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趣的教育者,如何让孩子在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里边玩边学? | 十一·回归家庭半径

教育   2024-10-06 20:30   河南  

本文转载自“成都儿童团(ID:cdett1)”,作者:团妈。

博物馆被称作“第二课堂”,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教育职能的突出以及学校、家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博物馆。

成为孩子喜爱的博物馆,不仅仅是靠一次活动、一场展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让当代博物馆面临到一个问题:博物馆应该如何将馆藏与孩子的兴趣结合起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1

多考虑一步,让孩子能在博物馆"玩"起来

曼彻斯特博物馆与快乐博物馆合伙人Charlotte Derry曾合作编写了一本叫做《趣味博物馆规则》的电子手册,手册开头有句话是这样写的:“保护儿童在公共空间中玩耍的权利和自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当成年人追求安静地看展,与儿童渴望“玩耍”式体验两种需求发生冲突时,成都博物馆的选择是在设计上多考虑一步。

关于如何平衡儿童与成人的需求,成博设计总监范犁分享了两年前进行的一次尝试:在设计展览“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的过程中,为了让成人与儿童都能在极致的观展体验中一睹油画大师作品的精彩,他们决定根据不同观众的特性设置出两条观展线路。

选择传统线路的观众,会先经过以时间线为主轴的灯箱,它们详细地梳理了每一幅大师作品的时间线以及其所归属的流派,帮助观众理清本次观展的思路。

考虑到传统线路对于儿童来讲或许太过安静与学术,另一条线路则提供了科技与艺术结合下的动态体验,让儿童观众可以在观展前先“玩起来”。

在这条路线中,儿童观众可以先体验沉浸式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油画作品全部都会“动”起来,原本沉静的博物馆会变得活泼。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错过内部展厅的任何一个细节,在体验结束后,会从另一个出口直接步入到展厅,带着动态的感受去观赏画作。

成年人带孩子逛展总会面临一些窘境,例如大人觉得很厉害的展览,孩子往往提不起兴趣。但如果博物馆花心思在展览中加入一些小设计,或许就能让孩子成为更有兴致的那一方。

成都博物馆特展“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正在开放中,展览汇集350余件极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精品,40余件一级文物和大量新近出土的重要考古发现,许多家长趁着假期,特意带着孩子来观展。

展厅中有一处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互动模拟在显微镜下观看五大名窑的窑片釉色的细节。这面墙吸引了不少孩子,也是成博在展览中设计的一处让儿童能“玩”的展区。

范犁在做这一区域的设计时,考虑到会有大量的儿童观众观展,以及小朋友们对互动展项的喜爱,因此他们决定特意做一组高度较矮的装置,让小朋友们也能不费劲地体验,从而更加完整地参与整个展览。展厅中也因此出现了成年人趴在高处,孩子在低处,共同参与互动但互不打扰的和谐场景。

常设展览“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被家长们称赞为遛娃宝地:“像是一个绘本的真实世界,一下就能把绘本里的动物都给对上号。”除了动物标本丰富、逼真以外,展览中的体验式互动装置也得到了不少带娃逛博物馆的家长的青睐:“小朋友可以通过展区中配置的触碰式电脑自己看图片和讲解,我们家长也能很好地给他们介绍。”

展览内最受孩子喜欢的是一面“魔法互动墙”,通过触碰便能让墙上的动物动起来,和孩子们进行互动。

除了在展厅展陈设计上花心思,放置于咨询台的导览手册竟也别有巧思。

与其说是手册,它更像份“藏宝图”。传统导览手册上有楼层导览以及展厅介绍等内容,但成都博物馆在导览手册加入了游戏元素——手册上设计了一个名为“打卡成博”的互动导览处,对于部分经典文物的介绍,它只给出了外轮廓以及文物名字,这就需要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相对应的文物。

加入游戏设计的手册让博物馆变成一个寻宝奇妙屋,孩子们穿梭在不同展厅中探宝,发现专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彩蛋。

