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策略|2024年报前瞻:寻找可能超预期的方向
财富
财经
2025-01-19 15:18
北京
当前处于2024年业绩预告披露期,预计市场将开启定价年报业绩兑现行情。历史上,业绩披露较早的公司2-3月超额收益较好,业绩预喜组合也在2-3月表现较好,而分析师预期组合在1-4月具有稳健的收益表现。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可能超预期的两个行业组合和三个股票组合。行业层面包括困境反转和景气趋势行业组合,推荐关注稀有金属、电气设备等困境反转行业和贵金属和摩托车等景气趋势行业。个股层面包括业绩预增超预期、困境反转和分析师看好组合。
![]()
▍从业绩预约披露时间、业绩预告和分析师预期中寻找2024年年报可能超预期的方向。
业绩预约披露时间越早,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越高。业绩预告领先于正式报告发布,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分析师紧密跟踪公司,对公司的盈利预期往往具有一定前瞻性。
▍历史上业绩预约披露较早的公司2-3月超额收益较好。
1)历史上,业绩预约披露时间越早,实际年报业绩相对越好,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越高。业绩预约披露时间排名靠前30、50、100和200组合在2月和3月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均在3%以上。
2)历史上业绩预喜组合在2-3月表现较好,业绩预亏组合在1月表现明显负收益。业绩预增、略增、续盈和扭亏组合在3月相对中证全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9%、1.8%、1.9%和3.6%,业绩预减、略减、续亏和首亏组合在1月超额收益分别为-2.8%、-2.6%、-3.4%和-3.7%。
3)历史上分析师预期组合在1-4月具有稳健的收益表现。业绩超预期、分析师调升和文本超预期组合在1-4月表现均是正的超额收益。
▍关注可能超预期的两个行业组合和三个股票组合。
1)行业层面,关注困境反转和景气趋势行业组合。个股层面,关注业绩预增超预期、困境反转和分析师看好组合。
2)困境反转行业:上游资源中稀有金属、专用材料和结构材料;中游制造中兵器兵装、其他军工、航空航天、厨房电器和电源设备;下游消费中文娱轻工和包装印刷、科技中其他电子零组件和文化娱乐。其中,稀有金属、电气设备和包装印刷2024年业绩预告增速大于0,小家电和厨房电器分析师看好程度较高。
3)景气趋势行业:上游资源中工业金属、贵金属和橡胶及制品;中游制造中摩托车及其他、运输设备和白色家电;下游消费中其他轻工、科技中通信设备。其中,白色家电和通信设备等行业2024年业绩预告增速大于0,贵金属和摩托车等行业分析师看好程度较高。
4)个股层面:业绩预增超预期组合;困境反转组合;分析师看好组合。
▍风险因素:
模型失效风险;分析师盈利预测覆盖不全;宏观及产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量化策略专题聚焦—2024年报前瞻:寻找可能超预期的方向》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