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一天

美食   2024-12-11 20:18   上海  
印白兄要到上海来拍摄Henry Murphy的建筑,我陪同一起前往,没想到这一天会是如此流光溢彩。
1、上海美国学校

上海美国学校,Shanghai American School,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间主要面向美国侨民子女开设的国际学校,原校址位于衡山路十号,现为七〇四研究所所在地。现在留存下来的有主楼、家属楼和水塔。

学校的主楼面向衡山路,就在研究所的大门内,从外面可以清楚看到,可惜防备森严,不准进入,就是在大门口拍照也不被许可。我们只好沿着围墙往北进入一条小巷子,小巷子的尽头是用铁框架固定的水塔,所幸,在小巷子里也能拍到这座主楼。主楼采用红砖墙面,三段式结构的中间有一座塔楼,模仿费城独立厅的形式。

(请见参考资料2)

主楼的西面有同样的红砖墙面的建筑,应该是原学校的宿舍楼,现在不知是研究所的家属楼还是办公楼。水塔在围墙的外面,经过了加固,水塔前面特意设计了一块水面,水底下有英文标识,可惜看不清楚。这是作为旅游景点的设计,用来拉动内需,并不是为了宣传百年前的这所学校,水塔没有任何说明,茫然的游客到此拍照留影,然后风卷云一般到下一个景点。

现在的美国学校在浦西的诸翟镇和浦东的三甲港都有校区。

2、国际礼拜堂

学校的对面是国际礼拜堂,我们顺便过去参观,里面空无一人,小铁门没有上锁,我们和门卫打了个招呼,进去拍照,绿茵茵的草地看着非常舒服。

3、马勒别墅

印白兄上次来上海,乘车经过马勒别墅,颇为惊艳,所以这次也一并前去参观。Moller Villa位于陕西南路30号,是由英籍瑞典人埃里克·马勒于1927年在原开平大班住宅的基础上扩建的具有北欧风格的花园别墅。酷爱船只的马勒把住宅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轮船,曲折多弯的楼梯分出东西两翼,分别通向前后舱,通道上的圆窗就像是船上的船舷,墙上的木雕画面全是船队的海上情景,就连地板亦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地板木条仅几毫米宽,精美细巧有如工艺品。

马勒别墅现在改成了饭店,门卫把我们挡在了外面,我们佯装进去住宿,门卫把我们护送到了前台,我们想去看一下房间,前台说全部客满,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后出来,发现从饭店到延安路有一大片草地,这是当年马勒别墅地产的一部分。

后来我想,饭店接待了多少游客,哪能不知道我们的来意?一切都在有模有样的进行,唯独我们被蒙在了鼓里,谢谢饭店的好意。

4、茂旦洋行

墨菲的中国行源自1914年墨菲受邀为长沙设计校园建筑群,仔细研究,这其中的背景与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有关,那一年在中国被杀的传教士中有不少是耶鲁大学的校友。1915年5月,墨菲首次来到中国。在去长沙的路上,途径上海,虽停留一天,但墨菲表示“未来的工作充满之可能……都得益于我这一天的工作”。墨菲在这一天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胡衡德院长、哈佛医学院的邓拉普博士、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卜舫济博士进行交流,为之后在中国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菲的此次中国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但疲于中美两地的奔波,他决定于1918年在上海成立个人设计事务所“茂旦洋行”(墨菲的中文名是茂飞),地点在上海外滩广东路与中山路交口的有利银行大楼7层(现中山东一路4号)。从那一刻起,在此后长达20余年时间里,墨菲把自己的事业都专注于这个国家,他的一生也镌上了中国印记。

我们乘71路到了延安东路外滩,下车后走几步就到了中山东一路2号和3号,过了广东路就是中山东一路5号和6号,唯独没有4号。问了门口来回徘徊的年轻保安,不知道,问了5号汇丰银行的年轻职员,不知道。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山东一路4号已成了3号建筑的一部分。

我们从中山东一路3号的广东路门口进去,乘电梯上七层,七层是个餐厅,经营了20年,没有听说过墨菲这个名字,说明我们还是第一批来访的客人,餐厅比较友善,允许我们拍照,此时已到中午,餐厅里一个客人都没有,露天还有十来张桌子,可俯视近在咫尺的黄浦江。可是哪里还有茂旦洋行的影子?哪里还有墨菲的踪迹?一百年过去,里面的客人不知道换了多少拨。

这栋楼的三楼是个画廊,前台应该知道我们进来,可是连头都没抬,可以免费参观。里面的空间很大,墙壁上挂着十来幅油画,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出来后正好和前台小姐一起乘电梯下去,她要出去吃饭,我打趣说这栋楼的上下都是餐厅,吃饭很方便,她说哪吃得起啊。我想,一百年前的墨菲和茂旦洋行的建筑师们在这点大楼里吃饭肯定没问题。

