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丨妊娠期肠梗阻的诊疗策略

健康   2025-01-03 18:15   北京  

肠梗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三类,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可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两类,按梗阻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妊娠并发肠梗阻较为少见,由于症状难以与妊娠期其他原因导致的生理和病理性腹痛相鉴别,加上腹部体征不典型、超声诊断的局限性及腹部CT检查的相对禁忌,临床诊断和决策比较困难,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紊乱、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母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01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肠梗阻即为妊娠期肠梗阻。妊娠期肠梗阻属于较为罕见的病症,据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2500~1/3500[1]。妊娠期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为肠粘连和肠扭转,分别占55%和25%[2],其他常见原因包括肠穿孔、肿瘤压迫、疝嵌顿、肠套叠、肠系膜血管血栓和阑尾炎等[3]妊娠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结肠癌或转移癌、慢性肠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腹壁疝或腹股沟疝以及长期卧床。另外,有些药物可能引起肠梗阻,如非甾体抗炎药、钙通道阻滞剂、5-HT3受体拮抗剂、抗胆碱类药物、麻醉镇痛药、抗抑郁药等。近年来随着减重手术的逐渐普及,有Roux-En-Y胃旁路术手术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内疝、肠套叠以及小肠梗阻等并发症的风险呈现上升趋势[4-6]

不同妊娠时期的肠梗阻发生率和病因构成有所不同,据文献报道,发生在孕早、中、晚期的肠梗阻分别占6%、27%和44%,发生于产后的占21%[2]

  • 早期妊娠肠梗阻较少见,多与既往腹部手术史、慢性肠道疾病等相关,此时子宫尚未明显增大,对肠道的压迫较小,因此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较低。

  • 中期妊娠随着子宫逐渐增大,对腹腔内脏器的压迫开始显现,此阶段的肠梗阻多为粘连性肠梗阻,既往手术史依然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妊娠相关的解剖学变化,如子宫的位置和大小变化,增加了肠扭转的风险。

  • 晚期妊娠,子宫对周围器官的压迫最为显著,因此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这一阶段的肠梗阻多见于有既往腹部手术史的孕妇。


02

妊娠对肠梗阻的影响及肠梗阻对母儿的危害



妊娠期独特的生理状态、盆腔解剖结构变化以及胃肠功能的适应性调整,均有可能诱发或加剧肠梗阻。在妊娠期间,由于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胃肠平滑肌的张力有所降低,蠕动速度减缓,增加了肠麻痹的发生风险。随着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妊娠晚期胎头下降,肠道会发生移位、压迫,可能导致既往存在粘连的肠管受到牵拉、扭转甚至闭塞,从而增加肠梗阻形成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腹部有手术史的孕妇而言,风险更为显著。Perdue等[7]报道了66例妊娠期机械性肠梗阻,其中77%有盆腔手术史,约79%的肠梗阻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此外,孕期使用解痉药物、保胎药物、铁剂以及活动量减少或长期卧床、孕期情绪焦虑等因素,都可能对肠蠕动及肠管通畅性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肠梗阻相较于非妊娠期病情更为严重,可引发一系列不良的母体和胎儿结局,包括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和死产等。由于不同妊娠阶段肠梗阻的发生率不同,对母儿的影响也各有特点。妊娠早期肠梗阻较为罕见,对母儿影响相对较小。妊娠中期发生率上升,肠梗阻可能影响母体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晚期是高发期,机械性肠梗阻常见,严重者可导致肠穿孔、坏死、电解质紊乱及休克,严重危及母婴生命。既往文献报道,妊娠期肠梗阻的患者病死率高达10%~20%[8],死亡的直接原因通常为不可逆转的休克和感染。近30年来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和重视度的提高,妊娠期肠梗阻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2024年,一项对196篇文献中216例妊娠期肠梗阻病例数据的综合分析显示,孕产妇的总体死亡率降至3.7%,胎儿死亡率则达16%[4]

