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2月17日,我们学校与革命老区上杭县签订帮扶协议。学校安排我到上杭实验小学执教一节公开课,我和当时的五(1)班一起学习了经典课文《草船借箭》,得到了上杭县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曹勇珍先生,福建省特级教师游增良老师的肯定。时过一年,这个班的孩子们即将小学毕业,他们在开展“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时,不少孩子在难忘的一节课里,写到了我和他们一起学习《草船借箭》的经历。游老师从孩子们的习作中挑选了两篇发给我,我深受感动。那个美好的下午,那段美好的经历又浮上心头。感谢这群聪明好学的孩子,感谢特别用心的游老师!
一节难忘的语文课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六(1)班 江梓弘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吧?就算没看过,也听说过吧?上次深圳的陈德兵老师给我们上的《草船借箭》令我记忆犹新。上课前,老师还说了一个脑筋急转弯,“有一个出名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弹钢琴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指?”说着,老师就把自己的小拇指竖了起来,此话一出我们台下议论纷纷,有人举起手来说:“老师,是不是他没有这个手指呀?”“不,他十个手指都完好无损。”老师笑着回答;又有同学问:“是不是这个手指用不着呀?”“才不是,在弹钢琴时,那个手指可是非常重要的!”就在台下鸦雀无声时,一个同学跳了起来:“因为那是你的手指,贝多芬可不用你的手指。”听到这个答案,我一头雾水,但我又仔细一想,老师说的可是他自己的小拇指,想到这,我才恍然大悟。上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字,“收获大交流”,“预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有人说:“诸葛亮足智多谋,能算出三天后有大雾,还能算出雾散的时间。”还有人说:“诸葛亮还算出了需要多少条船,每条船上受多少支箭……”第二关,“题目大还原”,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用___谋孔明借箭。” 有人说:“是阴谋吗?”老师哭笑不得,“诸葛亮是正义的,哪里能用贬义词呀!”接下来许多同学都说错了,直到一个同学起来说:“用奇谋。”“对,就是奇,但是奇在哪里呢?”我们的声音戛然而止。这时,我站起来说:“奇在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计划。” “对!”第三关,“智慧大碰撞”,“诸葛亮借箭的过程有漏洞,请大家找出来。”这次没有一个人说对,“看来你们也不如我吗,我都找出来了。”老师笑着说:“是在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中:‘三天之后,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中的‘江边’,为什么要说江边呢?如果周瑜仔细一想,去江边干嘛,江边又没有兵工厂,难道去水中取?水中又没箭,难道去曹操那儿取?……”第四关,“军师大参谋”,“诸葛亮要怎么做才能把‘洞’填上呢?”老师发问,同学们要么说得太牵强,要么说得没常理,最后还是老师说:“是不是可以假装去兵工厂造箭,露出十万火急的样子,‘快点做呀,做不完我命都没有啦!’”老师的这番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点评:收获大交流、题目大还原、智慧大碰撞、军师大参谋,这是陈德兵老师上课的四个步骤,没想到一年过去,江梓弘同学还如数家珍,记得如此清楚,可见这节课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有多深。文中对师生的语言描写尤其到位,陈老师和同学们你来我往,言语中充满了幽默和智慧,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同时又深受启迪。难忘的语文课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六(1)陈安迪
五年级第一学期,广东深圳小学陈德兵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还历历在目,永远也忘不了。陈老师首先给我们出了几个脑筋紧急转弯,还拿我的姓名“陈安迪”开刷:“陈安迪去一个地方花了一小时,回来却花了两个半小时,为什么?”我刚想回答,老师却说:“你自己的名字,你肯定知道啊。不要你回答。”我真服了。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本来拘谨的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接着陈老师步入正题。“《草船借箭》你们都读了几遍啊?读熟了吗?”同学们信心满满,开玩笑似地回答:“熟了,十分的熟!”陈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嘿哟,都那么厉害了哦,行,那我就来考考你们。”“你们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同学们一下子没了刚刚的气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没人举手。陈老师用上了激将法:“你们刚刚不是还很牛吗,怎么没人举手了?”我咬咬牙举起了手,在我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时不时有同学回答得very good,老师便夸赞:“唉呀呀,太厉害了,看来你们真得读熟了啊!"接下来是“题目大还原”。老师说:“请看大屏幕,这个故事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来的回目是:用 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现在,请大家在横线上填一个字,看谁填得最准确。”同学们各持己见,什么暗谋、明谋、聪谋,更有甚者连阴谋都说出来。老师开玩笑说:“我真是服了你们。”突然,有个声音不太大却很坚定地回答:“妙谋!”老师欣慰地点点头:“这个答案可得95分!继续猜!”同学们的胃口又被吊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过了不久,我的后桌斩钉截铁地说:“奇谋!”老师好像遇到了知音,激动地一拍手:“对啦!”点了点课件,答案出现在屏幕上,真的是奇谋!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扣人心弦,也是最需要思考的,就是“智慧大碰撞”“军师大参谋”了。老师眼睛扫视全班,故作神秘地说:“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他借箭过程中出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你能找出来吗?”啊?诸葛亮也有错误?还致命?这下可激发了大家的思维。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但都被陈老师否定了。最后,老师侃侃而谈:“一是诸葛亮叫周瑜说去江边搬箭,众所周知,箭是从兵工场造的,那不应该来兵工场搬箭吗?难不成诸葛亮造完箭还大费周章搬到江边。要是周瑜听出了猫腻怎么办?把东吴封了,里面的船不能出,外面的船不能进,那不就完了?到时候管你是如来还是太上老君都甭想去借箭。可惜周瑜没听出来。诸葛亮应该不要告诉周瑜到江边搬箭,或者说直接把箭送都督府上,别麻烦周瑜了;第二个诸葛亮造箭居然不要材料,难不成他是神仙,啪,打个响指变十万支箭。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在兵工场赶进度,然后再偷偷借箭……”铃铃铃,下课了,陈老师的幽默给我们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鼓励我们给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找纰漏,寻找天衣无缝的解决办法,让我们脑洞大开,真过瘾!点评:陈安迪同学这篇习作胜在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起经历这堂课的起起伏伏。同学们开怀大笑,我们也开怀大笑;同学们低头沉思,我们也低头沉思;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们也恍然大悟……同学们觉得过瘾,我们也觉得过瘾!同学们给原来的题目加一个字,将它补充完整,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是呀,诸葛亮用的是什么谋呢?同学们不断努力,一次次靠近原题目,最后终于揭开“真相”,这种通过自己艰辛努力获得的成就,当然令人无比欣喜。我们也一起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智慧大碰撞”,同样让我们拍案叫好。同学们思而不得之际,陈老师丝丝入扣的讲解,让我们心服口服!陈老师课上得好,安迪同学作文写得妙!相关文章链接
【习作】《小翰林》第13期出炉啦!
【佳作】《向日葵》第二十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九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八期
【佳作】心里既装着妈妈,又装着爸爸——从四年级小朋友习作《剪“发”风波》说开去
【佳作】《向日葵》第十七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六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五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四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三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二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一期
【佳作】《向日葵》第十期
【佳作】《向日葵》第九期
【佳作】《向日葵》第八期
【佳作】《向日葵》第七期
【佳作】《向日葵》第六期
【佳作】《向日葵》第五期
【佳作】《向日葵》第四期
【佳作】《向日葵》第三期
【佳作】《向日葵》第二期
【佳作】《向日葵》第一期
【佳作】捐赠物资,驰援湖北
【佳作】有趣的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