、更整齐、更有震撼力。比如,学习《黄山奇石》,我们将文中提到的奇石的名字全部板书在黑板上,不难发现,这些石头的名字不够整齐,有三个字的,有四个字的,还有五个字的,其中以四个字的名字居多,如“猴子观海”“仙女弹琴”等。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所有奇石的名字都改成四字词语呢?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可以变为现实的。我们将所有四字名字拿出来,加以分析,就发现了其中命名的奥秘:前面两个字是一个名词,往往表示一个人或者一种动物,第三个字是一个动词,第四个字又是一个名词,后面两个字合起来表示干什么。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仙桃石”改名为“麻姑献寿”,显得更有文化味道;可以将“金鸡叫天都”改名为“金鸡报晓”或者“金鸡啼晓”。结合练习题里的几张图片,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思路去给奇石命名,再展开描述。

再比如,学习小小说《桥》,我们感受老汉这一人物形象时,也可以用上齐整策略。学生说到“沉着冷静”时,我表示同意,顺势问学生“谁最有资格第一个过桥”“他为什么不第一个过桥”,学生回答说:“老汉最有资格第一个过桥,因为他年纪大,而且最先到达桥头。他没有第一个过桥,是因为他要留下来指挥村民们过桥,他要把全体村民救出去,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有担当!”接下来,学生说“老汉很会指挥”,我问“老汉短短15个字,表达了四层意思,为什么说话这么短促,不可以像平时开会那样说话吗?——乡亲们,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非常危急,大家一定要按照指挥统一行动……”学生回答:“那样会耽误很多时间,这个时候是在跟死神赛跑,多用一秒钟就有可能多死一个人,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对!这就是有智慧!”受我的启发,学生后来依次概括出老汉的形象:“有魄力”“有原则”“有柔情”。啊!原来,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有担当”“有智慧”“有魄力”“有原则”“有柔情”的基层共产党员干部的形象!

十、替换

所谓“替换”,就是用同类的事物或者词汇换掉课文中的某些事物或词汇,引导学生发现替换后的表达效果,然后悟出新的东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原文的部分内容,有的可以替换,有的不可以替换;有的经过替换,效果会打折扣,有的经过替换,效果更好;还有的经过替换,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拿《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来说,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我请学生将句中的“蝈蝈”替换为另一种动物,学生发现,用“青蛙”替换“蝈蝈”更好,第一,青蛙就是生活在水塘里、池塘边的,在水塘边散步听到它们的声音再正常不过;第二,这里的三个句子是并列关系,但“蝈蝈”只是“虫”的一种,是包含在里面的,而青蛙则符合并列关系。巧的是,教材后来修订时,真的把“蝈蝈”换成了“青蛙”。这篇课文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三个拟声词也可以替换,这样原句就变成了“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潺潺,流向河流;河流哗哗,流向大海;大海轰隆,汹涌澎湃”,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更有意思的是,学习《秋天的雨》,我请学生将题目和文中的“雨”,换成秋天的另一样事物,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秋天的阳光”,有的说“秋天的云”,有的说“秋天的风”……还把替换的词带入课文,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证明他们的替换多么合适。最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秋天的(),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不管是雨,还是风,都是在告诉我们:秋天里层林尽染,景色非常美丽;“秋天的(),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不管是雨,还是风,都是在告诉我们:秋天里瓜果丰收,气味格外香甜;“秋天的(),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不管是雨,还是风,都是在告诉我们:秋天里气温降低,大家都在忙碌。哦,学生此时终于明白了,秋天的雨也好,秋天的风也罢,不过就是一个引子呀!全文想说的,就是一个意思:秋天真是太美了!这样的替换,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呀!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会不会受到这篇课文的启发,借用一个“引子”去赞美某个事物呢?

