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妇产科年鉴丨魏丽惠教授:中国宫颈癌的消除之路

健康   2024-12-26 17:35   北京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中第四大常见的癌症,其防治工作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前接种HPV疫苗,7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进行两次高效宫颈癌筛查,以及确保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在宫颈癌预防方面作出了显著努力,特别是在“健康中国”倡议下,多个试点城市已启动消除宫颈癌的示范项目。然而,鉴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以及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全面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

值此岁末之际,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就中国消除宫颈癌的战略措施及诊疗方面的要点与进展进行分享。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一、中国在消除宫颈癌战役中

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宫颈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疾病,其形势依然严峻。202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高达15.1万,占全球发病总数的22.7%,而死亡病例接近5.6万,占全球死亡率的16%。近二十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为13.83/10万,死亡率为4.54/10万,这一数据表明我们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来消除宫颈癌。

在疫苗接种方面,尽管我国自2017年起陆续上市了5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但接种率与WHO提出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17~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9~45岁女性疫苗首针接种率仅为0~10%,而完成三针接种的比例更是低至0.01%~6.21%,远低于WHO提出的适龄青少年女性90%的接种率目标。同时,在筛查方面,我国也存在不足。2018~2019年的统计显示,35~45岁女性的筛查率为43.4%,而35~64岁女性的筛查率仅为36.8%,同样远低于WHO的标准。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已采取积极行动。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10个部委共同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并提出了2025~2030年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自2021年起,各地政府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疫苗接种方面,通过政府补贴或部分补贴的方式,为适龄青少年女性提供免费HPV疫苗接种。目前,全国部分适龄女孩(9~14岁)已接种HPV疫苗,累计接种人数达到500万。例如,广东省在2022年为所有初一女生实施了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了90%。

同时,我国在宫颈癌筛查上也加大了力度。自2009年起,国家开始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筛查,并将其纳入了公共卫生项目。如今,从乡镇卫生院到各级基层单位,均有专业人员负责筛查工作,管理流程也日益精细化。2023年6月5日,卫健委就宫颈癌防治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HPV疫苗接种和筛查现状,并表明了政府对消除宫颈癌的决心和态度。

此外,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系列重要指南和共识,包括已公布的两个指南,以及即将于2025年1月5日发布的三个指南、三个共识和一个技术操作手册,分别为《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中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临床应用指南》、《阴道自取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中国专家共识》、《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中应用专家共识》、《HPV基因整合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以及《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技术操作手册》。这些指南和共识涵盖了宫颈癌筛查、异常分流问题的规范说明、科普宣传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以及HPV疫苗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将为我国宫颈癌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和全国广大医保、妇保人员和医生的专业技能,今年还举办了多场宫颈癌培训班。这些培训班覆盖了宫颈癌防治的理论知识、阴道镜检查和细胞病理学等多个领域,为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女性宫颈癌筛查及HPV疫苗接种

的核心问题


宫颈癌筛查已实施多年,其中高危型HPV检测作为初筛方法,凭借其高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在识别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面对HPV阳性结果的处理,目前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也是普遍存在的困惑所在。

当前,包括多个国家和WHO在内,均提出对高危型HPV进行风险分层管理。根据HPV类型与癌症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的关系,WHO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其中,HPV16型被视为最高风险,HPV18型等其他类型则归为高风险,而HPV52、58、31、33等在我国较为常见的类型则属于中风险。按照原则,高风险HPV感染者需要立即转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对于中风险感染者,则需采取分流措施进行处理。

分流方法多种多样,包括p16/Ki67双染技术、甲基化检测等。这些方法通过进一步筛选,能够有效识别出更为高危的感染者,从而指导其转诊至阴道镜检查。同时,对于细胞学检查中不确定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结果,由于其鉴别能力有限,难以判断哪些患者需随访观察,哪些患者应转诊阴道镜检查。因此,采用双染技术、甲基化检测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整合分型等新技术进行分流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男性HPV疫苗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一项涵盖全球35个国家,涉及44769名15岁以上男性的65项研究揭示,全球男性HPV总感染率高达31%。特别是25~29岁年龄段的男性,其HPV感染率呈现出一个高峰,在任意型别HPV、高危型HPV以及HPV 16型的感染率分别为35%、24%和5%,这表明男性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我国,男性普遍人群的HPV感染率为8%~16.9%,其中高危型感染率为5.5%~9.4%。这一数据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提示男性同样需要重视HPV感染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国家批准了男性接种HPV疫苗。我国也已完成了男性HPV疫苗的临床研究工作,期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早日批准男性HPV疫苗的广泛应用,为男性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四、目前治疗性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及未来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


从HPV感染到病毒基因游离、整合,再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2级、3级,最终可能发展为宫颈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5~20年的时间。目前,预防性HPV疫苗主要针对尚未感染HPV的青少年女性和成年女性,对未感染的HPV型别具有预防作用,并能防止再次感染。然而,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HPV预防性疫苗对于已经感染HPV或出现病变的人群,并不具备治疗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被提上了日程。WHO在2024年对治疗性HPV疫苗的产品特性做出了明确指导,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和治疗目标。WHO特别指出,治疗性疫苗应主要针对HPV的持续性感染及其引发的癌前病变,尤其是针对高级别病变提供治疗手段。

目前,尽管全球范围内尚未有治疗性HPV疫苗成功上市,相关研究仍处于临床前试验或临床研究阶段,但我们对此抱有期待。希望治疗性HPV疫苗能够早日研发成功并上市,为广大女性的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专家简介

魏丽惠 教授

北京大学妇产科系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介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家特殊津贴,现任多项重要职务:

社会任职‌: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阴道镜和宫颈病理联盟(IFCPC)成员、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成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编。

学术贡献‌:在推动我国妇产科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的进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宫颈癌的预防和控制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曾就该议题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两会健康策直播节目中发布专题视频。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多年,率先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妇产科学系,形成了北京大学妇产科的学科优势。近年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治工作走向世界。

荣誉与成就‌:获多项国家教育部、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市等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中国医师奖;发表论文400余篇;编写专业书籍多部,先后培养硕、博及博后研究生76名。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平台及作者授权谢绝转载。若擅自转载或截取部分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或盗用改编用于商业用途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4妇产科在线年终学术盘点专题页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