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妇产科年鉴丨郁琦教授:2024年妇科内分泌领域回顾与展望

健康   2024-12-27 17:32   北京  



妇科内分泌学科作为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涵盖了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而且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异常子宫出血,再到育龄期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谱广泛,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深远。值此岁末之际,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对这一年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学术进展进行回顾与展望。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一、回顾2024,国内外妇科内分泌领域

研究成果及进展显著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妇科内分泌学可能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但实际上,它涵盖了四大核心领域:首先是与生育相关的问题,包括各种不孕症和辅助生殖技术;其次是月经问题,涉及月经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高泌乳素血症(HPRL)等;第三是绝经相关问题,包括更年期管理和绝经激素治疗;最后是性发育相关问题,涵盖性发育异常等疾病。在2024年,这四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生殖内分泌调控方面,我们对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最终调控中枢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个被称为KNDy神经元系统的更高级调控机制,它直接感知雌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启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这一系统中,神经激肽B(NKB)、吻肽和强啡肽(Dyn)三种神经递质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对雌激素变化的响应机制,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节律性分泌。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生殖内分泌轴的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新药物的研发正在逐步推向市场。这些药物具有广泛的内分泌和基本生命活动调控功能,不仅能调节垂体激素,影响卵巢和卵泡发育,还涉及体温、睡眠、食欲等中枢的调节。尽管目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有望通过NKB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实现对生殖内分泌和基本生命活动的全面调控。


目前,这些药物已在治疗PCOS、更年期潮热出汗、情绪调节、睡眠等方面展现出潜力,并可能在未来对月经调控、避孕等基本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虽然这只是一个展望,但基于这一机理研发的药物已经在更年期潮热出汗治疗中发挥作用,并可能在未来对PCOS治疗有所贡献,这将对妇科内分泌学产生革命性推动。


在上述四个领域,一直在持续取得进展。特别是在更年期管理方面,国际和国内都在推动“更年期再认识”运动,旨在纠正对更年期的误解和妖魔化,将更年期管理提升到与衰老和老年慢性疾病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年期只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需要正视并加以管理。


在月经管理领域,一些特殊疾病,如PCOS和HPRL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PCOS曾被认为是一个原因不明、机制不清、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现在大家的理念正在转变,不再过分追究病因,而是专注于解决月经失调、肥胖代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等问题。此外,不孕症的治疗也主要是解决排卵障碍问题。因此,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诊治方向,有效解决了PCOS的长期管理问题。



二、深入剖析,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

诊疗难题与机遇共存的现状


妇科内分泌疾病确实贯穿女性整个生命周期,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女性生命的起点,直至绝经步入晚年,古人已在《黄帝内经》中以七岁为一个周期,将女性的一生划分为多个阶段。在七岁之前的儿童期,妇科内分泌功能相对沉寂。七岁之后,青春期悄然启动,至14岁正式步入青春期,21岁时进入育龄期,适宜生育。28岁左右达到生育高峰,而35岁起,生殖内分泌功能开始缓慢衰退。40岁后,这一功能急剧下降,直至49岁左右,即第七个七年的前后,卵巢功能彻底丧失,女性进入绝经期。随后,56~62岁,女性开始步入老年期,器官功能逐步衰退,代谢性疾病逐渐显现。这种分类方法至今仍具有其适用性,可见生殖内分泌功能确实影响着女性的一生。


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由于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表现各异,女性将面临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疾病风险。例如,青春期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排卵功能障碍,以及性早熟或性发育迟缓等问题。育龄期则面临不孕症、反复流产等生育问题,这些都或多或少都与妇科内分泌有关。35岁以后,卵巢功能衰退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如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导致的生育力下降,需要医生及时发现并协助这部分女性完成其生育计划。40岁后,卵巢功能普遍衰退,女性进入更年期直至绝经后,面临一系列不同的健康问题。


在这个阶段,对更年期女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呵护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适宜人群开展医疗干预,无论是绝经激素治疗还是非激素治疗方案,医生都会根据个人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女性的一生,其分期与分类,正是基于妇科内分泌功能的演变过程——从无到有,由稳定至紊乱,最终归于沉寂。这一过程也是临床划分女性生命阶段的重要依据。医生们需根据女性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提供不同的管理方案,以维护女性的健康。



