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数据|文娱消费价格上涨为开年CPI的最大亮点(2025年1月)

财富   财经   2025-02-10 08:32   北京  

杨帆  明明  玛西高娃  周成华  李想

2025年1月的物价数据呈现出“居民侧核心CPI延续转暖,工业侧PPI仍在低位徘徊”的特征。开年第一份CPI数据成色较好,即便剔除春节错位因素后仍然取得较为亮眼的表现,特别是核心CPI实现连续第4个月回升,显示去年9月政策拐点出现后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提振作用。本份CPI数据中,文娱消费价格上涨是边际上最大贡献来源,其中旅游、电影或为核心贡献,提示后续持续对“供给优化”带来的文化娱乐领域量价齐升机会保持高度关注;耐用品消费补贴虽仍在延续,但开年汽车价格战再度开打,耐用消费品价格持续改善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固。向后看,预计核心CPI修复可能是2025年物价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主线,价格持续修复有赖于针对居民部门的政策进一步发力。政策空窗期叠加工业生产淡季,1月PPI仍然在偏低的区间运行。向后看,短期支撑PPI边际改善的核心逻辑仍然为“两新”政策加力对下游工业品需求的带动、以及广义财政支出增强后基建实物工作量的改善。但考虑到当前产能利用率仍然处于偏低的历史分位数区间,若想驱动PPI年内大幅改善并实现转正,或需看到供给侧更严格的政策出台。


事项:


2025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0.5%(前值+0.1%),环比+0.7%(前值0.0%);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2.3%(前值-2.3%),环比-0.2%(前值-0.1%)。



开年第一份CPI数据成色较好,核心CPI实现连续第4个月回升,其中文娱消费价格上涨是边际上最大贡献来源。


1月CPI同比0.5%的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较前值回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固然有春节错月效应的影响(2024年春节在2月,2025年春节在1月),但剔除该因素后数据成色依然较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更能反映居民真实需求变化的核心CPI自2024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4个月改善,从2024年9月的0.1%上升至10月的0.2%、11月的0.3%、12月的0.4%和本月的0.6%,表明去年9月政策拐点出现后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提振作用。各主要分项的表现如下:


1)文娱消费价格上涨是1月CPI数据中的最大亮点,其中旅游、电影或为核心贡献,提示2025年持续对“供给优化”带来的文化娱乐领域量价齐升机会保持高度关注。1月教育文化娱乐分项CPI环比录得1.5%,显著高于历史上同为1月过年的该项均值水平(1.1%),特别是高于受益于疫情防控放开后首年脉冲式上涨的2023年1月的水平(1.3%),表现尤为亮眼,表明在部分文化娱乐领域在春节期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其中旅游分项CPI环比录得11.6%,高于历史均值4.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月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27.8%、16.0%、11.6%和9.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此外,春节期间电影消费的旺盛表现预计也对文化娱乐CPI形成较强贡献,根据灯塔APP数据,2025年春节档电影的平均票价为50.8元,高于2024年同期49.1元的水平(注:2023年同期为52.3元)。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升级需求旺盛的文化娱乐领域来说,供给质量可能是决定需求释放弹性的核心要素,建议后续持续对供给端优化带来的该领域量价齐升的机会保持高度关注。


2)耐用消费品价格持续改善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固。1月交通工具、家用器具CPI环比分别录得0.0%、0.4%,较历史同期均值分别高出0.01、0.45个百分点,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对于耐用消费品的“量、价”驱动仍在延续。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观领域的证据显示,2025年开年以来汽车价格战再起烽烟,以特斯拉、小鹏、广汽丰田为代表的一系列车企采用新春礼包、补贴兜底、一口价直降等多种方式降价,汽车价格的稳定修复或仍然面临一定阻力。



向后看,预计核心CPI修复可能是价格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全年主线,价格持续修复有待针对居民部门的政策进一步发力。


展望2025年,居民部门收入与财富的修复是驱动国内经济向上的重要力量,叠加消费补贴在2025年有望延续并加码,核心CPI或为揭示居民部门需求修复程度的重要观察指标。乐观情形下,若经济内生动能改善并且居民部门消费补贴政策延续并适时加码,我们预计核心CPI在2月可能短暂受到春节错位效应的扰动而面临阶段性下行压力,3月之后核心CPI有望迎来持续修复。



PPI仍在偏低的运行区间徘徊,工业品价格延续改善有赖于供给侧更严格的政策出台。


政策空窗期叠加1月为工业生产淡季,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建材等需求有所回落,内需定价的煤炭、钢材价格普遍下跌。相关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环比读数分别录得-2.2%、-0.9%。另一方面,外需定价的原油价格上涨,对PPI形成一定边际向上贡献,也驱动相关行业出厂价跟随上涨。中下游行业涨跌互现,其中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下降0.7%,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纺织业价格下降0.4%;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上涨0.2%。向后看,短期支撑PPI边际改善的核心逻辑仍然为“两新”政策加力对下游工业品需求的带动、以及广义财政支出增强后基建实物工作量的改善。但考虑到当前产能利用率仍然处于偏低的历史分位数区间,我们认为,若想驱动PPI年内大幅改善并实现转正,或需供给侧更严格的政策出台。



债市策略:


对债市而言,虽然1月CPI走强,但季节性因素或为支撑主因,长期逻辑上弱需求压制通胀抬升斜率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计对下周利率走势影响相对有限。与之相对,两会前稳增长政策预期博弈,股市与商品市场波动的外溢影响可能成为债市阶段性的影响主线。预计长债利率短期难改低位震荡格局。



风险因素:


内需恢复不及预期,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及风险事件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2月9日发布的《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文娱消费价格上涨为开年CPI的最大亮点》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