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2月思路:拥抱国产AI应用+算力

财富   财经   2025-02-05 09:44   北京  

杨泽原 丁奇 潘儒琛 马庆刘 孙竟耀 曲松

展望2月,外部地缘扰动阶段性明朗,以AI引领的产业创新为代表的内部发展动能因素,或重回计算机板块焦点。看好两条主线:1)各类AI Agent工具,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创新的标杆应用,正式拉开行业落地变现的序幕;2)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与全球开源力量,持续推动AI创新全球普惠,看好国产算力链支撑下的国产AI发展。



1月复盘。


1月上证综指下跌3.02%、深成指下跌2.48%、创业板指下跌3.63%、科创50下跌3.42%、计算机(中信)指数下跌1.40%,1月计算机板块整体经历震荡拉回,上半月受地缘等预期扰动调整,后续伴随外部地缘扰动明朗以及AI产业尤其模型应用端的持续创新进展,板块有所回升。



外部地缘扰动阶段性明朗,以AI引领的产业创新为代表的内部发展动能因素,或重回计算机板块乃至市场的焦点。


1月中旬前后计算机板块交易相对聚焦于地缘等外部因素的可能路径,并依次针对相关出台的方案进行响应。展望2月,伴随外部扰动阶段性明朗,我们预计计算机板块投资将重新向内聚焦,围绕AI等关键产业创新进展等内部动能因素展开。



主线一:以美国OpenAI Operator、Deep Research、中国字节豆包为代表的各类AI Agent工具,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创新的标杆应用,正式拉开行业落地变现的序幕。


经历2022-24年的ChatGPT爆火、全球算力产业链在各大巨头战略性Capex投入拉动下的持续景气,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等基于本轮大模型技术创新产生的应用正式开启规模化落地的元年。Operator、Deep Research等各类Agent不断开拓大模型技术变现的可能性,各领域在新技术赋能下诞生的各类应用,与格局与行业TAM变化都有望带来各类投资机会。看好能有海外映射支撑、细分领域Know-how与客户触达壁垒深厚,或率先探索应用落地,实现PMF的国产应用厂商。



主线二: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与全球开源力量,持续推动AI创新全球普惠,看好国产算力链支撑下的国产AI发展。


DeepSeek(R1、V3)等模型持续开源创新发展获得全球关注,通过全球协同创新、各类原创技术与开源模式,有望通过降低算力、模型壁垒,加速主线一中提到的各类应用落地,支撑中国与全球各地AI产业发展,这样的大发展反过来将进一步反哺拉动算力需求。中期来看,国产算力将成为国产AI应用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保障,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链发展。



风险因素:


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应用商业化慢于预期,全球供应链进扰动。



投资策略。


各类AI Agent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创新的标杆应用,正式拉开行业落地变现的序幕,DeepSeek为国产算力链支撑下的国产AI发展注入信心。1)工具软件和其他重点行业软件领域;2)通用管理软件领域;3)AI基础设施领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2月4日发布的《计算机行业策略观点—2月思路:拥抱国产AI应用+算力》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