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帆 玛西高娃 遥远 张黎阳 危思安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随后北京时间2月4日中国公布一系列反制措施。若做短期极端假设,我们认为即使特朗普政府对华10%的关税计划不变,对我国整体影响也相对有限,仅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一定影响。当然,同样需关注短期内潜在的对话窗口与转机。关于中国的应对措施方面,我们测算此次中国对美国反制加征关税涉及到的商品规模约占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体规模的11%,对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实施出口管制可能会对海外尤其是美国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和对谷歌公司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展望未来,特朗普仍可能发起新的关税摩擦行为,特别需关注4月初《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发布后的潜在变化以及后续中美之间的对话和谈判接触。
▍事项:
据Wind报道和美国白宫官网,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所谓“边境安全”名义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该行政令计划于2月4日生效。北京时间2月4日中国公布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关税,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和对谷歌公司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若做短期极端假设,即使特朗普政府对华10%的关税计划不变,对我国整体影响也相对有限,仅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一定影响。当然,同样需关注短期内潜在的对话窗口与转机。
1)从整体来看,根据PIIE数据,2018-2019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使美国对华整体关税税率从3%左右提高到将近20%。根据我们测算,即使假设对华10%关税计划不变,加征的这部分关税对我国单季度整体出口增速的拖累约为1-2个百分点,影响相对有限。进一步考虑到我国企业可能借道东盟等国绕过贸易限制,最终对我国整体出口的拖累可能会小于上述估算值。
2)从行业来看,在对所有行业普遍加征10%关税以及暂不考虑豁免的假设下,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外销占比较高、对美出口敞口较大,并且劳动密集型行业毛利率也低于国内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若假设关税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营收、利润相对更受影响。通过观察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变化,我们发现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时期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和鞋业、文体娱乐用品业、家具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交货值下滑也较为明显。当然,短期内需密切关注中美围绕本次10%的关税可能的对话窗口与转机。
▍此次中国对美国反制加征关税涉及到的商品规模约占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体规模的11%,此外对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实施出口管制可能会对海外尤其是美国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
1)加征关税。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根据Wind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和原油金额分别为19.8亿美元、24.2亿美元和原油60.2亿美元。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农用机械金额约为13.6亿美元,自美国进口的大排量汽车和皮卡金额约为70.2亿美元。综合来看,此次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涉及到商品规模约为188亿美元,占2024年中国自美国总体进口规模(1636亿美元)的大约11.5%。
2)战略性矿产资源出口管制。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钨作为一种战略金属,具有高硬度和高密度的特性,因此其在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世界钨供应主要来自中国的生产和出口,此次中国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可能会对海外尤其是美国的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
3)加强实体清单管控。2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关企业被纳入实体清单后,将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以及禁止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此举有利于防止中国国家安全遭受威胁,防范中国实体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遭遇断供、封锁等重大风险。
4)对谷歌公司立案调查。市场监管总局2月4日发布公告称,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我们认为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和科技安全,保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和国内市场正常竞争秩序。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宏观组2025年1月5日外发报告《一周宏观专题述评(第一百三十四期)—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潜在应对和反制措施》中的研判,如果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中国后续还可能会通过大致对等的加征关税反制措施、优化进出口关税税则、加强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出口管制来对海外进行反制。
▍展望后续,特朗普仍可能发起新的关税摩擦行为,特别需关注4月初《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发布后的潜在变化以及后续中美之间的对话和谈判接触。
着眼后续,综合特朗普的政策风格与主张,即使本次关税扰动得到化解,后续仍有新的扰动出现的可能性。特朗普在就职后签署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指示联邦机构对贸易政策展开深入研究,并全面评估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相关结论将在4月初形成,需关注届时可能的新变化。对市场预期而言,尽管特朗普将带来持续的外部扰动,变化增多,但在交易上需要把握两个不变的主线。一方面,国内政策发力对冲的基调不变,即使后续美国对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国内也将有充足的政策应对。另一方面,我国与非美方向尤其是带路经济体经贸关系不断拓展加深的趋势不变,全球各方对美“去风险”的意愿或有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和欧盟方向的经贸关系突破与企业出海值得期待。
▍风险因素:
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变化,美国贸易政策超预期变化,中美博弈超预期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