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裘翔 杨家骥
美国加征关税以及DeepSeek主题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两大变化。我们认为节后配置思路上,对于愿意参与DeepSeek交易行情的投资者而言,核心关注其对AI各硬件环节的实质影响、导致前期高位品种可能出现内部分化,以及DeepSeek降本为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全新叙事逻辑。对于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延续红利+非美出海的杠铃结构推荐,此外,如果春季躁动结束之后市场波动率明显下降,红利以外的其他低位+低波品种也值得关注。
▍DeepSeek带来AI硬件的分化、以及应用端的全新叙事逻辑。
924行情以来A股的AI板块行情主要集中在云侧算力和端侧AI Agent,经过春节假期的充分发酵,DeepSeek在投资层面的核心影响有2个,包括降本过程对于算力环节的冲击,以及降本之后对应用端的更多期待,这也导致国内AI板块的走势大概率会出现内部分化。英伟达链前期受益于算力资本开支和技术路径的领先,我们预计受DeepSeek冲击最为显著,下一次行情启动或依赖美国AI应用端的爆发;国产算力短期属于独立景气赛道,开支确定性增强,且应用端打开想象空间,其中前期已经被市场交易、但DeepSeek带来边际利好的,包括国产先进制程和算力,物理AI技术成熟过程中带动的机器人以及智能驾驶,还有端侧AI Agent驱动的端侧AI硬件革新;DeepSeek带来应用端全新叙事逻辑、有望形成估值重构的板块重点推荐港股互联网平台、云。
▍2025年宏观环境变化对红利资产的影响。
1)垄断型红利:以国债到期收益率(10Y-1Y)的期限利差作为观测指标,2025年1月份长端利率稳定、短端快速上行的组合与2023Q3类似,垄断型红利和景气赛道相对占优,纯粹的宏观品种相对劣势;
2)能源资源型红利:受1月份油气、铜铝价格前高后低、中枢抬升影响,部分能源和资源型红利品种出现阶段性行情,但需要认识到商品价格变动主要来自于供给端和降息预期扰动,需求仍然偏弱;
3)消费型红利下一个印证窗口在年报正式披露季,我们依然看好企业分红意愿和分红能力的强化,且只要终止过去2年的盈利预测持续下修趋势,其高股息属性就会更加显著。
▍出海链核心关注盈利的可持续兑现程度。
我们详细复盘了2022年新能源行情,对于重资产行业,历史上“产品出口”vs“产能出海”的A股交易模式上区分度不大,盈利预期的变化趋势决定了估值的中枢,符合机构审美的EPS选股模式在行情分化过程中能获得超额收益。2025年考虑到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重新重视出海逻辑对企业资产质量的优化。产能出海方面,2024年A股上市公司海外建厂明显提速,但兑现到盈利能力仍需时间;品牌和产品力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出海逻辑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资本回报率,是企业自下而上驱动的突破。我们通过定量指标构建的出海股票池,在2024年以来板块Wind一致预期利润下修幅度仅有4.4%,与垄断型红利同期下调幅度相近,而万得全A的一致预测利润下修幅度达到16.5%。结合中信证券研究部行业组意见,当前推荐创新药、工程机械、两轮车、白色家电、电气设备、消费电子、纺织制造等细分行业的非美出海公司。
▍红利以外的其他低位+低波品种也值得关注。
历史复盘表明,低波风格通常在宏观经济数据边际回落、市场情绪持续降温的过程中占优,我们对市场上主流ETF跟踪的386个基准指数进行分析,将2024/9/24-2025/2/5区间涨跌幅、过去一年日度涨跌幅计算的年化波动率各自划分为等数量的高/中/低三档,满足低位+低波属性的除传统红利以外,还有国企改革、消费50、化工、农业、电网等ETF值得关注。
▍本报告期内中观景气边际改善的方向主要在贵金属、油气、锂电、通用设备、汽车、家电、以及Deepseek相关的细分科技行业。分板块来看:
1)上游资源品,贵金属价格创历史新高,其他铜铝、油气1月价格前高后低、中枢上行;但黑色系、主要化工品、建材的价格相对承压。
2)中游制造,锂电需求回暖,材料价格企稳,但光伏多晶硅价格小幅修复但累库现象明显,需求整体偏弱,产能出清仍是主要基调。
3)科技板块,最大的独立景气来自于国内DeepSeek的催化,不仅强化了国产替代逻辑,也带来了国产AI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重估。
4)消费板块,短期亮点仍在汽车和家电,看好在宏观促消费背景下的需求景气延续;此外,关注新零售业态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变化。
5)金融地产板块,专项债加码,推动实物工作量落地,基建投资和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上行,但地产稳房价仍需政策继续加码,银行资产质量和净息差存在压力,但特别国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缓解压力,非银有望受益于市场生态的短期改善,继续实现行业集中度提升。
▍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上市公司分红意愿降低;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