成人与儿童的需求并非不可调和,对于博物馆来说这并非一道单选题。

有时候需要的或许就是多考虑一步,当博物馆不再以某一类观众的需求为唯一出发点,便能发现无论是建筑空间设计,还是展览策划都可以变得更丰富多元、更包容、也更有趣,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儿童友好,实际上是对所有人友好。

2

不止观赏,要让博物馆成为一所大学校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官方解读是:博物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打开思想,接受新的观点,从而构建更美好的未来,具体而言,博物馆可以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以及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

随着博物馆参与社会的深度日益加强,成都博物馆服务儿童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开发专项的儿童教育活动、与学校合作进行课程研发、提供专属的儿童服务。

自开馆以来,成都博物馆便围绕历史文化、非遗专题、民俗专题、自然科学等四大主题开展各类特色活动。迄今为止,已开展系列社教活动5000余场,提供免费讲解1万余场。

博物馆的活动设计是一门学问,一方面要让孩子觉得有趣,另一方面不能仅仅有趣,还需要让孩子在感官体验之后有所收获。

在课程与活动的设计中,成都博物馆首先考虑儿童认知特性,让历史与文物和不同的孩子都能产生交流。

同一个主题下,他们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动手能力以认知水平,设计几十种材料包。例如在以镇馆之宝石犀为主题打造的社教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选择简单的上色、或是部件连接、或是独立创造等不同难度的课程体验。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参与对动手能力要求更高的手工活动“奔跑的石犀”,奔跑的石犀由机械组合而成,配以电子设施,孩子进行手工组建后,石犀便可以动起来;而动手能力稍弱的孩子,则可以选择“我为石犀穿新衣”活动,在以文物为原型的陶质白色小石犀上进行创作,通过上色及简单的DIY,让石犀焕然一新。

再例如,拓印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拓印弋射图、对鸟纹、伎乐俑等图样。这些图案的元素来源于成博的馆藏文物,是从画像砖、蜀锦和陶俑等文物中提取元素设计的;在一场名为“我在古代组乐队”的活动中,孩子在观看编钟、伎乐俑等古代乐器相关展品后,会进行动手涂绘和组装琵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建立自身与文物的联系。同时,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也能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

让博物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成都博物馆的另一尝试是与学校建立常态化合作。

成博长期为学生团队提供教育活动,一方面,建立了学生团队预约机制,设有专人负责学生团队的预约,为其提供免费的参观讲解服务,并根据学生需求配备主题研学活动;另一方面,也尝试着走进校园,向学校赠送博物馆课程的同时,深度挖掘博物馆资源,与学校共同进行主题课程研发。

成博还联合川渝两地近20家文博单位,以及多所成都市中小学校,共同推进实施“巴蜀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编撰出版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巴蜀文化普及读本《我的家在巴蜀》,将巴蜀文化融入常态化的教学中。

要让孩子在这所大学校尽兴地“玩”、尽兴地“学”,将博物馆交到他们手中如何‍‍‍‍‍‍‍‍‍‍‍‍‍‍‍‍‍‍‍‍‍‍‍‍‍‍‍‍‍‍‍‍‍‍‍‍‍‍‍‍‍‍‍‍‍‍‍‍‍‍‍‍‍‍?‍‍‍‍‍‍‍‍‍‍‍‍‍‍‍‍‍‍‍‍‍‍‍‍‍‍‍‍‍‍‍‍‍‍‍‍‍‍‍‍‍‍‍‍‍‍‍‍‍‍‍‍‍‍‍‍‍‍‍‍

自2017年开始,成博开展了“小小宣讲员”活动,让孩子为展厅观众讲解文物。据了解,今年的活动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3000人,成博也因此将小小宣讲员的名额从原定的60名增加到160名,同时,将更多的展厅交给孩子们。

根据往年观众反馈,小小宣讲员们除了能提供详细的展览讲解,态度也十分热情,常常刚进展厅就会有小朋友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讲解服务。

