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共识丨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要点一览

健康   2024-12-27 17:32   北京  

摘要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在绝经前后(45~55岁),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神经异常,出现以月经失调、潮热、出汗、失眠、情绪异常、骨关节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又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

近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基于较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证据及临床应用实践,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制定了《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23年版)》。


一、诊断要点





1、症状和体征
(1)月经改变:月经紊乱,如周期缩短,量多或少,经期延长,或周期延长,或闭经。
(2)血管舒缩症状:烘热汗出,眩晕,心悸等。
(3)精神神经症状:烦躁易怒,情绪抑郁,失眠多梦,健忘,多疑等。
(4)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频、尿急或尿失禁,阴道干涩、灼热,外阴瘙痒,性交疼痛,易发作尿道炎、膀胱炎。
(5)骨、关节和肌肉症状:肌肉、关节疼痛,腰背、足跟酸痛,易骨折等。

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及阴道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阴道皱襞消失,子宫颈、子宫可有缩小。

2、辅助检查

2.1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了解卵巢储备功能。连续2个月经周期基础FSH>10 U/L,或AMH<1.1 μg/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闭经、FSH>40 U/L且E2<73.4 pmol/L(20 pg/m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2妇科超声检查
超声提示子宫或双侧卵巢可有缩小。

2.3其他检查 
(1)对于长期药物干预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建议定期检测血液常规、生化常规(包括肝肾功能)和凝血常规。

(2)伴随异常子宫出血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推荐常规子宫及附件超声检查。

(3)合并乳腺相关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者,推荐常规乳腺超声检查。

(4)伴随骨质疏松相关症状者,推荐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DXA)、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以及常用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如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5)通过更年期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量表)、更年期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MENQOL量表)进行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评估。

(6)伴随情绪障碍患者,推荐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风险评估,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风险评估。

(7)伴随睡眠障碍患者,推荐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进行睡眠质量评估。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问题1: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是什么?

推荐意见:对于有绝经激素治疗(MHT)适应证且无禁忌证者,推荐尽早开始MHT个体化方案治疗,可联合中医药治疗(1B);MHT慎用情况控制良好者,可行MHT治疗,可联合中医药治疗(1B);对于不愿使用MHT,或存在MHT禁忌证、慎用情况者,推荐中医药治疗,或联合非激素对症治疗(良好实践声明)。


2、绝经激素治疗


问题2: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治疗的时机是什么?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推荐尽早使用MHT,并至少维持至绝经中位年龄(52岁);对于因卵巢早衰和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医源性绝经引起的类更年期综合征,参照更年期综合征进行MHT(1B)。对于年龄<60岁或绝经10年内无禁忌证者,推荐尽早开始采用MHT方案治疗。原则上不推荐60岁以上或绝经10年以上的女性启用MHT(1B)。


问题3: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方案如何选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推荐意见:对于符合MHT适应证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选择雌孕激素序贯、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及替勃龙,或单孕激素补充、单雌激素补充、阴道局部雌激素方案进行治疗,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需参考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特点、风险和利弊评估结果并经患者知情同意(1B)。


MHT方案适应证及用法见表1。


3、中医药治疗 

3.1 中药治疗

问题4: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药汤剂如何辨证施治?
推荐意见: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辨证分型包括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和心肾不交证,以及相关证型肾虚肝郁证和脾肾阳虚证。

问题5: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成药治疗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证者推荐六味地黄丸(1A)、坤泰胶囊(1A)、坤宝丸(2B)、地贞颗粒(2B);肾阳虚、脾肾阳虚证者推荐龙凤宝胶囊(2B);心肾不交证者推荐坤泰胶囊(1A)、乌灵胶囊(1A);肾虚肝郁证者推荐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联用疏肝解郁类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逍遥丸、香芍颗粒等(良好实践声明)。 

3.2 中医适宜技术

问题6: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医适宜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推荐在中药治疗、MHT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可考虑使用针灸、耳穴、刮痧贴压等辅助治疗(2B)。

