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夸老师是个艺术
|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说文解字
颜回(前521年~前490年或前481年),颜氏,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另说今兖州人(或是原籍),居陋巷(兖州建有颜庙、陋巷牌坊),尊称复圣颜子,颜无繇之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喟,叹息。
仰,举首望也。
弥,久长也。
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
钻,所以穿也。凡深入者,借用钻。
坚,刚也。土刚也。
瞻,临视也。仰视曰瞻。
忽,忘也。倏忽也。
循,顺着,沿着。率循也。循循然,就是循序善诱。
诱,进也。相劝也。敎也。
博,大通也。
文,纹,特指人的痕迹。
约,束者,共相约束,以为信也。
礼,特指儒家的一整套社会制度。
罢,罢之为言劳也。停,歇。
既,小食,小食易尽,故引申为尽也,已也。
竭,尽也。
才,草木之初也。能也。
如,从随也。本义是顺从,后引申为像。
立,住也。
卓,高也。早上为卓。
尔,语助。词之必然也。
欲,贪欲也。
从,相听也。随行也。
末,木上曰末。无也。弱也。远也。端也。树枝叶啥的。
由,从也。因也。自也。
已,止也,毕也,讫也。成也。因为完成而停止。
| 翻译
(有人问颜回,你老师,孔老夫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比你还厉害呢?)
颜回盯着对方的眼睛,良久,叹了一口气说:我老师呀,我很难说得清楚。因为,我每次试图去看清他,就发现他反而更加高大。我每每用心探究他讲给我的内容,我探究得越深,就发现老师的学问越坚实。
我明明看到他的观点、教导,就在前面,等我冲上前去,却发现在远远的后面也有。我努力去理解老师教授的内容,却发现还是只能获得一鳞半爪。
这不是老师藏私。
老师每次讲授内容,都是用故事、现实抽丝剥茧,很自然地给我们演示,进而引导我们去探索规则的来源,以及规则背后的天道。
每每透过故事感受规则,透过规则感悟天道,这种爽感,让我欲罢不能,也让我的大脑全速运转。我根据我对老师的理解,设定了一个目标,当我冲下那个目标时,我发现那只不过是老师讲过的很小内容。
所以,当你问我老师是什么样的人时,我觉得,我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告诉你这个答案。
不知道苍天会不会给我这些时间。
| 解读
如何夸自己的老师?如何夸自己尊敬的人?如果只是说:他牛逼,太牛逼了。这不但是对自己的老师的不尊敬,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颜回的‘夸老师’就夸得很到位。我简单梳理了一下,颜回的这个夸,分为三层:
第一层:回忆孔子这个人
在这里,颜回用很具体的内容描述了孔子:
1. 你越研究孔子,跟着孔子学习得越多,越觉得孔子厉害。
这个表达很有趣,很多老师,很多书,你看一下书名就够了。而有一些书,值得你反复看,比如《论语》《红楼梦》《道德经》《三国演义》等等。
有一些人,也值得你反复去读,比如孔子。
2. 孔子的知识都是通的。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你看他在这里,他却在那里,因为这里、那里对他来说没有区别。
我们最近读《论语》《易经》《德鲁克》你会发现,孔子的想法无处不在。
第二层:回忆孔子上课
第一层只是说了孔子很厉害,一个厉害的人,当然值得尊重,不过,也就仅此而已。而孔子不同,孔子不但自己厉害,还愿意并且能带领大家一起厉害。这就是孔子开创的教育事业。
孔子是如何教育的呢?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对于我(以及其他人),循循善诱,抽丝剥茧,引导你去理解故事、规则、天道。用故事增加你的阅历,用礼(规则)提高你的认知。
这样一来,每次和老师的交流,都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所以颜回说自己“欲罢不能”,也就是完全不舍得停下来。
这样厉害的人,如此愿意引导别人,这是我(别人)的幸福呀。怪不得‘欲罢不能’呢。
那么,颜回自己如何看这个学习呢?颜回接着就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第三层:表达自己的感悟
颜回说,我每次和老师交流,我的大脑(才能)都会被拉爆(既竭吾才)。当我以为我有所收获时,当我大脑勾勒一个我看着伟大的目标时,当我兴奋地冲向我的目标时,我才发现,那个目标,不过是老师生发出来的一个细细的枝叶。
你看,看了颜回的这个‘夸’老师后,你不但会尊敬老师,并且会尊敬颜回。因为,颜回表达了‘学习’,表达了‘孔子’,表达了‘自己’,还‘引导了’你。
所以,你会发现,你和颜回的这次交流也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