5、复旦大学

进复旦大学的校门,要先预约,然后刷身份证进入,上午的预约只能上午进,下午要重新预约。

在邯郸校区,我们参观了简公堂,三间大屋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好好利用,奕柱堂是校史馆,还在修整,外面被围了起来。据历史记载,简公堂、奕柱堂和第五宿舍都是茂飞先生的作品,但在抗日中受到毁坏,现在的建筑都是后来重修的。

(复旦大学校史馆,请见参考资料2)

第五宿舍在校外,这是一片别墅群,现在看来明显落伍了,可能还得使用公共卫生间之类的,大概是青年教师的过渡。我以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建筑师是不会设计这种没有人性的建筑的,我们进去看了一眼就赶快出来。

1918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李登辉先生,不仅在教学培养上想把复旦办成耶鲁那样的美式名校,在校园建设上也有自己的想法。同年,墨菲在上海设立办公室之时,还接受了英文报纸Shanghai Gazette(上海新报)的采访,这次采访得到了多方关注。经过介绍,墨菲与李校长相见,两人在见面后发现竟然都是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墨菲简单介绍了自己在东亚其他的大学校园项目,李校长当即表示把复旦新校园的设计交于墨菲。

1921年的简公堂和此后的第五宿舍以及奕柱堂都出自墨菲之手。简公堂在建成后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它上下两层,共有25间房间,其中18间为教室。最小的教室可容20人,最大的可容136人,最多能供1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第五宿舍的建成时间则相对较晚,占地面积545平方公尺,为三层砖墙房屋。拥有47间房,最多时可安排106名学生住宿。而建成后的奕柱堂,则是学校办公楼兼图书室。

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的许多建筑不幸被日军毁坏,简公堂、第五宿舍和奕柱堂也未幸免。抗战胜利后,学校为了尽快返校复课,就启用了抗战时修复的简公堂和第五宿舍作为教学楼。解放后,全校建筑统一命名改编,第五宿舍更名为“100号”楼,简公堂更名为“200号”楼,奕柱堂则是“700号”楼,这一称呼沿用至今。

6、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的名称是University Of Shanghai,在军工路的黄浦江边,后来,多所学校合并变成了上海理工大学。

校园的草地边有茂飞先生的雕像,他设计的44栋建筑现在还留存36栋,雕像就在他设计的别墅旁边,这些别墅都设计为教师住房,这种居住条件不仅比当时国人能想象的居住条件要好太多太多,而且也是一百年后的我所不敢想象的,放在今天,谁会相信这是教师住宅而不是官僚别墅呢?把一百年前墨菲先生建造的这些教师住宅和复旦大学后来建造的第五宿舍进行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

现在这些别墅都空关着,好几栋的门口贴着澳大利亚活动中心和北欧活动中心之类的标牌,房间地面没有清理干净,似乎是匆匆离去的感觉。

1919年,墨菲受邀对沪江大学校园做整体规划,绘制校园总体规划图,奠定了该校日后的建筑格局。在沪江大学的校园规划中,墨菲在已建成的建筑基础上,采用功能分区方法对校园道路和景观进行整体规划。以东西向大道为界,划分为南侧的小学区和中学区、北侧的教师住宅区和东部的大学区。

大学的建筑设计模仿美国大学校园的建筑风格,以后期罗马风格和哥特式为主,同时又受到紫禁城古建筑的启发,将东方魅力融入到沪江大学的设计中。建筑多为清水砖墙、红瓦屋面,建筑细节丰富,掩映于绿树浓荫之中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我们坐在校园的麦当劳里聊天,点了一杯饮料,看着学生们来来往往,想着这家店可真赚钱,里面做服务生的小姑娘个个没精打采,天天都干这活,一天八小时在柜台边来回打转,忙得不亦乐乎,连顾客的脸都看不清楚,这种活和工厂里拧螺丝差不多。

我们正在商量晚饭怎么办,是吃学生食堂还是吃麦当劳,印白兄的电话响了,他放下电话说晚饭有着落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位画家。

7、画家李斌

就像画龙点睛一样,李斌先生的画就是今天的点睛之笔。我万万没有想到,也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大面积的画,四米高,十几米长,而且题材都很敏感,如东京审判、四人帮审判、纽伦堡审判等。画家非但画出历史事件的主角,而且把当时的相关人物全部画在了画面上,比如四人帮审判的背景中就有一千多个人物,不仅有被四人帮迫害的,也有迫害后再去迫害别人的。

