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要么接受,要么改变。
| 原文
席不正,不坐。
| 说文解字
席,坐卧的垫子,席以待宾客之礼,宾客非一人,故从庶。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
坐,止也。止,下基也。引申爲住止。
| 翻译
坐席如果不正的话,就不要坐。
| 解读
“坐席不正的话,就不要坐”。这句话说起来很爽。一副高傲的样子,仔细一想,却有很多问题。
首先,什么是不正?
这个座椅靠后,那个座椅靠左,这些都是不正么?这种不正,你挪一下就好了呀。而且,即使你坐的时候很正,动一下就不正了?所以,这种肯定不是不正。
那么,是身份么?
给你安排的座椅,不符合你的身份?
你是大人,吃饭给你安排到小孩桌?你是书记,给你安排到和群众在一起?
你是好学生,给你安排到了差班?你得了第一名,给你安排到了第四名的座位?
这些大概是不正。这种不正,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组织者的失误。
组织者不了解情况。比如,他们以为你是第四名(二甲)而不是第三名(探花)。所以安排错了座位。
2. 组织者故意为之。
比如,你虽然得了冠军,可是你不是组办方内定的冠军,所以,主办方故意恶心你。
这两种情况,你不坐么?失误的话,说清楚就好了。组织者故意恶心你的话,那就直接和组织者说。谈不拢就分手。
这两种,都是沟通的问题,席不正,那就通过沟通让它正起来。然后就可以坐下了。如果实在沟通不了,那就要么委屈自己,要么潇洒离开,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还有什么席不正么?我觉得还有第三种:
自我认知和别人对你的认知不一致。
比如,你的自我认知是‘基督徒’,而别人对你的认知就是普通人。所以,在安排的时候,并不会因为你的基督徒身份有特别的照顾。
再比如做某件事,你认为自己是第一功劳。而别人认为你是勉强凑数的。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你肯定认为你的‘席不正’,而别人认为‘就是这样呀’。
这种情况怎么把?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委屈一下自己了。因为,改变别人的认知需要‘实力’,也就是需要’斧头‘。你需要用’斧头‘让别人给你’正‘,这也就是’斧正‘了。
如果你没有实力,那就接受别人对你的安排,如果你有实力,那就用斧子来替自己正。
最后,送大家一个我最喜欢的小视频:一个’斧正‘的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