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医院看病,查出了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中的任何一高,医生会告诉你:以后少吃咸的,少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大鱼大肉,多吃清淡食物。一个外科医生,他退休前在病人面前不断重复这段话加一起能比《红楼梦》的字数还多。你按照医生的建议改变饮食习惯,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甚至还会加重、恶化。但你从来没有怀疑过医生说的这些话。医生也从来没怀疑过老师教给他的这些话。
你现在在网上查找有关三高的信息,在饮食建议上,99%以上也都是这个调调。这个建议持续了七十多年,而且,胆固醇和饱和脂肪一直被当成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可事实完全不是这回事。
所以,这回要聊聊饱和脂肪,聊聊它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究竟蒙受了什么样的不白之冤。
一、一切要从一只兔子说起
一提到饱和脂肪,就绕不开胆固醇。胆固醇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贬义词,只要医生跟你提到这个词,十之八九没好事。
1758年,法国医生弗朗索瓦·普勒蒂尔·德·拉·萨尔将胆结石粉末溶解在酒精中,首次分离出胆固醇晶体。但他没有把这新发现当回事。直到1815年,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重新分离出这种晶体,并把它命名为“胆固醇”(Cholesterol)。Cholesterol这个词由Chole和stero两个词组成,Chole是胆汁,stero是固体,后缀ol代表酒精,因为胆固醇是通过酒精分离出来的。
1907年,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伊格纳托夫斯基研究吃太多蛋白质会不会导致人衰老,他给兔子喂食全脂牛奶、鸡蛋和肉。没多久兔子就出现了明显的主动脉粥样硬化。1913年,俄国科学家尼古拉·N·阿尼奇科夫也做了一个类似试验,给兔子吃纯化胆固醇,没多久兔子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给一个食草动物吃动物脂肪,跟给一个食肉动物吃草,都能吃出毛病。这种试验没有任何价值。
但科学家开始对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产生浓厚兴趣,在“胆固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假说引领下,科学家前赴后继,他们得出各种漏洞百出的研究结论,先后拿到了12次诺贝尔奖,有段时间,诺贝尔医学奖变成了“诺贝尔胆固醇奖”。
中间科学家通过各种试验一步步证明胆固醇与心脏病的关系我就省略了,实在没有可读性,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I 冠心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II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壁中的胆固醇沉积物。
III 高血清胆固醇是冠心病的风险标志。
IV 膳食中的脂肪决定血清胆固醇。
你要记住,上面的推断是一种假说,不是事实。
二、胆固醇之战
现在直接跳到1950年代。1953年,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博伊德和奥利弗,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没啥关系。他们通过哺乳动物试验发现,当摄入脂肪过多,肝脏制造胆固醇的量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多。这两位科学家只是得出初步结论,并没有通过人体试验或更多证据来证明膳食中脂肪摄入多少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胆固醇教”斥之“与心脏病无关”。直到几十年后,人们才证明博伊德和奥利弗的正确。
博伊德和奥利弗也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胆固醇之战”,但胆固醇怀疑论一方总是弱势群体,即使他们发表一些学术观点也被“胆固醇教”视为异端。
早在1965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心脏病患者。第一组患者食用玉米油,第二组患者食用橄榄油,第三组患者食用饱和动物脂肪。两年后,食用玉米油的组患者的胆固醇降低了30%,但只有52%的患者还活着。食用橄榄油的组患者情况更好,有57%的患者还活着。但食用饱和动物脂肪的患者,有75%仍然活着。很遗憾,这些研究被主流科学忽视,当时反脂肪理论盛行,无视饱和脂肪对健康发挥的有益作用。
