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鹏伟 林劼
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光伏板块处于多重底部,具备较强安全垫。
业绩底:根据各家光伏主链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多数企业24Q4业绩亏损压力加大,主要由于产品价格和成本倒挂致盈利能力下滑,以及集中计提大额的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但考虑产业链价格已于2024年12月企稳,且资产减值计提或较为充分,我们认为光伏企业盈利最差时候已经过去。基本面底:当前光伏处于春节假期后淡季需求和产业链排产低点,尽管库存受假期提前备货影响短期有所抬升,但随着尾部产能仍陆续退出,且2月中下旬行业有望全面复工,库存或将进一步消化,支撑产业链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头部企业盈利有望率先修复。估值/情绪底:经历月2个半月回调,当前光伏设备指数已基本回调至2024年9月底反弹启动的起点附近,随着供给侧改革和落后产能出清持续推进,板块情绪有望迎来右侧拐点。
▍光伏价值链触底修复,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
2024年中以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通过出台政策、自律倡议和减产措施,以缓和行业供需矛盾,缓解“内卷式”竞争压力,推动库存去化和价值量企稳,成效逐步显现。据SMM、Solarzoom等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光伏硅料行业开工率已降至35%-40%,组件库存较24Q3高点已下降15%以上,光伏玻璃产能较24年6月高点已下降23%;同时,光伏硅料、硅片成交价较2024年底前低点亦有10%-15%回升,国内组件集采市场定标价格已于2024年12月起实现近两年首次回升,随着行业库存有望进一步去化,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光伏硅料、玻璃等主辅材价格仍有望继续回稳。此外,随着政府主管部门持续提高光伏产品技术、能耗、水耗和碳排放指标监管要求,推动落后产能整合和出清,光伏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潜在政策催化。
▍光伏发展开启新局面,关注新技术新市场新业态。
新技术: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推动下,BC电池、无银浆料等新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增长,并带动设备、辅材等环节需求放量,颗粒硅等具备明显优势的差异化产品也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推动盈利修复和估值提升。新市场:随着光伏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以阳台光伏、 BIPV等为代表的光伏新应用场景空间广阔,在政策支持和经济性提升的情况下,相关市场有望以点及面,加速推广。新业态:随着全球光伏市场多点开花,以及各国对能源供应链安全要求提升,光伏产能分散化和本土化布局,且硅料、硅片、电池等产业链上中游环节直接出口比例加速提升,成为当前光伏供应链全球化的新趋势,中国光伏行业进入出海2.0阶段。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由产品供应转向服务和销售能力,建议关注头部企业全球市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优势。
▍风险因素:
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贸易壁垒抬升;行业产能出清进度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
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业已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重点推荐:
1)量价拐点: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化出清持续推进,行业库存有望逐步消化,在需求稳步复苏的催化下,产业链价格和产销有望迎来整体修复,且低成本、新技术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格局优化,实现率先盈利反转。
2)新技术新市场从1到10: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推动下,BC电池、无银浆料等新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增长,并带动设备、辅材等环节需求放量,颗粒硅等具备明显优势的差异化产品也有望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