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林小英:北大教授揭露教育内卷真相,别让孩子的人生成为“苦役”

教育   2024-10-08 20:31   江苏  

《十三邀》第八季最新一期里,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展开对话,这个凭借《县中的孩子》一书走红网络的北大副教授,为大众打开了一扇观察和探讨教育的新窗口。

节目里,面对一位学生“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的直白提问,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这个简短有力的回应,背后是无数个被题海淹没的日日夜夜,道出了无数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当前的教育系统是极度“内卷”的。孩子和家长为了更高的分数而不断投入精力,结果却是越来越多人疲惫不堪,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意义的竞争之中。高考的巨大压力让无数孩子从小就进入了备考模式,课外补习、不断刷题,似乎一切的努力都指向唯一的目标——考上好大学。

林小英说:“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我们是不是把孩子们的教育、人生都过于局限在“谋生”上了?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整个人生做准备,让他们在未来成为能够感知世界、享受生活、拥有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个体。但我们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剥夺了他们感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权利。

基础教育有两个核心使命:基础性和预备性。基础性是指教育要为孩子们的人生奠定广泛的基础,不仅仅是学术知识,还包括生活技能、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等。这部分往往在现行的教育系统中被忽略。

林教授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她说,“会玩”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比如,给你三天没有手机,你会玩泥巴吗?你知道如何独处吗?这些能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预备性,不仅仅是为升学做准备,更应该为孩子们的整个人生和未来职业做预备。可遗憾的是,当前的教育系统几乎只专注于升学导向。她提到,初中毕业时,很多孩子就因为中考分流被“甩出去”——这些孩子在系统里被认为不适合继续读书,从而进入职校或直接步入社会。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为这些“甩出去”的孩子提供任何实质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融入的帮助,导致他们在十几岁就背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教育系统的这种“甩人”现象让许多家长感到无力。我们看到,孩子一旦走上这条“非升学”的路,就很难回头,而社会的支持系统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选择和机会。林教授特别强调,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多元的出口,而不是一味把他们推向高考这条独木桥。否则,太多鲜活的生命会过早凋谢,太多潜力无限的孩子会因为适应不了现行的应试体系而被埋没。

现在的教育太过单一化,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结果,这不仅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造成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家长每天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不已,却忽视了孩子的其他成长需求。而那些被“甩出去”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没有潜力,而是现有的教育体系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支持。

林教授还提到了她自己成长的故事,这段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她分享了童年时被老师不公平对待的两段经历,这些伤害促使她不断思考教育系统的缺陷,并最终走上了批判和反思的道路。她认为,正是这些痛苦经历让她开始关注教育背后的不公与不平,促使她去探究怎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尊重和公平的机会。

林教授的这些观点无疑引发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焦虑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仅仅是为了升学和高薪工作吗?还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热爱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或者正在为应试压力发愁,这期节目一定能为你带来新的启发。希望我们都能跳出“内卷”的怪圈,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思考,培养他们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生命体验的个体。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林小英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 END -

来源 | 天使爸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

“为人生而审美,重构学校新美育”2024第一届優教育美育论坛 |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让生命无限敞开 | 家校社共育:循着生命的节律,共筑孩子“心理护城河” | 唤醒·复原·生长:从“情感转向”到“生命韧性”,回归幸福教育 | 重新想象学习:人工智能时代,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为人生而审美:存在•超越•安放——《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分享会 |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连接、互助、共生:荒原之上有一个“善托邦”——家校社在关系与连接中共生并茂 | 重寻诗教:向抒情传统致敬主题论坛暨《寻找古诗之美》插画展南京站开幕 |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 | 教育人的诗意存在与专业成长 | 钱钟书的活法:思想默存于学术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
教育人的“第三空间”:教育同道人生发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 |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倪闽景:“在中国”与“在世界”: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 | 夏中义:士人与学人: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 | 致教师:为人师之精神谱系与专业成长 • 在之间 • 優教育文化客厅开幕 | 景凯旋:在之间,寻求更高的人生 | 星空下的人生路,既不价值空悬,也非沉沦世俗,教育“在之间”


打开明亮的日常·优雅的教育生活

在每一个意义中诞生,趟过时间,庆祝生长 | “我—你”相遇:愿每一位教师行吟在大地之上,用全部的存在与辽阔的世界不期而遇 |李庆明:“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田野的召唤带我从书斋走向一线 | 曹勇军:一位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 | 干国祥:真诚而深刻的阅读为生命埋下新的叙事可能 | 人文教育者樊阳:在阅读与行走中,投身于对“人”的理解 | 张延银:以自然尺度丈量生命: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 | 成尚荣: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傅国涌: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 | 张文质:在多元的生命交集中,“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 每位教师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打开明亮的日常,过一种审美的教育生活 | 成尚荣:一间书房联结着过去与未来 | 李庆明:我们充满劳绩,何以诗意栖居? | 陈文艳×赵艺:菜畦边的对话 · 一位校长与一名教师如何雕刻闲暇时光 | 张延银:只有在行进中事物才有意义 | 殷涛:从事着根的事业,涛哥想活成一朵花 | 詹大年:徒步穿越108公里戈壁,只是为了好玩 | 夏昆:闲暇的闲暇——我的阅读、写作与游戏



新课标·新课改主题论坛·校长研讨会

重置系统,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伊顿纪德以“行动提案”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 扩优提质,从课堂变革做起 • 第六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 拥抱AI时代,迎接新教材 • 第三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会 |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 2023“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 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 • 精彩回顾 | 回归教育本原,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2023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 | 创造 • 探究 •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 | 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新书发布会 | 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 | 中英国际教育论坛:返本新开,重新设计教育的价值与美

優教育
《優教育》是伊顿纪德品牌主办的公益教育读物,致力于“关注教育的价值与美”,回溯古今中外教育价值,呈现学校微创新案例,以人文精神弥补现代教育的缺失,以教育理想复归教育本质的精神之路。这里是教育人的桃花源,我们共同守护、耕种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