03

妊娠期肠梗阻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1.症状:超过85%的妊娠期肠梗阻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4],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也可能在梗阻部位一侧,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随梗阻部位而异。停止排便或排气提示完全性肠梗阻,但梗阻远端肠道内容物可排出,因此梗阻症状发作后12~24 小时内仍有排气排便的可能。


2.体格检查:增大的子宫为肠梗阻孕妇的体格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查体时应注意查找有无手术瘢痕或疝。典型的体征包括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触诊可扪及肿块,腹部可有压痛,严重者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气分析。这类检查虽然不能明确诊断肠梗阻,但可以用于评估孕妇是否有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其严重程度。在妊娠期间,白细胞增多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妊娠晚期及分娩阶段。然而,对于疑似存在肠梗阻的妊娠患者,其白细胞数量可能在短时间内显著上升,应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对于疑似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有助于帮助鉴别妊娠期急性腹痛的其他病因。研究数据表明,血D-乳酸盐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肠损伤的指标[9],对排除肠绞窄有重要价值,但对妊娠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尚不明确。


2.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所能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影像学检查是明确妊娠期肠梗阻诊断的重要方法,但需要在尽可能保证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采用。


美国妇产科学会妊娠期影像学诊断指南认为,诊断性放射检查一般暴露剂量≤50 mGy,并不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生长受限及流产的风险[10]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并且没有电离辐射,应作为优先考虑的诊断方法[11-12],注意应尽量避免使用钆造影剂[13]腹部X线平片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排除尿路结石、胆囊结石及胰腺炎等。腹部CT可用于确定肠梗阻的具体发生部位及其严重程度评估,识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缺血、坏死或穿孔等。

此外,CT可以帮助确定肠梗阻的病因,如疝、肿块或炎症改变等。但由于CT检查对母儿有一定的辐射影响,尤其是进行盆腹腔CT检查,胎儿的辐射暴露量最高。国内专家共识建议,孕期行CT等放射性检查前应尊重孕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充分告知其目前已知的疾病相关信息,辐射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及潜在的胎儿伤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不同影像学检查优缺点及妊娠期推荐详见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妊娠期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超声的检测结果受到肠道气体和腹壁厚度的影响,在妊娠期肠梗阻的诊断上并无优势,但可用于与尿路结石、胆囊结石的鉴别诊断。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包括:

  • 明确患有肠梗阻,尤其是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结肠梗阻的患者。

  • 生命体征稳定,没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 没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象。对于有腹膜炎体征,怀疑有肠坏死、穿孔的患者禁止进行结肠镜检[11]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及病因,为手术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信息,操作时需谨慎,避免穿孔发生。妊娠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相对安全[16],在病情评估需要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妊娠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妊娠期肠梗阻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同时需要与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产科疾病相鉴别,还需要考虑妊娠合并胆囊炎、胰腺炎等外科原因导致的腹痛,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早期局部症状明显,MRI提示阑尾扩张、阑尾周围脂肪条纹,但是也可能继发肠梗阻,二者无法完全区分。在妊娠期急腹症的诊断中,应先排除妊娠相关因素导致的腹痛,系统评估从常见到少见的病因以及鉴别要点(表2)。

除此以外,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是由结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具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可见于妊娠期和产后,主要特点为腹部明显膨隆伴结肠急性广泛扩张[17]腹部CT扫描常显示结肠弥漫性扩张,但有时也可呈近端结肠扩张,在脾曲或其附近存在中间过渡区,通过结肠镜和腹部CT观察到梗阻病变,可以区分机械性肠梗阻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04

妊娠期肠梗阻的治疗策略



(一)治疗原则


妊娠期肠梗阻的处理原则与非妊娠期相同。对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首选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失败,怀疑存在肠穿孔、坏死或缺血、肠套叠、肠绞窄或肿瘤时,或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伴有病情恶化、休克或腹膜炎时,需要紧急手术干预[18]决定外科手术方案时应联合外科、产科及母胎医学专科医生,根据妊娠孕周权衡母胎风险与利弊来决定治疗方案。