1972年,英国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出版了一本名为《纯净、白色且致命》的书。他在书中告诉人们,糖是导致龋齿、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的一个因素。这本书在当时很有影响,但尤德金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他的同行和食品行业联手毁掉了他的名声。英国糖业局称尤德金的言论是感情用事,世界糖研究组织称他的书为科幻小说,学术界孤立他。
三、害人的“七国研究”报告
而这其中最紧张的要数安塞尔·基斯了。我以前在《种子油与慢性病》中提到过这个人,他因为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患心脏病而成名。他发表的最著名、也是最害人、影响至今的“七国研究”报告(被引用超过100万次),认定自二战之后心脏病发病率骤增是因为人们吃了太多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里面含有大量胆固醇,胆固醇是导致冠心病的原因之一。而尤德金的观点跟他相反。所以安塞尔·基斯想方设法打压、攻击尤德金。1995年,约翰·尤德金,这位富有远见的被人们遗忘的老人在失望中离开人世。
艾森豪威尔的私人医生保罗·达德利·怀特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心脏病专家,他很认可安塞尔·基斯的观点,而且怀特还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心脏学会的创始人。50年代,美国人心脏病激增,这家机构从来没有提供过任何建议,因为没有足够证据,直到安塞尔·基斯的假说出现。
1960年,安塞尔·基斯被任命为该组织的营养委员会成员,一年后,尽管没有更有力的证据,他还是说服同事将他的想法推荐为美国心脏学会的官方政策。从1961年起,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所有男性(随后是女性)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尽可能用多不饱和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这是预防心脏病最有希望的措施。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营养政策。1980年,美国政府首先采纳该政策,将其作为官方政策推广给所有美国人,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也纷纷效仿。至今,美国心脏协会仍然对最新研究成果视而不见,继续坑害民众。
早在1948年,美国心脏学会就从宝洁公司所属的Crisco公司拿到170万美元“启动资金”,将一个小团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组织。Crisco最有名的害人产品是用反式脂肪做的人造黄油,从1970年到2014年,美国人对人造黄油的消费量增加了近90%。
怀特给艾森豪威尔改了食谱,让他吃低脂饮食,用反式脂肪做的人造黄油代替了天然黄油。没几年,艾森豪威尔就去世了。
四、把假说当事实
实际上,安塞尔·基斯是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约翰·戈夫曼那里窃取的“饮食-心脏和脂质假说”的想法,他本人缺乏医学、心脏病学和脂质学(研究血液脂肪的学科)方面的培训,他只是在营养流行病学中找到了消遣,并且沽名钓誉,害死了无数人——包括美国总统。
他声称:“如果人类停止食用鸡蛋、乳制品、肉类和所有可见脂肪……冠心病将变得非常罕见。”他死后,人们还把他尊奉为“地中海式饮食”的倡导者。
为什么安塞尔·基斯这么一个半吊子专家的观点影响这么深远?还是那句话:“恐惧是最好的营销工具。”在今天,心脏病、癌症、糖尿病都是见怪不怪的常见病。但在上世纪50年代,心脏病是新品种,人们恐惧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抢救不及时就会丧命。人们都希望找到一种能避免患上心脏病的办法。安塞尔·基斯这套理论还特别形象:饱和脂肪都是固体,吃到肚子里,这些固体可能真就会粘在血管上。恐惧的人们盲目地相信一种未经严谨证实的假说。就像今天,一旦新闻说有什么流行传染病,你一定会傻逼呵呵第一个跑去打疫苗。不同时代,人的愚蠢方式都一样。
学术界关于胆固醇的争论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发明而告一段落,因为终于有一样东西可以降低胆固醇了。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坚信胆固醇、饱和脂肪是导致冠心病的元凶,他汀类药物是挽救心脏病患者的灵丹妙药。可是,心脏病仍然是死亡率最高的慢性病。1990年,全球有12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019年,有18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021年,有20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口的总数的三分之一。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各种研究都在证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降低死亡率,那怎么从每年攀升的死亡数字中看不出来呢?
