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点丨产后腹直肌分离,都要缝合吗?

健康   2025-01-04 17:31   北京  

编者按

近些年来,产后腹直肌分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有患者在剖宫产手术中会要求把腹直肌给缝合一下。那什么是腹直肌分离呢?腹直肌分离是不是都需要缝合?


一、哪些女性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是指左右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形成的分离状态,间距超过2.0 cm,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身材纤瘦、多胎、多产、高龄产、肌肉张力低下、脊柱前凸的女性易患腹直肌分离。在妊娠分娩过程中,腹部逐渐增大,腹直肌被动牵拉,腹直肌两侧的筋膜逐渐软化和扩张,导致两侧腹直肌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第一次妊娠时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女性在第二次妊娠时发生腹直肌分离的风险明显增加。


有过脐疝、腹壁疝和不稳定骨盆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时也易发生腹直肌分离。腹压长期升高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白线的结缔组织受到一定的机械压力,进而发生腹直肌分离。也有报道认为其与举重、家族性腹直肌无力等有一定关系。


二、腹直肌分离怎么诊断?


1、临床症状

腹直肌分离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腹部膨隆,进而影响美观。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还可能影响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改变人体整体姿态,增加腰痛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的风险,并增加罹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

2、腹直肌分离的诊断

自测法:
  • 平卧位,屈膝,露出腹部;
  • 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
  • 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肌肉挤压手指,可以把手指向两侧移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临床诊断标准:触诊确定脐水平连线与两侧腹直肌内侧缘的交点,使用软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距离>2 cm者即可诊断腹直肌分离。


超声诊断标准:放松时最大间距>2.5 cm,收缩时最大间距>2.5 cm,诊断腹直肌分离。通常<3 cm为轻度腹直肌分离,>3 cm为重度腹直肌分离。

三、腹直肌分离要治疗吗?

1、期待治疗

有研究发现,产后6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直肌分离程度有逐渐自然恢复趋势(推荐等级B)。因此,对于2~3指的分离可以暂不予特殊处理,而采取期待疗法。束腹带的使用可改善腹直肌分离造成的小腹“膨隆”外观,但不会使分离的腹直肌得到恢复,因此仅可作为产后早期期待治疗的辅助手段,且束腹带不宜过紧,以免过度增大腹压进而增加罹患盆底疾病的风险。 

2、电刺激治疗

经皮低频电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法。针对腹部相关肌肉的电生理参数,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对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及腹部主要肌群进行强化电刺激循环治疗,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形态。电刺激对腹直肌分离治疗效果肯定,但以下情况禁用,如全身急性感染、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恶露未干净、抗凝治疗期、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 

3、中医疗法

有学者应用中医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腹直肌分离取得良好效果。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双侧天枢、关门、水道、大横、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诸穴,调节电流至患者感觉腹部肌肉强收缩而不疼痛为宜。每次电针治疗后给予中医推拿,按照经络走向,刺激相应穴位(推荐等级C)。 

4、锻炼疗法

通过腹部锻炼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效果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腹部锻炼对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甚微(推荐等级A),还有学者指出腹直肌分离患者应避免进行仰卧起坐等腹部卷曲动作,后者可加重腹直肌分离程度。也有报道认为锻炼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尚需进一步探索其疗效。

5、手术治疗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腹直肌分离情况及医生个人习惯可以给予缝合。分娩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重度腹直肌分离患者,腹壁松弛无法恢复、持续性腰背骨盆疼痛患者,经过康复理疗等保守治疗后分离程度仍较大,疼痛等不适症状无改善时,可考虑及时行腹壁整形术,如开放式手术、内镜辅助白线重建、腹膜内嵌体补片放置和皮下嵌体腹腔镜方法等。




四、如何预防腹直肌分离?


  • 孕期就开始身体护理,促进身体组织的养分供应;
  • 避免过度负重,坚持呼吸训练和盆底肌训练,学习如何在孕期和分娩时合理使用核心肌群的力量;
  • 选择对腹直肌有保护作用的分娩姿势,如侧卧式、跪式或站式;‍
  • 选择合适的生育年龄,避免高龄生产,控制血糖、体重及胎儿大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生殖物理整复学组. 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 22(2): 220-221.
2. 范健, 虞志艳, 李晓辉, 等. 产后腹直肌分离诊疗专家共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 27(4): 1-14.


作者简介

班小娟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妇产一科副主任医师。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并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妇产科在线】和专家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投稿邮箱:fcktougao@126.com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