(二)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预防感染,进行容量复苏和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全胃肠外营养、给予血液和血液制品等。口服水溶性造影剂常用于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观察,最常用的是泛影葡胺,但尚未在妊娠期患者中正式运用及评估[19]在妊娠期肠梗阻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胎儿状态,加强宫缩的评估,确保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以避免母体因禁食或胃肠减压引发的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防止早产和其他并发症。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定期产检及相关科室随访,但仍需警惕复发可能。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应结合患者孕周及病情,综合各学科专家意见个体化制订[20]


(三)手术治疗


由于妊娠子宫的逐渐增大,妊娠期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可能加重,甚至发展为肠绞窄、肠坏死。文献荟萃分析表明,216例妊娠期肠梗阻患者中7.4%(16例)保守治疗成功,大多数患者(92.2%)最终接受了手术[4]考虑到孕妇急性腹部急症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接受了手术。因此,在妊娠期间通常不推荐肠梗阻的保守治疗,国内学者也认为观察时间窗应适当缩短(12~24小时)为宜[21]并强调治疗前应进行充分影像学评估及向患方交代风险。


1.手术方法及麻醉的选择:对妊娠期肠梗阻,既往均采用开腹术式,一般选择正中切口,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部分肠切除术和肠造口术等。随着微创手术的日益普及,腹腔镜技术已成为妊娠期可采取的手术方式。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学会的指南表明,急腹症的腹腔镜治疗对妊娠和非妊娠患者的益处与开腹手术相似[22]


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的肠梗阻,如肠粘连或扭转,需选择全身麻醉,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影响的药物。腹腔镜手术则适用于较简单的肠梗阻,创伤小,但需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控制术中气腹压力以避免对子宫的影响。中期妊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子宫增大对腹腔影响较小,而晚期妊娠手术则因子宫显著增大,需特别注意手术时间和精细操作,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在决策麻醉方式时应考虑手术方式与母体情况,包括孕周、既往病史、肠梗阻可能部位、预计粘连程度,以及胎儿情况和手术医师既往经验。多数临床经验认为早、中孕期以全身麻醉为主,晚孕期胎儿如有可能同时分娩时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2.围手术期管理:妊娠期肠梗阻围手术期管理极为重要,主要包括:

(1)母体监测:严密监测术后生命体征及排气排便情况,术后应避免刺激腹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物质的补充,密切关注有无阴道出血、子宫收缩等流产早产症状;应重视手术并发症的识别,术后应定期换药,如发现切口处局部红肿和压痛,及时拆除缝线、引流脓液;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可选择头孢类(如二、三代头孢)或青霉素类+甲硝唑;术后推荐使用防血栓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积极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23]

(2)胎儿监测:术前应重视补液,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前和术后应用多普勒记录胎心率;有学者提出手术过程中通过超声进行持续胎心监测,如胎儿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在实施宫内复苏无效时,可行即刻剖宫产以保障母婴安全[23-24]妊娠28~34周应积极促胎肺成熟、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避免早产。

(3)术后镇痛:孕期镇痛药物的选择需要谨慎,以不影响母体和胎儿为准,包括静脉镇痛、神经阻滞止痛及硬膜外镇痛。

(4)心理支持:应当关注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尽量减轻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妊娠期肠梗阻是孕期外科急危重症,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且发展迅速,容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应尽早启动多学科讨论以制订临床决策。对于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选择非手术治疗,但当保守治疗失败,出现可疑肠损伤、肠套叠、肠绞窄、怀疑肿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随病情恶化、休克或腹膜炎的孕妇,需立即进行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失败率较高,应谨慎选择妊娠期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患者,并在治疗前进行充分影像学评估及向患者详细交代风险,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儿安全。


来源:产科急救在线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