这样的画从整理史料开始,到理清人物,最后画到画布上,需要几年的时间。我想,一般的富豪不太可能收藏这样的画作,除了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外,主要还是对历史的害怕和题材的敏感。

(参考资料7)

李斌先生著名于历史题材的绘画,李先生和他的夫人王老师是在东北插队下乡时认识的,后来,李先生在中央美院进修,夫人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王老师有一幅画《水中月》的反映就是插队时的苦难,画面很唯美,一个女青年躺在一个草堆上,草堆浮在水里,水里倒映着一个月亮,王老师不由自主就说起了那时的苦难,田里全是水,还要下去收割,有个女青年得病了,反流,从口中鼻子里往外喷。

夫妇俩都是在经济上极其成功的画家,李先生在台湾绘画,回来后买了九间堂的别墅,够大,一大部分用作自己的画室,王老师在日本的画作得到日本人热捧,因此购买了曼哈顿的房子。两人的女儿也极其成功,已是哈佛的终身教授,和德国人结婚,育有一女,家庭很幸福。

参考资料8对李斌先生及油画《东京审判》的创作过程有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8、亨利-墨菲

墨菲,这个伟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远不止在上海,他在中国设计了长沙雅礼大学、清华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燕京大学等多所重要大学的校园,并主持了首都南京的城市规划,是当时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性人物。

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的出现在中国建筑近现代史上或许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相融合的一次探索。墨菲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促成了中国近代传统建筑形态同当时西方先进材料工艺的碰撞和融合,并把握机遇,让一个外国建筑师的“中国作品”流芳百世。

1877年,亨利·墨菲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1895年,亨利·墨菲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著名私立学校霍普金斯学校毕业,考入耶鲁大学。1899年,他从耶鲁大学建筑系毕业,1906年获美术学士学位(Bachelor of Fine Arts)。

1900年,亨利·墨菲来到纽约,1908年在麦迪逊大街开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所。到1913年,墨菲和合伙人达纳(Richard H.Dana,Jr.)在纽约州和家乡康涅狄格州初步建立起可靠的商业信誉。他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一些校园规划,所运用的风格多种多样。这一时期的亨利·墨菲,仍属于“一个不知名的美国建筑师”(Cody)。

1914年5月下旬,墨菲来到中国,这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除了设计教会大学以外,墨菲还进行了北京清华学堂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的设计,以及位于上海郊外江湾的私立复旦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前者规格较高,属于地道的西洋风格,后者规模较小,基本上也属于中国古典风格。

1918年7月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个人事务所,作为他在上海的分公司。

1928年,墨菲受到蒋中正先生的注意,受聘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筑顾问,主持制定了1929年南京的首都规划,并在南京等地设计了一批建筑作品,如紫金山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纪念堂和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大楼,都属于政府机构的官方建筑,继续采用中国复古形式。此外,这一时期负责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两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吕彦直也是墨菲的助手和门生。

1935年,墨菲退休,回到美国康涅狄格州布兰德福德他自己设计的住宅。他还在佛罗里达州的克罗尔加布尔斯设计了一个有8个家庭的小型"中国村"(Chinese village)。1949年,他在72岁时第四次结婚。1954年在家中逝世。(见参考资料3)

9、印白Photo

李印白先生是多斜杠青年:摄影师/平面设计师/译者/设计总监/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他和楚图南先生合作翻译的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下面的照片是印白先生在全国各地拍摄的墨菲先生的建筑作品:

金陵女子大学主楼
复旦大学简公堂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牌坊
沪江大学教学楼
清华大学生物学馆
北大办公楼

北大校园的博雅塔,原是校园供水水塔,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朝密檐砖塔样式建造,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塔与前面的未名湖组成“一塔湖图”。

这一天是如此流光溢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参考资料:
1 http://shjs.myhuayu.com/html/shjs25/a0974dff557b4b4cc65813f0e33fa124.html
2 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4284394&from=kuaibao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5%A2%A8%E8%8F%B2
一位美国建筑师的南京遗产  https://www.sohu.com/a/322969968_279363
5 燕园:一位美国设计师难舍的中国情结  https://www.sohu.com/a/121752196_548795
6 墨菲:奠定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建筑风格的美国建筑师 https://www.edu.cn/edu/gao_deng/zhuan_ti/Tsinghua100/building/201104/t20110419_603351.shtml
7 画家李斌现场讲解 https://www.sohu.com/a/286802495_99902062
8 《东京审判》创作纪实 http://shjs.myhuayu.com/html/shjs25/a0974dff557b4b4cc65813f0e33fa124.html

自由的大地
旅游美食,股票投资,互联网科技,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