因为你用一个错误的理论指导人的健康,最终一定是酿成大错。
五、乌龙试验
尽管安塞尔·基斯的假说一手遮天,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很多科学家和一些国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科学家进行了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他们让约67000人在饮食中用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结果让人惊讶,参与试验的人因为减少饱和脂肪摄入,确实降低了胆固醇,平均降低了29毫克/分升,但心血管死亡率或总死亡率并未出现预期的下降,降低胆固醇并没有转化为长期的心血管益处。
最荒唐的是,60年代末,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资助安塞尔·基斯一笔经费,用于研究心脏病。他精心设计、完美执行的测试——明尼苏达冠状动脉试验——不仅没有支持他的主张,反而全面推翻了他的两个假设。
这个试验证明: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替代膳食中的饱和脂肪,可将平均血液胆固醇浓度降低15%,达到175毫克/分升的“安全”水平,但对心脏病结果完全没有影响。相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或总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这意味着通过饮食来降低胆固醇并不能预防冠心病。
试验失败了。如果安塞尔·基斯是一个对科学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游戏到此也就结束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公开试验结果,而是把它藏起来,直到2016年,这个结果才公之于众。
2016年发布的1968-1973年明尼苏达冠状动脉试验中的“恢复”死亡率数据未发现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的饮食对心血管有益的证据。相反,接受干预饮食的65岁以上参与者的生存率(蓝线)明显低于继续正常饮食的对照组参与者 (红线)。
六、“糖”而皇之栽赃饱和脂肪
让饱和脂肪蒙冤的另一个方式是抹黑它。有了安塞尔·基斯的假说作基础,接下来制糖业出场了。毕竟,基斯的“七国研究”漏洞百出,而且人们按照他的建议改变膳食方案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同时有不少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前面说的约翰·尤德金就是其中一个。另一个美国心脏病医生罗伯特·科尔曼·阿特金斯也著书立说,建议人们用低碳高脂的饮食方式减肥,而且效果显著。
眼瞅着火要烧到糖身上。制糖业非常紧张,于是他们先发制人,他们采用烟草商的策略——攻击科学,贿赂科学家抹黑饱和脂肪。
1967年,哈佛大学的三个枪手杜撰的论文发表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最后该论文得出结论:毫无疑问降低胆固醇和饱和脂肪是预防心脏病所需的唯一饮食干预措施。
这篇论文虽然没有新意,但也影响深远。从此,美国进入了“盛糖”时代。直到2016年,这场学术造假才被曝光。
有些事就像天注定。2009年,一位牙科医生克里斯汀·克恩斯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个文件夹,它是一家在80年代倒闭的当地甜菜厂捐赠给图书馆一批书籍资料当中的一部分。当她发现文件夹中第一份文件上写着“机密”字样,就知道有故事了。
根据这些文件透露的信息,1964年,在开始出现将糖与心脏病联系起来的研究后,甘蔗和甜菜种植者的贸易协会(现名为糖业协会)非常紧张,内部讨论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次年,该组织通过了一项“226计划”,其中就包括向三位哈佛研究人员支付相当于今天的48900美元的费用,让他们写一篇评论科学文献的文章,把心脏病的诱因栽赃到饱和脂肪身上,同时证明糖对身体有益。
后来有几位科学家分析了这个内部文件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这些文件表明,50年来人们对营养和心脏病的研究,包括今天的许多饮食建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糖业决定的。
七、膳食指南把美国人指向医院
饱和脂肪被污名化,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健康。要知道,美国政府特别爱给美国人出主意,建议他们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虽然它不是以法律而是以建议方式推行,时间一长,就会改变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认知。
1977年,美国参议院营养与人类需求特别委员会发布了《美国人饮食目标》,建议公众“将饱和脂肪摄入量减少到总能量摄入量的10%左右”。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的国家。这个报告受到美国心脏协会的影响,在制定过程中没有任何科学家和营养专家参与。《饮食目标》最终促成了一项政策出台,该政策由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共同发布,称为《美国人膳食指南》,于1980年首次发布,此后每5年更新一次。该指南的首版包括“避免摄入过多脂肪、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建议,但并未对饱和脂肪设定具体的数值上限。1990年《指南》及所有后续版本都包括将这些脂肪限制在总热量的10%或更少的目标。
制定《膳食指南》的目的是“提供饮食建议,以改善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并降低他们患癌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和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事实上这几种疾病发病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逐年升高。因为他们每个版本的指南都建议少吃脂肪。我们吃的食物,基本上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主。你少吃一种,就意味其他要多吃,不然你吃不饱。与此同时,各种含大量糖、盐、精炼种子油的加工食品和含糖的碳酸、果汁饮料作为两餐之间的“溜缝儿”,慢性病要不流行,连慢性病自己都觉得对不起美国人。
大家都有吃饭的经历,你一顿饭吃四个馒头或两碗米饭不觉得有什么,但让你一顿饭吃四两猪油(牛油、黄油),你吃的下去吗。对饱和脂肪的限制,实际上是件挺扯淡的事儿。
其实在这个《膳食指南》背后,夹杂着太多其他因素,比如商业利益和宗教。最终导致《膳食指南》从来没有正视过饱和脂肪。
八、什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如果你在网上查,尤其是在那些比较权威的医疗或健康网站上查找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给出的答案是: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血压、抽烟、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高饱和脂肪饮食、年龄超过65岁、家族遗传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网站在谈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成因时,会用到“因素”,而不是原因。换句话说,他们不确定这些因素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仅仅是一种推理或猜测。但读者会想当然认为是“原因”。
实际上,十多年前科学研究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跟炎症有关。2009年《免疫学年鉴》发表的一篇《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和炎症机制》认为:
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大中型动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细胞表型的改变;
❷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第一步是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壁的滞留;
❸ 单核细胞进入主动脉并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❹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自身抗原,包括伴侣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❺ 慢性炎症会产生炎症介质,如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终产物和活性氧,从而加速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❻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糖尿病,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清除凋亡细胞的功能缺陷造成的。
2022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细胞和免疫细胞引发……它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水平,并改变动脉壁细胞的行为,以吸引白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以前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
胆固醇只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的一部分,而不是原因。这就好像你被一支冷箭射伤,你拔下箭观察,发现这支箭是铁质的,你就断定凶手就是铁?挺可笑吧。过去七十多年人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九、更危险的甘油三酯
现在人们做血液检查,如果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医生就会给你确诊是高血脂。如果你再继续问医生,什么原因导致的高血脂?医生把准备好的套话跟你说一遍:“你可能饮食中吃了太多饱和脂肪,久坐不动,家族遗传,你还抽烟喝酒,现在你有些肥胖,你有糖尿病……这些都是可能导致高血脂的因素。”你听得一头雾水。医生给你开点他汀类药物,嘱咐你吃点清淡的食物……“下一位!”