三、探索PCOS诊疗新视角

真实世界研究揭示中国患者特点与挑战


PCOS这一疾病常被形容为“诡异”,确实,它的神秘性不言而喻。迄今为止,其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亦众说纷纭,实际上仍处于未知状态。正因为这种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的特性,使得PCOS缺乏针对病因的根本性治疗方案,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尽管如此,虽然该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需高度关注。在妇科内分泌领域,许多疾病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面对这些患者,临床的应对策略是:明确诊断,解决患者具体问题,寻求安全可控的治疗方案,目的并非治愈疾病,而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总之,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方案,是PCOS诊疗的核心和宗旨。


近年来,国际上发布了《2018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与管理国际循证指南》和《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国际循证指南》两个版本的PCOS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在2024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提供了重要启示。指南与共识不同,指南是基于一定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两个指南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中国的PCOS患者面临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患者相似,主要包括心理问题、代谢和肥胖问题、月经问题、高雄激素症状(如多毛、痤疮)以及生育障碍。这些问题也是诊断PCOS的主要依据。因此,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来解决患者的问题。


在实际临床中,患者卵巢中的囊泡数量和激素水平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基于这一原则,我们设计了《育龄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人群特点及诊疗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国PCOS患者的特点。


PCOS的经典症状包括高雄激素症状、多毛、痤疮、肥胖、月经失调和不孕症。这些症状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和特点尚不清楚。此外,PCOS的高雄激素症状、月经失调和肥胖与其他疾病(如非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分泌雄激素的肿瘤、肾上腺库欣综合征以及单纯性肥胖等代谢疾病)存在交叉,这给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挑战。而开展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简单而准确地鉴别这些疾病。


最新版的指南建议使用抗苗勒管激素(AMH)来替代卵巢多囊样改变,作为评估PCOS诊断标准的一部分。这一建议具有进步意义,因为卵巢多囊样改变的诊断标准(即卵巢中囊泡的数量)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未改变大家对PCOS的认识,而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小的卵泡。因此,AMH有望成为卵巢多囊样改变的新诊断标准。然而,关于AMH的临界值以及如何将其纳入PCOS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结论和指导。这也是真实世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这项研究,希望为各级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鉴别诊断依据,验证AMH在诊断中的价值,并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PCOS的认识,从而有效管理患者,促进这部分人群的长期健康。



四、展望未来,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

发展前景和趋势有望实现新飞跃


在妇科内分泌领域,过去两年中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关于KNDy神经元的新发现,这一发现为妇科内分泌调控机制的理解带来了新的视角。KNDy神经元是Kisspeptin神经元的一个亚组,它们作为性激素负反馈的靶细胞,产生NKB和Dyn,这两者协同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调节kisspeptin对GnRH脉冲频率的控制,进而维持和控制FSH及LH的分泌释放。尽管现在对KNDy神经元的认识逐渐明朗化,但对其深入的理解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深入地揭示KNDy神经元在生殖内分泌调控中的原理和机制,以及这三种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探究为何GnRH会呈现脉冲式分泌,以及这种脉冲式分泌如何作用于垂体,导致FSH和LH也呈现脉冲式分泌。尽管这种脉冲式分泌对于卵巢卵泡的生长并非必需,但这一系列奇特现象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相信在2025年,我们将在这些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从而为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基础理论提供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更年期管理方面,提高全民对更年期的认识至关重要,不应将更年期绝经的女性“妖魔化”。毕竟,她们正处于人生的中间阶段,距离生命的终点还有很长的旅程。在这段时间里,医生应该激发她们的积极性,有效管理她们的健康,为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环境。


在生殖领域,也有许多值得期待的进展,特别是在伦理和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检测等领域,技术层面正在不断进步。展望2025年,希望在这些领域见证更加显著的成就和进步。




专家简介

郁琦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介绍)


亚太绝经联盟前任主席

国际绝经学会《Climacteric》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30余年,进行不育和辅助生育、月经相关疾病、绝经管理和性发育异常等临床科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多项相关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平台及作者授权谢绝转载。若擅自转载或截取部分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或盗用改编用于商业用途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4妇产科在线年终学术盘点专题页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