十一、推敲

所谓“推敲”,就是凭借语感和语识,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仔细揣摩、品味,感受其精妙或不妥,语言文字运用精妙的,进一步揭示其为何精妙,语言文字运用不妥帖的,则进一步思考,怎样调整,才能达到准确、妥帖的境界。比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在总结爬山虎爬墙的动作时,这样写道:“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个“一脚一脚”就用得特别精妙,那它妙在何处呢?值得我们好好推敲一番。一般而言,我们描述人或动物往上爬的动作,都是说“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里的“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是否也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呢?这就涉及往上爬的主体了,不同的主体,动作特点是不一样的。人或动物往上爬,是几只脚交替往前迈,迈一步,就往上爬一步,脚就不在原来的地方了。爬山虎往上爬,是长一只脚,才往上爬一步,脚就永远留在原地了,要想再往上爬,那就得再长出新的脚。哦!原来“一脚一脚”用得如此精准!

再拿《四季之美》来说,这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文字基本做到了清通、晓畅。但是,仍旧有两个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教学时,我认为可以拿出来请学生推敲,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一处,“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这一句里的“固然”和后面的“也”明显搭配不恰当,“固然”后面,往往接一个表示转折的句子,所以,可以这样修改: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但是,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也特别美。第二处,“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跟前面问题一样,“当然”与“也”搭配不合理,“当然”后面也应该接转折句,不妨引导学生去琢磨琢磨怎么改更妥帖。我的建议是改成这样:落雪的早晨当然美,不过,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也别有一番风味。

十二、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情景,假想提出另一种情况,如果假想的情况不成立或者效果不及课文情景,则说明课文中的情景是特别难得的;如果假想的情况成立或者比原文情景要好,则说明课文的表达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以一年级《四个太阳》为例,看看假设的运用。诗人想给四个季节分别送上不同的太阳,读完这首诗,我们做出假设:如果没有诗人送出去的这四个太阳呢?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没法得到解决,人们生活很难受;而春天和秋天呢?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诗人没有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秋天也还是金黄的,诗人没有送一个彩色的太阳给春天,春天也还是多彩的。那就意味着,诗人送给春天和秋天的太阳,是没有发挥作用的。那么,按照课文本来的逻辑,可以怎样做出修改呢?每个季节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送出的太阳可以弥补这个缺憾,让每个季节都变得无比美好。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良机。

学习《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西门豹的智慧,我们也可以运用假设策略。“同学们,当西门豹通过调查了解,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立即动手,将参与干这件坏事的巫婆、官绅头子和所有官绅都抓捕起来,然后公开宣判,这样是不是更加大快人心?”这是我提出的假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给出了许多反对的理由:第一,这样抓捕坏人,一定会和敌人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拼斗,一定会带来人员伤亡;第二,坏人的势力很大,当地的官员几乎都参与进来了,他们会拧成一股绳,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跟他们一起反对西门豹,很难把他们一网打尽;第三,就算把他们都抓起来了,有些官员不一定会认错,还会继续在背后作祟;第四,老百姓不能得到彻底的教育,有些人还会对河伯娶媳妇这样的迷信活动深信不疑,西门豹一走,说不定马上就会死灰复燃;第五,外出逃难的家庭同样不敢回来;第六,衙门里缺少得力的官员帮忙做事……相比之下,西门豹借“送新娘”麻痹所有坏人,然后将计就计,不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了首恶,而且让参与其间的官绅坦白真相,深刻地教育了所有老百姓,铲除了迷信的土壤,最后宽宏大量,赦免了这些主动认错的人,他们帮助朝廷做事一定更加尽心尽责,外逃的家庭会非常放心地回迁……这个假设策略的运用,真是事半功倍!