医生确认患高血脂症状无非是看两项指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正常。
什么原因导致甘油三酯升高?普遍的看法还是:“你可能吃了太多饱和脂肪,久坐不动,家族遗传,你还抽烟喝酒,现在你有些肥胖,你有糖尿病……”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因素有很多,“普遍认为”的原因有些是结果,那糖尿病、肥胖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抛开其他因素,但从饮食来看,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摄入太多碳水化合物。你吃碳水化合物,它会被转换成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作为能量使用。可当你体内的葡萄糖过剩,能量消耗不完它时,身体必须把它转换成比较安全的形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似乎对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影响最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尤其是果糖,会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原因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生成率增加,清除率下降。相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让肝脏脂质代谢迅速发生有益的变化,新生脂肪生成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CIII水平大幅降低。
糖尿病、肥胖也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导致糖尿病、肥胖的饮食因素还是摄入太多碳水化合物和精炼种子油。
因此,甘油三酯水平高低跟你摄入多少饱和脂肪没有相关性。
十、坏胆固醇
医生会用低密度脂蛋白高低来判断你是否有高血脂症。半个世纪以来,人们都盯着低密度脂蛋白,即所谓的坏胆固醇,想方设法让它降下来,并且把它降得越低越好,为此,还发明了他汀类药物。
那么,坏胆固醇究竟坏不坏呢?全世界都异口同声说:“你好坏!”但是,有一个行业认为它不坏——保险行业。要知道,保险行业是最鸡贼的行业,你上保险前,保险公司会给你做一个非常详细的体检,但凡你有点毛病,他们在保单上都会说明,未来这些毛病导致生病住院,都不列入承保范围。
保险公司给你做血液检查,他们关心的是:总胆固醇、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率。如果这两项超出正常值,要么保险合同里不承保由此引发的疾病,要么你多花点钱专门上一个高胆固醇的保险。
咦?鸡贼的保险公司怎么不看那个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呢?因为保险公司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告诉他们,坏胆固醇越低,出事几率越大,死得也越快。你是该相信医生的还是该相信保险公司呢?所以说,凡是让你吃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医生你最好躲远点,说得难听点,他们是杀手。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科学家就慢慢发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跟降低心脏病风险没什么明显相关性。过去20年,关于低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方面的研究比比皆是,结果都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没有关系;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人,死亡风险会更高。
2010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评估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指出:没有显著证据证明饮食中饱和脂肪与冠心病、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2017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前瞻性研究《五大洲18个国家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关系》,该研究为期七年半,随访了135335人。结果是:在随访期间,记录了5796例死亡和4784例重大心血管疾病事件。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较高的总死亡率风险相关,而总脂肪和个别类型的脂肪与较低的总死亡率相关。总脂肪和脂肪类型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关,而饱和脂肪与中风呈负相关。
2019年,《自然》杂志也发表了一项针对1280万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总胆固醇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无论从性别、年龄来看,总胆固醇与死亡率之间都呈U字形,而非线性关系。总胆固醇太高或太低都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2024年1月,《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大型医疗系统的一项关于低密度胆固醇是否与成人一级预防的长期死亡率有关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177860名患者(平均年龄 61.1岁),研究结果如下图:
不管是50-69还是70-89年龄段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越低(低于80-99毫克/分升),死亡率越高;低密度脂蛋白高于190毫克/分升,死亡率也越高,相对死亡率比较低的在100-189毫克/分升之间。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率小于5属于正常,小于3死亡风险更低。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越低,死亡风险也越低。
因此,胆固醇没有好坏,但它有一个相对更安全的区间,保证让总胆固醇保持在这一区间很重要。
十一、难以纠正的偏见
本来我还想引用更多试验研究结论来证明胆固醇和饱和脂肪是个好东西。但又一想,即使有一万个证据摆在人们面前,也很难改变人们已经固化的错误认知。正如《脂肪大惊喜:为什么黄油、肉类和奶酪属于健康饮食》一书的作者尼娜·泰乔兹说的那样:“我们是第三代相信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对健康有害的科学家,这种偏见根深蒂固,很难扭转。”
营养专家克里斯·克雷瑟谈到饱和脂肪被污名化时说:“一旦你有了某个想法,并且由于群体思维和确认偏见而流传开来,那么这个想法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即使它从一开始就没有事实依据。”
小孩犯错误,大人一瞪眼睛,他就会承认错误(不管是不是情愿的)。而成年人犯错误,会认为承认错误是一种耻辱,因此会找出一万个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对于长期养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想改变,还不如要他命。愚昧也就是这样炼成的。而对于科学家来说,承认错误可能意味一生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因此他们对科学的新发现和进步视而不见,继续通过自己的方式坚持、完善从前错误的观点。
还有,大型制药厂、大型食品公司、制糖业……这些大型企业还需继续左右、资助科学研究,让科学家得出有利于他们的结论,继续混淆视听、坑害人类。
这也是在互联网上,有关医疗和健康的信息中,最关键、最有争议的那部分,90%以上都是错的原因。
十二、饱和脂肪的真相
由于饱和脂肪一直被妖魔化,因而人们很少关注它对人体的益处。饱和脂肪在人体化学反应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它们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❶ 饱和脂肪酸至少占细胞膜的50%,它们赋予我们的细胞必要的坚固性和完整性。
❷ 大脑的60%由脂肪组成。其中50%的脂肪是饱和脂肪,对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❸ 饱和脂肪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即“好胆固醇”。
❹ 饱和脂肪对我们的骨骼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50%的膳食需要饱和脂肪,以便钙能够有效地融入骨骼结构中。
❺ 饱和脂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蛋白a,研究表明这种物质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大。
❻ 饱和脂肪保护肝脏免受酒精和某些药物的毒性伤害。
❼ 饱和脂肪增强免疫系统。
❽ 饱和脂肪是许多关键激素的组成部分。
❾ 当饮食中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时,Omega-3脂肪酸可以更好地保留在组织中。
❿ 饱和的18碳硬脂酸和16碳棕榈酸是心脏的首选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心肌周围的脂肪高度饱和的原因。心脏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利用这些脂肪储备。
⓫ 硬脂酸是肉类中最常见的饱和脂肪酸之一,与改善体脂、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减肥有关。
⓬ 饱和脂肪酸中的短链和中链脂肪酸具有重要的抗菌特性。保护消化道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害。
⓭ 由饱和棕榈酸组成的磷脂脂肪能保持肺表面的柔软,保护肺免受刺激。
⓮ 伦敦Wynn代谢研究所研究了人类主动脉斑块的成分。发现死于心脏病的人体内堵塞动脉的脂肪由26%的饱和脂肪和74%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如玉米油、大豆油、红花油和葵花籽油)是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
附:好脂肪VS坏脂肪
A:好的饱和脂肪✅
❶ 各种红肉
❷ 动物油脂(猪油、牛油、黄油、酥油、鸡油、鸭油)
❸ 鲑鱼、沙丁鱼、金枪鱼、鲭鱼、鲱鱼
❹ 奶酪、奶油
❺ 椰子油、棕榈油和椰奶
❻ 黑巧克力
❼ 鸡蛋
B:好的不饱和脂肪✅
❶ 单不饱和脂肪:特级初榨橄榄油、牛油果(油)
❷ 多不饱和脂肪(富含Omega-3):亚麻籽(油)、奇亚籽(油)、核桃(油)
C:坏脂肪❌
❶ 反式脂肪
❷ 精炼种子油
❸ 含有反式脂肪和精炼种子油的加工食品
❹ Omega-3与Omega-6比例大于1:4的不饱和脂肪(主要是种子油)
618不许联想T恤促销中
通过链接www.teeer.cn
进某宝“不许联想T恤专卖店”
或通过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