4、生活方式管理

问题7: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严重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1C);鼓励患者健康饮食、锻炼(如有氧锻炼、传统功法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1C)。

5、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症状及并发症治疗

问题8: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症状及并发症(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异常子宫出血、骨质疏松),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5.1 治疗原则
对于更年期出现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异常子宫出血、骨质疏松患者,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遵循辨证治疗,西医以MHT、对症治疗为主。

5.2睡眠障碍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睡眠障碍者,推荐中医药联合心理治疗,失眠严重者可在此基础上配合西药治疗,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2B)。心肾不交者可选用黄连阿胶汤(1B),心肝虚热证者可选用酸枣仁汤(2B),痰热内扰证者可选用温胆汤(2B)。中成药推荐:百乐眠胶囊(2B)、坤泰胶囊(1A)、乌灵胶囊(1A)。

5.3 情绪障碍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者,推荐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类中药治疗、认知行为干预,严重者联合抗抑郁药治疗(2B)。可参考使用的中药汤剂有甘麦大枣汤(2B)。中成药推荐:舒肝解郁胶囊(2B)、香芍颗粒(2B)。

5.4 异常子宫出血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排除妊娠和结构异常性疾病者,以西药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可联用补肾健脾、养血止血类中药(2B)。阴虚血热证者选用上下相资汤(2B),脾肾两虚证者可选用补肾固冲汤(1A)。中成药推荐:宫血宁胶囊(2B)、葆宫止血颗粒(2B)。

5.5 骨质疏松
推荐意见:更年期综合征伴随骨量减少(TM<-2.5~-1.0)或骨质疏松(TM<-2.5)患者,建议中医药辨证防治,同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补充治疗;严重骨质疏松(TM≥-2.5,伴脆性骨折)患者,建议中医辨证施治联合钙和维生素D、抑制骨吸收药物或促进骨形成药物治疗;因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患者,中医药治疗需配合骨外科治疗(2B)。

肝肾阴虚证者可选用左归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证者可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肾虚血瘀证者可选用补肾活血汤加减。中成药推荐:肝肾阴虚证者可选用左归丸(2B)、金天格胶囊(2B);脾肾阳虚证者可选用右归丸(2B)、仙灵骨葆胶囊(2B);肾虚血瘀证可选用骨疏康颗粒/胶囊(2B)、壮骨止痛胶囊(2B)。 

6、更年期综合征常见合并症治疗 
问题9: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常见合并症(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MHT治疗的慎用情况,在应用前和应用过程中应咨询相应专业医生,共同确定应用MHT的时机和方式,中药联合应用过程中需监测病情,配合选用软坚散结、活血消癥的中药或中成药,慎用含雌激素相关的中药,如紫河车、阿胶等。

6.1合并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
推荐意见:对于有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且无MHT治疗禁忌证者,推荐选择天然孕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中成药可参考使用红金消结胶囊(2C)、小金胶囊(片)(2C)、消乳散结胶囊(2C),并定期监测。乳腺癌术后患者不推荐使用MHT治疗,选择中医药治疗,具体辨证施治、选方用药参照前述。

6.2合并子宫肌瘤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合并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手术治疗,但其并非MHT禁忌证,口服雌激素比经皮给药更安全,替勃龙比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更安全(2B);可选用化瘀消癥类中药治疗。推荐使用的中药汤剂有桂枝茯苓丸(《伤寒论》)(2B)、理冲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良好实践声明),中成药宫瘤清胶囊(2B)、桂枝茯苓丸/胶囊(2B)。

6.3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推荐意见: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目前中西医结合诊治评价及研究证据尚不足,专家一致推荐可联合补肾化瘀、软坚散结、活血消癥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如桂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止痛化癥胶囊(良好实践声明)。自然绝经后年龄偏大需MHT治疗者,建议使用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或替勃龙治疗(1B)。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23年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 39(8): 799-808.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