十三、抽绎

所谓“抽绎”,就是将事情的本质从事情的表象中抽取出来,让学生对事情的真相看得更加清楚,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表达目的和写作思路,让学习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收获更加丰富。比如学习《蜘蛛开店》,很多课堂把时间花费在梳理故事经过上,花费在指导学生讲述故事上,而学生的思维几乎没有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简单梳理故事经过后,抛出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蜘蛛开的哪一家店赚了钱?”刚开始不少孩子认为前面两家店赚了钱,只有第三家店没赚到钱。后来经过引导,全班孩子终于明白:蜘蛛的三家店都没有赚到钱。大家想想,如果第一、第二家店赚了钱,蜘蛛怎么会不接着开了呢?接下来就是更核心的问题了:“蜘蛛的店为什么没赚到钱?”是呀,蜘蛛那么勤劳,一点儿也不偷懒,而且生意也很好,绝不是没顾客,怎么就没赚到钱呢?学生慢慢就悟出来了,蜘蛛之所以没有赚到钱,是因为遇到两个原因:一是来的顾客很特殊,二是蜘蛛定价的方式有问题。当然根本原因是后者,如果定价没有问题的话,无论来什么样的顾客都不怕亏本的。最后来一次灵魂拷问:“如果蜘蛛开店,顾客都不特殊,或者定价没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还好玩吗?”当然不好玩了,作家就是为了好玩,才故意这样写的!那么,请你编一个蜘蛛开店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教学至此,学生复述故事哪里还有难度可言?不仅讲故事不难,编起故事也头头是道呢!原因何在?因为我们运用“抽绎”的策略,抓住了故事的核心内容,摸到了作者的写作法宝,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了开动脑筋。

十四、深究

所谓“深究”,就是在看似正常的表面下,继续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从而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有些课文在表面上把事情说得很清楚了,一般读者也都欣然接受了,但是,如果继续深入往下思考,就会发现事情远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别有洞天。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不能满足于文字表面,不能满足于既成事实,而应该在关键处引导学生“深挖”下去,直到挖出令人惊喜的宝贝出来。比如,教学《田忌赛马》,多数老师都满足于引导学生弄清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快速得出“孙膑智慧过人”这一结论,而忽略了孙膑之所以能帮助田忌获胜的根本原因,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没有打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我在梳理清楚比赛过程和结果后,问了学生一个关键问题:“孙膑要确保田忌在第二场比赛中获胜,必须具备哪两个先决条件?”学生根据比赛情况回答:“第一,田忌的上等马一定要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田忌的中等马一定要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第二,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后,齐威王不能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现在的问题来了,1.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的上等马一定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田忌的中等马一定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这两对马在一起比过吗?2.孙膑凭什么断定齐威王一定不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两个问题,应该没有多少人认真琢磨过,现在,学生必须根据比赛结果给出合理解释,因为田忌真的赢了,孙膑断定的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学生不管怎样,开始了“深究”之旅。最后形成结论:第一,孙膑有独特的观察方法,即便两匹马没有同场赛跑过,但孙膑却使用了类似我们今天的秒表这样的工具,准确判断出这两匹马的速度;第二,孙膑非常懂人性,对齐威王的特点了如指掌,知道齐威王看见自己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跑得更快时,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根本没有想到对方已经“掉了包”,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而当他发现自己的中等马输了时,再醒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经过这样一番深究,学生便对孙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思维也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历练。

十五、冲突

所谓“冲突”,就是利用文本中的一些信息,引导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最为合理的解释或者最佳解决方案,让学生在辩证思维中提高认知水平。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最忌讳的就是单向度思考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片面。在认知冲突中,可以做到全方位思考和看待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可信,拟定的解决方案也往往比较可行。学习《桥》这一篇小小说,学生会被老汉的高贵品质震撼,被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但是,有一个角色的安排却只被单向度解读,没有考虑这个角色安排的负面作用,值得大家深思。文中老汉对于某些自私自利的党员给予了无情的回击:“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其他党员都不敢违抗老汉的命令了,但偏偏有一个青年党员不听,仍旧混在群众中间,企图趁早过桥,老汉毫不留情地将他揪了出来,还吼了他一顿!读完全文,我们才知道这个小伙子竟然是老汉的儿子!小伙子这个角色的安排,进一步表现了老汉“不徇私情”“讲究原则”的崇高品质,这一点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所有党员都能做到遵守命令而独独这个小伙子做不到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他父亲不敢拿他怎样吗?还是他觉得自己就应该先过去?”不管怎样,这个小伙子作为一名党员,是不合格的!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么优秀的一位党支书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呢?还让他加入了党组织呢?老汉平时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自己的儿子、影响自己的儿子的?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认知冲突:小伙子的出现,究竟是给老汉增了光还是被老汉抹了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息这场认知冲突,我引导学生这样思考:会不会是小伙子被老汉误会了呢?小伙子在群众队伍中是不是迫不得已呢?按照这个思路,学生又做了一次情节反转,给原文增加了一个新的结尾,这样就很好化解了冲突。