3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和儿童共同成长

在常有的印象中,博物馆是有序的空间,而孩子的天性就是打破与创造,但在成博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部主任冉静看来,博物馆开展儿童服务项目最大挑战并非来担心儿童打乱固有秩序,而是面对对学习有越来越多的需求的儿童,博物馆该如何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各项活动与服务。

于2020年开展的“周末儿童博物馆”,就是成都博物馆的一次创新。

对于家庭观众来说,周末晚上是难得的亲子时间——家长不用工作,孩子也做完了作业,但大多数博物馆,在每天下午6点前已经闭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满足更多参观学习的需求,同时为市民提供普惠性的服务,“周末儿童博物馆”诞生了。

在这之前,博物馆的周末活动都是不定时、不定期,“周末儿童博物馆”让博物馆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将周末的时间也用于开展常态化活动;同时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整个展馆空间都会进行开放。据了解,“周末儿童博物馆” 自推出以来,各类专题活动已惠及4万余组家庭、8.8万余人。

博物馆的活动不能一成不变,即使是受到家长和孩子广泛好评的“周末儿童博物馆”也一直在进行着更新升级。

“周末儿童博物馆”最初是一月一主题,所有的活动都围绕主题展开。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月一主题的形式会限制了活动的多样性,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能在“周末儿童博物馆”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成都博物馆将历史文化、艺术美育、自然科学等设置为常态化主题。

每周的活动都围绕三大主题展开,活动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包含参观与讲解、探秘、沉浸式闯关、特色展演、特色手工等。例如本周的“周末儿童博物馆”设置了“文物识天府·石犀”“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漫’游”“快乐的影偶家族·影戏”“音韵成都·小小考古学家“等主题活动。


除了线下活动,成都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打造了线上儿童博物馆,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也为无法到馆参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的途径。

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让儿童的学习观念与学习形式越来越丰富。选择与儿童、与社会共同成长,或许正是成都博物馆永远保持年轻的秘诀。

- END -

作者 | 团妈

来源 | 成都儿童团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
教育人的“第三空间”:教育同道人生发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 |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倪闽景:“在中国”与“在世界”: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 | 夏中义:士人与学人: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 | 致教师:为人师之精神谱系与专业成长 • 在之间 • 優教育文化客厅开幕 | 景凯旋:在之间,寻求更高的人生 | 星空下的人生路,既不价值空悬,也非沉沦世俗,教育“在之间”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

在每一个意义中诞生,趟过时间,庆祝生长 | “我—你”相遇:愿每一位教师行吟在大地之上,用全部的存在与辽阔的世界不期而遇 |李庆明:“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田野的召唤带我从书斋走向一线 | 曹勇军:一位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 | 干国祥:真诚而深刻的阅读为生命埋下新的叙事可能 | 人文教育者樊阳:在阅读与行走中,投身于对“人”的理解 | 张延银:以自然尺度丈量生命: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 | 成尚荣: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傅国涌: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 | 张文质:在多元的生命交集中,“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 每位教师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打开明亮的日常,过一种审美的教育生活 | 成尚荣:一间书房联结着过去与未来 | 李庆明: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 | 陈文艳×赵艺:菜畦边的对话 · 一位校长与一名教师如何雕刻闲暇时光 | 张延银:只有在行进中事物才有意义 | 殷涛:从事着根的事业,涛哥想活成一朵花 | 詹大年:徒步穿越108公里戈壁,只是为了好玩 | 夏昆:闲暇的闲暇——我的阅读、写作与游戏



新课标·新课改主题论坛·校长研讨会

重置系统,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伊顿纪德以“行动提案”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 扩优提质,从课堂变革做起 • 第六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 拥抱AI时代,迎接新教材 • 第三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会 |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 2023“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 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 • 精彩回顾 | 回归教育本原,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2023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 | 创造 • 探究 •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 | 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新书发布会 | 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 | 中英国际教育论坛:返本新开,重新设计教育的价值与美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