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DeepSeek加速国产AI生态发展,推荐国产算力龙头及运营商

财富   财经   2025-02-10 08:32   北京  

黄亚元  李赫然

DeepSeek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开放,有望带动国内AI全产业的快速发展。DeepSeek为国产AI芯片厂商提供了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机会,还帮助云计算公司及运营商实现服务升级与收入增长。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性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链格局,推动中国从“算力追随者”向“生态主导者”转型。


国产AI芯片支持DeepSeek的快速部署,昇腾产业链龙头受益。


截至2025年2月7日,DeepSeek已与16家国产AI芯片企业(如华为昇腾、沐曦、天数智芯等)完成适配。华为昇腾通过自研推理加速引擎,使DeepSeek模型在昇腾硬件上达到与高端GPU相当的部署效果。我们认为,DeepSeek的低成本特性(训练成本仅为行业巨头的3-5%)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推理端需求大幅增长有望推动国产AI芯片在推理场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海外硬件的依赖。华为昇腾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过去已通过昇腾910B助力三大运营商、科大讯飞等完成万卡集群,2025年有望凭借910C进一步助力国内AI发展。



云厂商加速适配,应用端有望迎来爆发,利好AIDC和设备龙头。


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京东云、紫光云等国内云计算巨头,无问芯穹、硅基流动、神州数码等独立云及智算企业,均宣布对DeepSeek的支持。各家云厂商通过预置DeepSeek模型(如R1/V3系列),提供“一键部署”服务,降低了企业开发门槛,吸引更多客户采用其云平台。过去1-2年,国内云厂商价格战频繁,均受累于政企等行业客户的需求疲软。但目前,云厂商可以实现对百川、千问、智谱、DeepSeek等多厂家大模型的开箱即用,通过解耦大模型与GPU硬件的强绑定关系,打造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有望明显刺激行业上云及调用开源大模型需求,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各家云厂商的资源部署十分依赖AIDC、交换机、服务器等算力底座,开源AI大模型部署和用户访问量的快速提升,对提升闲置机房的使用、提高AIDC核心机房的上架率均有明显促进。看好国内云厂商收入边界拓宽于盈利能力提升,看好AIDC上架率快速增长。



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看好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升级和智能中心变现。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纷纷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三大运营商通过各自的平台和资源,实现了DeepSeek在多场景、多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有望加速运营商云计算收入增长。


1)中国电信:依托“息壤”智算平台实现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重点布局科研和普惠AI场景,例如通过DeepSeek优化文献检索和智能会话服务。


2)中国移动:移动云深度集成了DeepSeek模型,并搭载了自研的COCA算力原生平台,实现了“开箱即用”的便捷性。


3)中国联通:基于昇腾生态的“星罗平台”支持多产品场景调用,例如云桌面和编程助手,提升客户使用体验。



全面接入DeepSeek也有助于智算业务发展。


当前,运营商智算业务有三种服务模式,一是智算IDC服务,向客户提供IDC+硬件服务;二是AI算力服务模式,基于自建智算中心对外提供算力服务;三是“AI+”一站式服务。2024年,三大运营商投建多个国产芯片万卡集群,对外服务的占比不高。但我们认为,运营商凭借在全国各地高质量的智算中心和算网平台,为DeepSeek的部署、推理及微调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有助于充分调用运营商高质量智算中心,提高运营商智算与AI业务收入,看好运营商新兴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风险因素:


DeepSeek发展不及预期;国内新型基础建设不及预期及数字经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流量增长不及预期;云厂商、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方案迭代的风险。



投资策略:


DeepSeek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开放,有望带动国内AI全产业的快速发展。DeepSeek为国产AI芯片厂商提供了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机会,还帮助云计算公司及运营商实现服务升级与收入增长。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性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链格局,推动中国从“算力追随者”向“生态主导者”转型。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