十六、反弹

所谓“反弹”,就是在文本中找出一些逻辑不够严密或者不合事理的地方,抓住这些“漏洞”,故意和作者“唱唱反调”,以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或展开思辨,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我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紧接着来了一个“琵琶反弹”:“尽管诸葛亮如此智慧过人,但如果诸葛亮遇到我这位周瑜,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学生不解,我说:“那是因为我抓住了诸葛亮的两处纰漏!”“啊?真有这种情况?”“是的,不信的话你们到文中去找找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诸葛亮的这两处纰漏!”学生一头扎进课文,赶紧研究起来。一番思维碰撞,学生真的找到了这两处破绽:一是诸葛亮说“三天以后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二是鲁肃回报周瑜“诸葛亮没有动静”。为什么说这两处是破绽?理由很明显:1.诸葛亮造箭应该在军营里造,怎么会让人到江边去搬箭,这不合常理,说明箭有可能是从江面上来的;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前两天却毫无动静,看来诸葛亮是压根儿不准备造箭呀,那他肯定是在想别的辙了!有了这样的判断和推理,周瑜会怎么做?当然会从中作梗,破坏你的计划呀!比如,周瑜下道命令:“三天之内,任何船只不得出入我东吴江面!”你能奈何?比如周瑜令人全天候监视诸葛亮,一旦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报告给周瑜,你诸葛亮能完成借箭大计?再往回想,诸葛亮应该怎么做才能堵上这两处纰漏呢?又是一番绞尽脑汁!最后,我问学生:“这样明显的漏洞,为何我都看出来了,而聪明的周瑜却没看出来呢?”原因嘛,自然是在罗贯中身上呀!这样的“反弹”,不是要真的和文本唱对台戏,而是借助这些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磨砺学生的大脑,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

钟启泉先生说,“思维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我深表赞同。语文教学,最适合全方位培养学生各种思维,最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面对一篇课文,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情感,从逻辑到事理,都可以拿来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素材。面对全班学生,我们讲方法,讲策略,将思维训练做到更主动、更常态,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

(原文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23年第12期,略有删节。)


相关文章链接

【观点】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一)

【观点】和同学们谈谈文言文学习

【观点】道不远人贵有恒——跟陈琴老师学教语文

【观点】陈德兵:发挥学科优势,培养思维能力

【观点】谈谈“移植课”比赛

【观点】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观点】关于查字典教与学的几点思考

【观点】化虚为实  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二)

【观点】化虚为实  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一)

【观点】“怎样写一手好字”系列谈之四

【观点】“怎样写一手好字”系列谈之三

【观点】“怎样写一手好字”系列谈之二

【观点】怎样写出一手好字系列谈之一

【观点】陈德兵:识字教学有什么奥秘?

【观点】陈德兵:今天,我们好好聊聊汉语拼音教学

【观点】陈德兵: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意义及有效策略

【观点】不懂文言文,难做中国人——小学文言文教学刍议

【观点】把握规律 整体改革

【观点】关于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观点】小学习作教学的五个关键词

【观点】语文存大道,万变不离宗



一起玩转语文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语文、研究语文、探讨语文、玩转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